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2020年起「身體好」才有大學畢業證

2019-10-30     銀川廣播電視網

800米、1000米長跑

身高、體重、肺活量

立定跳遠、引體向上

……

這些體測項目

想來大家都不陌生

當時小編每次體測過後就像重生了一次

真的是「痛苦」的回憶呀!

然而

明年開始

這些「痛苦」將成為

獲得畢業證必須通過的項目

《意見》明確指出

要求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

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

不能畢業

曾經的你

是否聽了無數次這樣的話

小學:等你考上大學就輕鬆了

初中:等你考上大學就輕鬆了

高中:等你考上大學就輕鬆了

或許

當時的你

真的單純的

相信了

可是

你相信的

並不會改變事實

既然如此

還是來跟小編具體了解下內容~

寧大體測不及格率高達12%

男生是女生4倍多

近幾年,大學生體測結果不盡人意。

寧夏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趙奮軍告訴記者,2017年度該校上報了14697名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其中不及格率即低於60分的學生占比達到12.49%,低於50分的學生占比達5%左右,優秀率僅0.52%。

體測不及格率,男生占22.27%,女生5.09%,男生超過女生四倍多,有一半的男生是因為引體向上項目沒過關。

體測不合格的學生中,一半以上是保研重點對象、優秀畢業生等。

(網絡圖)

據趙奮軍說,有的學生大一大二體測成績好及格率高,到了大四明顯下降,不及格率突增,從8%左右激增到26.55%。究其原因,國家規定大一大二開設體育課,每周上兩節,加上學校要求學生參加陽光長跑項目(每學期在手機上打卡完成35次跑步,其中早上跑20次、下午跑15次),且只有體測合格的學生才有參加體育課考試的資格,拿到體育課的學分;而到了大三大四就沒有體育課了,只進行一年一次的體測,沒了硬性規定學校和學生自然就放鬆了。

「大學生身體素質差,關鍵是重視體育程度不夠,從學校到家長到學生,都沒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體育課划水,流於形式的很多。」北方民族大學體育學院劉和昌老師說。

早已規定體測低於50分不畢業

但一直沒法執行

據趙奮軍說, 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出台了《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明確規定畢業時學生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的按結業處理,但學校一直沒辦法執行。

原因是低於50分的學生占比達5%左右,其中有很多優秀的保研學生、優秀畢業生,這些學生如果因為體育課不達標拿不到畢業證,會帶來巨大的社會影響,學校教學秩序會受到很大的衝擊,而且全國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沒有嚴格執行這一標準,大家都還在相互觀望。

另外,學校沒有明確方案和規定,沒有把體育測試納入到學生學分修學中,目前教學要求本科生修夠156個左右的學分就能畢業,體育測試並不計算學分,是單獨的測試,有及格線,如果學生修夠學分而不讓其畢業,學生一旦起訴,學校就有敗訴的可能。

(網絡圖)

有教育界人士坦言,雖然這幾年我區有些高校開始組織學生進行體測,但一些高校體測「水分」很大,並未嚴格執行標準。

去年4人因體質不合格被取消評優資格

體育漸受重視

據了解,從前年開始,申報寧夏自治區三好學生要求學生體質測試達到85分以上,去年有4人因為體質不合格被取消了評優資格。以前評優評先跟體育就沒啥關係,現在體育學院要出具學生體質報告。

有學生認為,學校雖未執行體測不合格不予畢業的規定,但一直在給學生灌輸這樣的觀念,尤其是自從學校取消清考制度之後,近兩年,每年有三十多人因為體育掛科而沒有拿到畢業證,讓在校大學生有了壓力。如果因為一個體測而不讓人畢業,那就太無奈了。

在寧夏,2020年起「身體好」才有大學畢業證

(網絡圖)

據趙奮軍介紹,今年清華大學研究生複試,首考體質測試,不合格者不予複試。「這是一個風向標,以後體育會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甚至全社會的重視。」

2020年起將嚴格執行

大學生要把身體管理納入終身目標

2014年教育部就出台的《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規定的是:畢業時學生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的按結業處理。

2019年出台的《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規定: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而學校一直以來都是以60分為合格線。

具體應該怎麼執行,還需要下一步更明確的方案。趙奮軍透露,目前學校已經開始著手開會研討,下一步將制定相關方案,但明確的是明年將正式執行體測與畢業證掛鉤的政策。

「其實人的修養不僅僅是思想上的修養,對自己身體的管理也是一種修養,身體健康才能有健康的思想健康的理念,希望大學生能夠重視管理身體,加強鍛鍊,並把身體管理納入到終身目標中。」趙奮軍說。

小編長嘆:得虧畢業的早!

不過

在這提醒各位

學習固然重要

氮素

不喜歡運動

體育課敷衍了事

認為還年輕

不需要體育運動

這是對健康認識的誤區

總之

各位童鞋們加油吧!

記者:李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CNyHG4BMH2_cNUgNQ_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