央視網評丨不讓老實人吃虧 不讓一線奮戰者寒心

2020-03-04     央視網新聞

3月2日,安康市中心醫院公布為疫情防控人員發放臨時性補助統計名單,一時間掀起軒然大波。

表格名單顯示,醫護人員核定的補貼在400到4000元之間,其中大部分醫護人員補貼金額不足1000元。一位「快要累癱了」的護師補助是3800元。

比較而言,專家組成員的補貼金額在8000到12000餘元之間,同時,院領導補助為41天,金額高達12300元。


一線醫護人員所得相對微薄,領導層和專家人員的補助卻高出一大截。這份名單的分配方式,帶有典型的按行政級別劃定補助標準的特點,而不是按照特殊時期的實際貢獻和風險程度來衡量,風險和收益明顯不對稱。

在「最美逆行者」的背影下,這些背背手、串串門、摘他人桃子的人,可以稱作「醜陋逆行者」!引發眾怒,實屬必然。

論功行賞,賞罰分明,是「行軍打仗」的基本信條,是「衝鋒陷陣」的物質和精神保證。放在大的環境背景下,該院的做法更顯得不合時宜。

疫情發生後,從中央到地方,其實有明確的政策導向。例如,中央通知將湖北省(含援湖北醫療隊)一線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標準提高1倍、薪酬水平提高2倍;實施職稱評聘傾斜措施等。還有組織部門傳遞用人導向,在抗疫一線考察和選拔幹部;科研部門規範科研評價體系,提出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等等。

政策傳遞的信號是,評價考核和激勵獎賞更多地向疫情鬥爭一線、解決實際問題的人士傾斜。

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醫者仁心,舍小家為大家,他們流汗、流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們遏制了病毒的傳播,挽救了無數人感染者的生命,在火線上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可謂「戰功赫赫」。

於情於理、於法於紀,在後方的補助標準和評價體系中,一線醫護工作者應當享有更高的分配權重。

現在,院方已將這份名單迅速撤掉。正是醫院的公示和內部職工的較大反響,讓問題得以暴露出來。接下來,我們要等待並監督後續結果的公示,核實官方是否真的「錯將臨時性工作補助名單公示為補助標準」。

如果是工作態度問題,要嚴格規範,及時改進,杜絕敷衍了之,私下分配;如果是考核分配機制本身的問題,則要從源頭和制度上完善。同時,這起事件也警示紀檢部門、衛生主管部門,要舉一反三,防患於未然,確保每一筆補助發放的公正透明。

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中要做到手術刀式的精細化,科學評價人才貢獻,糾正「幹活少的多拿錢,幹活多的少拿錢」的衙門作風,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一線奮戰者寒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Ps1pnAB3uTiws8Ko5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