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癌」色變
近幾日,小編接到好幾個病人的會診,都是住院期間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其中一個病人拉著我的手問道:「醫生啊,我這甲狀腺結節怎麼辦,是不是腫瘤啊?自己百度了一下,都把自己嚇哭了。」
如此高發的甲狀腺結節,藉此機會,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吧。
患病率
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的多發病和常見病。
觸診獲得的甲狀腺結節患病率為3%~7%,高解析度B超檢查獲得的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為20%~76%。甲狀腺結節中甲狀腺癌的患病率為5%左右。
甲狀腺彩超
甲狀腺結節超聲評估分類:
TIRADS 1類:甲狀腺內未見結節。
TIRADS 2類:結節惡性可能0%。甲狀腺內囊性結節屬於2類。
TIRADS 3類:結節惡性可能<2%。以下類型的結節符合3類特徵:雙側甲狀腺內多發超聲特徵相似的結節,結節間無正常甲狀腺實質,如結節性甲狀腺腫、橋本甲狀腺炎基礎上伴發的結節;單發或多髮結節,結節未出現任何可疑超聲特徵;海綿狀結節。
TIRADS 4類:任何出現可疑超聲特徵的甲狀腺結節都可以歸於此類。
TIRADS 4A類:低度可疑惡性,惡性可能2-10%。一些結節呈橢圓形或圓形、邊緣光整的實性或實性為主結節,內部可以為低回聲、中等回聲或高回聲,有時可伴有聲暈。
TIRADS 4B類:中度可疑惡性,惡性可能10-50%。
TIRADS 4C類:高度可疑惡性,惡性可能50-90%。
TIRADS 5類:幾乎肯定為惡性,惡性可能>90%。頸部出現可疑甲狀腺癌轉移性淋巴結時,甲狀腺內結節即可評估為5類。
病例分享
1.彩超報告
最近內分泌科病房也有患者存在類似情況。一中年男性,因發現血糖高住院,住院期間完善甲狀腺彩超檢查,提示:1、甲狀腺實質回聲增粗,不均勻;2、甲狀腺右側葉所見實性結節(兩個),TI-RADS4a類;3、甲狀腺左側葉實性結節,TI-RADS4a類;4、甲狀腺雙側囊實性結節,TI-RADS3類。
甲狀腺彩超報告 圖|林燕美
2.建議
看到這個彩超結果,根據甲狀腺結節的診治指南以及多年來的臨床經驗,我們建議患者做一個甲狀腺細針穿刺,明確其甲狀腺結節的性質。經過和患者的充分溝通,患者同意做甲狀腺細針穿刺。
圖|王志藝
3.結果
經過3個工作日的等待,病理結果終於出來了,結果是:
(左側甲狀腺中部結節穿刺液基細胞學)甲狀腺細胞病理學Bethesda分類,V類,可疑惡性腫瘤。補充意見:鏡下見多量甲狀腺濾泡上皮,呈片狀及乳頭狀排列,極性紊亂,核擁擠,重疊,輕度異型,可見核溝,偶見核內假包涵體,考慮甲狀腺乳頭狀癌。
(右側甲狀腺上極結節穿刺液基細胞學)甲狀腺細胞病理學Bethesda分類,V類,可疑惡性腫瘤。補充意見:鏡下見中量甲狀腺濾泡上皮,呈片狀及乳頭狀排列,極性紊亂,核擁擠,重疊,輕度異型,可見核溝,偶見核內假包涵體,考慮甲狀腺乳頭狀癌。
(右頸部III區淋巴結穿刺液基細胞學)鏡下見多量巨嗜細胞、中量淋巴細胞及少量中性粒細胞,其中散在少量小巢分布的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輕度異型,細胞擁擠,可見核溝,未見核內假包涵體。結合穿刺部位,傾向甲狀腺乳頭狀癌轉移。
甲狀腺穿刺病理 圖|王志藝
甲癌分類:70-90%的甲狀腺癌高治癒率
甲狀腺癌按腫瘤的病理類型可分為乳頭狀癌、濾泡狀腺癌、未分化癌和髓樣癌,未分化癌惡性程度最高。臨床表現和治療原則:
(1)乳頭狀腺癌:21-45歲女性多見,該類型分化好,生長緩慢,惡性程度低。多中心性發生傾向,且可能較早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需爭取早期發現和積極治療,預後較好。
(2)濾泡狀腺癌:以50歲左右女性多見,此型發展較快,屬中度惡性,且有侵犯血管傾向。頸部淋巴結轉移僅占10%,因此預後不如乳頭狀癌。
(3)髓樣癌:少見,發生於濾泡旁細胞C-細胞,可分泌降鈣素。細胞排列呈巢狀或束裝,無乳頭或濾泡結構,其間質有澱粉樣沉著,呈未分化狀,但其生物學特性與未分化癌不同。惡性程度中等, 可有頸部淋巴結轉移和血運轉移。
(4)未分化癌:多見老年人,淋巴、血行轉移,高度惡性,浸潤廣泛,生長迅速,甚至先有頸、肺轉移,放療為主,預後極差。
甲狀腺乳頭狀癌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占總數的70-90%。,甲狀腺乳頭狀癌是目前已知治癒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經過手術治療後預後一般很好。我們把結果告知患者,和他充分溝通後,患者這幾天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了。接下來就是要考慮手術治療的事情了......
近年來我國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呈現增高的趨勢,這個可能跟現在檢查手段增多,彩超檢查的普及,國民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體檢增多有關。若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要驚慌,不要害怕,先找內分泌科醫師幫你瞧瞧吧!
文章來源:王志藝 廈門弘愛醫院內分泌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