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需明白,以身作則更關鍵,爸媽還得掌握「熱爐法則」

2020-08-08     育兒小彤

原標題:教育孩子需明白,以身作則更關鍵,爸媽還得掌握「熱爐法則」

導讀:著名教育學家蒙台梭利曾經說過:"父母的規矩應該儘量少立,一旦立了,就一定要遵守。"因為沒有規矩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脆弱的、不負責任的教育。

今天帶寶寶去游泳,遇到了一個男孩子

,叫嘟嘟

,兩個孩子年齡差不多大,就和寶媽有了聊天的話題。我們正在一旁

聊如何選擇幼兒園的事情,

嘟嘟突然開始潑水,當嘟嘟想要潑我娃的時候,嘟嘟媽會說,"寶寶,你要問一下小朋友,我可以和你一起玩水嗎?"嘟嘟可能是覺得在池子裡潑水沒意思,就從

游泳池裡把水潑到了

外面,水濺得到處都是,站在泳池旁邊陪娃的家長無一倖免。

嘟嘟媽媽"哈哈

"大笑起來

,一邊躲閃一邊拿個毛巾擦水,卻絲毫沒有想要阻止寶寶的意思,甚至還和嘟嘟說,

"寶寶,潑她…

…",指著一名游泳館的老師,她們看起來很熟的樣子。

從她們的對話中,我了解到:嘟嘟每次來游泳,都會

不停地往外潑水,

這是他最喜歡的一項"運動",嘟嘟媽也是任之放之,每次嘟嘟走後,游泳館的老師都需要把玻璃重新擦拭一遍。

從嘟嘟潑水的這個行為上,我想到了兩個詞語

"規矩"和"放養"

,現在我們教育孩子,大多提倡"解放天性",但是在公眾場所,孩子依然需要有規矩,有教養,不能影響到他人的正常工作。

游泳館的老師半開玩笑的說:"這可是我上午剛擦的玻璃,又全是水啦。"嘟嘟媽聽到後,只是不停地笑,因此

,孩子也認為自己做的並沒有錯。

而當遇到其他小朋友的時候,嘟嘟媽又會給娃立規矩,要求寶寶進行溝通交流。這種不停變化的規矩,大家覺得嘟嘟能分清

,哪個才是正確的嗎?

關於熱爐法則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法則,叫"熱爐法則",講的就是犯錯誤後要接受懲罰的規矩。該法則源於西方管理學家提出的懲罰原則,是指在規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有人在工作中違反了工作制度,就像觸碰到了燒紅的火爐一樣,一定會受到懲罰。

熱爐法則的特點有四個:

即刻性:當人一碰到火爐時,立刻就會被燙;

預先示警性:火爐是燒紅了擺在那裡的,每個人都知道如果觸碰就會被燙;

適用於任何人:火爐對人,不分貴賤輕疏,一律平等;

徹底貫徹性:火爐對人絕對"說到做到",不是嚇唬人的。

熱爐法則最早運用於企業管理中,但在家庭教育中,同樣需要該法則

。對於一些任性的孩子,光靠說服教育是很難奏效的,但因為難管教,就聽之任之,無疑是對孩子的放縱和慫恿,結果就是越來越難管理。

因此,為了孩子的將

來,當寶寶犯錯誤的時候,在教育中運用一定的手段加以懲罰是完全有必要的。

有的家長會說,

寶寶還小

,等他長大一些再立規矩吧。父母可曾想過,等到了那個時候,是否還來得及。我們從一開始就必須劃定一些界限,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胡鬧的底線是什麼,如果不遵守"遊戲規則",惹來的麻煩會有多大。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對兒童智力發展進行長期跟蹤研究後認為,0到3歲是孩子成長最為關鍵時期。

嬰兒出生腦重為成人25%,但是到3歲大腦重量基本接近成人。人的智力發展一般情況是:

50%的智力是在3歲前獲得的

;40%的智力是在4到7歲獲得;10%的智力是在8-17歲時獲得的。這明顯可以看出,0到3歲是兒童智力和身體發展的"

關鍵年齡"和"敏感時期"

。因此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及早地建立規矩是很重要的事情。那麼,在制定規矩的時候,需要注意這三點原則。

制定的規則要明確

在給孩子制定規則的時候,一定要簡單易懂,

讓孩子容易遵守

。比如在公共場所,保持文明舉止等。孩子容易學,也容易模仿。而且,在制定規則的時候,也要明確地告訴寶寶,不遵守規則的後果是什麼。

制定好之後,就要嚴格執行

規則既然制定了,就需要嚴格遵守,無論何時何地。比如不能隨地亂扔垃圾,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都需要遵守。如果今天這樣,明天那樣,只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我家娃有一段時間非常喜歡亂扔東西,寶爸對這個行為極其反感,有一次他生氣又扔積木了,爸爸就學著他的樣子把積木都扔在了地上。並且嚴厲地告訴他:"亂扔東西不是好習慣,既然你把積木都扔掉,我認為你不想要玩積木了,因此我現在要把積木都收起來,並且一周內都不允許玩。"

寶爸把積木藏了起來,一周過後,寶寶主動承認錯誤,說想要玩積木。這招還蠻奏效,他後來就很少會隨意扔玩具。

Ps:如果家人只是一味的詐唬孩子,並沒有真正的實施懲罰,久而久之,寶寶就不會把你的話放在心上了。

父母也要遵守規則,做到以身作則

寶爸有個喜歡吃飯看手機的習慣,因為也不會太影響周圍人,我沒有及時制止他。有次我娃在邊吃飯邊看電視,撒的桌子上都是米粒,我馬上板著臉說他:"吃飯不許看電視,不許做和吃飯無關的事情!"娃抬臉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正在玩手機的寶爸:"你媳婦說你呢!"爸爸剛好從手機中神遊出來,一下愣住了,不過在那以後,他再也不在餐桌上看手機了。

我們在制定規則的時候,要提前明白,規則不僅是給寶寶制定的,父母也需要遵守。既然要求寶寶吃飯專心,不可以看電視。那麼自己也不能在吃飯的時候,不停地刷手機,看新聞。這樣做,只會讓寶寶覺得規則形同虛設,也會影響父母在他心裡的威信。

媽媽有話說:

" 熱爐法則"的前提是:在制定規矩以後所實施的懲罰。但切記,打孩子是萬萬不行的。暴力只會讓孩子變得叛逆或是膽小,無論哪種情況,我想都不是父母想要的結果。因此寶寶犯錯誤,需要讓他知道的是,需要自己承擔犯錯誤後的懲罰,而不要雷聲大雨點小,只是嚇唬。

一位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LZuzHMBURTf-Dn5OLU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