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米的媒體環境不好,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隨著迪馬濟奧、意各大媒體、英國各大媒體相繼證實國米與熱刺就埃里克森的轉會達成一致,藍黑軍引進丹麥球星的前景一片光明。
漫長的肥皂劇可能有一個令國米滿意的結果,但恰在此時,義大利一些職業國米批評家,開始質疑、抨擊、惡評、嘲諷埃里克森,他們帶風向指出,丹麥人是一個「四無球員」。
哪四無?
第一,無冠軍。
準確的說,是五大聯賽無冠軍。
眾所周知,埃里克森2010年在阿賈克斯踢上比賽,隨後他幫助球隊贏得荷甲三連冠,然後以1100萬英鎊附加獎金的方式加盟熱刺。
在熱刺效力六年,埃里克森從未贏得過任何一項賽事的冠軍。
而且,他的球隊兩次殺入重要杯賽的決賽,分別是2014-15賽季聯賽杯,2018-19賽季歐冠。但前一次,他的球隊0-2完敗給切爾西,後一戰,他的球隊0-2完敗給利物浦,這兩次大場面,埃里克森都表現低迷。
意媒提出疑問:國米現在隊內,大部分球員都像是巴雷拉、森西、布羅佐維奇、什克里尼亞爾等人一樣起於草莽,沒有冠軍經驗,此時引進一個同樣沒有五大聯賽折桂經驗的最高薪明星,對於球隊氣質的提升有多大幫助?
第二,無位置。
埃里克森最為擅長的位置是什麼?數據為證:代表熱刺出場的225場英超聯賽里,他181場踢攻擊型中場——也就是4231體系的前腰或者左右邊鋒。
但是在國米的352體系里,並沒有這樣一個前腰位,或者邊鋒位。
在352體系里,三名中前衛都需要有一定的防守能力。而防守能力,恰恰是埃里克森作為中場球員而言相對較弱的一項。
統計數據顯示,丹麥人過去3個賽季英超賽事的場均搶斷次數是1.2次。
這個數據什麼水平?在國米目前六大中場裡,布羅佐維奇、貝西諾、巴雷拉、森西和加利亞爾迪尼的場均搶斷次數都遠高於這個數字,只有博爾哈-巴萊羅的場均搶斷數字與埃里克森的數據差相仿佛。
當然了,英超和意甲的球風不盡相同,不能直接拿數據來比。但風格偏向性,還是有所體現
意媒提出疑問:埃里克森能在352體系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嗎?如果不能,國米需要變陣3412,然而孔蒂上一次嘗試3412這種陣型還是很多年前了,國米大帥願意為丹麥人變陣嗎?這種變陣能取得成功嗎?
第三,無意甲經驗。
意甲目前在歐洲乃至全球的認可度不高,至少不及英超西甲。
但是,這是一個很難踢的聯賽,特別是對於那些沒有意甲經驗,從其他聯賽來投的中場球員而言,更是如此。
自從2009-10賽季至今,國米一直有一個「非意甲出產中場引援不靈」的魔咒。這個魔咒吞噬了很多前腰、中場、邊鋒等名將,比如波多爾斯基、姆維拉、沙奇里、孔多比亞、若奧-馬里奧、巴內加、庫蒂尼奧、科瓦契奇等等。
固然說,埃里克森的能力和江湖地位,要高於上述這些人效力國米時期的階段,但是,意媒仍然提出疑問:從斯內德之後,國米就從沒有過任何一個從其他聯賽來投,馬上就能取得成功的中場球員。如今藍黑軍急需即戰力,卻傾盡資源去引進能否適應意甲還不好說的埃里克森,合適嗎?
第四,無性價比。
對於一個合同還有半年到期的球員而言,2000萬歐元的轉會費是高是低,這一點有爭議。
不過,埃里克森貴在年薪:稅後1000萬歐元年薪,與布羅佐維奇(350萬)、什克里尼亞爾(300萬)、勞塔羅(150萬)、巴雷拉(250萬)四名國米目前最高價的球員相加差不多。
這樣的薪資決定了一點:如果埃里克森拿不出遠高於其他隊友的表現,那麼,他的高薪就可能在國米隊內產生一些問題。
將心比心,不要說球員有攀比心理,即便是你,如果你在單位的收入是你同僚的1/3甚至1/4,而他又不能在工作業績方面明顯比你高出很多,恐怕你也不會舒服。若有朝一日,當你面臨談續約,或者加薪的機會時,你會不會獅子大開口,追求與同僚一樣或者相差不多的薪資?
意媒提出疑問:引進這樣一位將打破國米薪資結構的球員,會不會影響球隊團結?或者即便暫時不會影響團結,會不會給未來球員的加薪風暴埋下伏筆?
以上是意媒對埃里克森的質疑之處。
意媒說的有道理嗎?見仁見智吧。
Radio Sportiva出台專文回擊:沒有冠軍經驗?不知道米利托的先例嗎!
沒有意甲經驗?不知道埃里克森恰恰就是多年來最像斯內德的中場嗎?
至於位置,既然孔蒂首肯這名新援,那麼他自然會想出辦法來,需要外人為此操心嗎?
筆者個人認為,走在上升通道上的國米,必須嘗試去引進歐陸名將,而要引進名將,就不可能指望用引進卡利亞里中場核心,或者阿根廷競技頭號射手的薪資就能挖的動人。確實,這樣的大手筆投資註定會伴隨著競技、經濟方面的風險,但是,一支野心勃勃的大球隊,怎麼能因為懼怕莫須有的風險,而不敢進行這樣的嘗試?那又豈是國米應有的生存方式?即便引援不成功,也不丟人,但如果因為瞻前顧後而不敢在這樣級別的球員方面進行嘗試,那才真的是配不上這支百年豪門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