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人與之間交往是一門深刻的學問。好的人際關係能幫助我們助力自己的事業和人生的發展。而壞的人際關係卻有可能會阻礙我們的前進和發展。
而如何識別好的人際關係與壞的人際關係,我們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則。在人際關係中,我們要注意一個信號,不要和說話太好聽的人靠得太近,這樣的人可能心懷不軌,對你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和企圖之心。
一、人際關係中貴在真誠
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是真誠,真誠意味著真實。真實能幫助我們更好了解對方。而在人際關係中,有一種人和你說話的時候,特別喜歡奉承你,誇獎你,甚至會格外地討好你。
對於這種人,我們一定要打上一個疑問號,他為何要這樣對我們? 但凡嘴巴抹了蜜一樣的人,他們內心其實難以臆測的,我們要對這種好注意提防。
前不久看到一篇報道,講述很多拐賣小孩的人可能就是我們身邊熟悉的人,那些人先通過不斷奉承你,學會和你靠得很近,然後向你討好,讓你慢慢相信他。
然後趁你不注意的時候,或者是把孩子交給他手裡的時候,他就帶著孩子跑了。對於這樣的人,我們要知道,有些人他靠近你,他或許只是想要利用你,甚至想要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生活中,我們對待那些說話過於好聽的人,我們內心一定要長個心眼,不要和對方靠得太近, 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家庭,這都是保護我們最好的一種方式。
二、學會和過於熱情的人,保持適當的距離
蔡康永說,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做一個冷淡的人,才是真正高情商的人。在社交中,我們一定要注重那些過於熱情的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掏心掏肺,而是用漸進的方式學會和對方溝通交流。
所謂日久見人心,在這個紛繁的人際關係中,適當的自我暴露可以,能夠幫助我們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能讓我們更好和別人連接。
但是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卻要保持自己的分寸感和原則感,如果一個人太過於熱情,亦或是說話特別好聽的人,我們更加要明白,好的人際關係更多是平淡,而不是天天是甜點。
人與人交往是慢慢遞進的, 而不是在相識麼有多久,就一股腦把所有的事情都向對方暴露,除非你們彼此知根知底,尤其是有些來歷不明的人,我們更加要注意這種界限的保持,這對於人際關係來說並不一定是好事,相反可能在人際關係中讓你處於被動的局面。
要想讓我們的人際關係中變得更加通透,我們最重要的是有一定冷淡感,無論一個人多麼熱情,你也不要把自己變成那樣的人,學會適當冷淡,也能有效提醒對方,你不是一個好惹的人,讓對方能做到適當的退步。
三、不要和過分熱情的人走得太近,衡量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更重要看行動
人際關係中,不要和過分熱情的人靠得太近。一個人過分熱情,往往並不是最真實的樣子。我們曾經有一句古話所說,對你太過熱情的人,非奸即盜。這句話不無一定道理。
事實上,在人際關係中,很多人都曾被那些平時對你甜言蜜語的人,背後所傷害過。我有一個同事,他曾有一個好朋友,那個朋友平時說話都是誇他,捧他,讓他一度和對方是至交。
有一次出差,他跟對方無意中暴露自己的秘密,講述了他對公司和領導的看法,後來這個同事為了和領導套近乎,就把他的這個秘密說出來。
這讓我同事後來一直受領導排擠,而讓他憤憤不平的是,領導卻和這個同事越走越近。他這才知道對方可能靠近他的目的是什麼,也許就是想要套取一些信息,成為他和領導交換籌碼。
現在的他在人際關係中更加懂得保護自己,也知道和過度熱情的人保持距離就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
人際關係中,不和過度熱情的人走得太近,我們要用時間去衡量一個人是否為你的至交。對於每個人來說,可能我們一輩子的好友就只有那麼幾個。
真正的好友並不在於很多,我們需要對人際關係保持冷淡的態度,你才可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朋友。
與其被一個人的語言所迷惑,我們更需要用行動去查實對方的人品是否可靠,因為人的行動才最暴露自己最真實的世界,唯有如此,我們才不會看走眼,也才會在人際關係中慢慢找到一輩子的朋友。
今日話題:你認為人際關係中要不要靠近那些太熱情的人,歡迎探討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