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有三大名將,呂布兵敗後被抓,為何曹操只收編張遼和臧霸?

2020-09-10   小懶貓yen

原標題:呂布有三大名將,呂布兵敗後被抓,為何曹操只收編張遼和臧霸?

曹操有個愛好,喜歡收攬別人的老婆,妻妾就有十幾個。除了妻妾之外,曹操也喜歡招攬人才。亂世之中,群雄並出,曹操借著這個時機招攬天下人才為己用,曾豪言:「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但是對於一些「特別的人才」,曹操是不會用的,就比如呂布麾下的高順。

呂布手下有三大人才,分別是張遼、臧霸、高順,呂布戰敗後,張遼、臧霸都被曹操收編,唯獨高順被殺,這究竟是為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高順的能力:

高順的能力在呂布眾多將領中是數一數二的,嚴於律己,不喝酒不貪污。麾下有陷陣營700人,軍紀嚴明,訓練有素,個個都是精兵,是呂布麾下最能打的將領之一。曾擊敗劉備,迫使劉備歸降呂布;第二次又擊敗夏侯惇和劉備的聯軍,致使劉備妻兒被俘虜,夏侯惇瞎了一隻眼睛。

有一天半夜,呂布營地有人造反,問呂布:「將軍有所隱不?」,呂布說:「這是河內人的聲音」。於是乎,高順立馬就猜到了這是河內人郝萌在造反,天亮之前就把叛亂鎮壓了。

通過上面這些事件,可以證明高順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那為什麼曹操還不留他呢?

真實的原因是高順對呂布太忠誠了,而且還是愚忠。高順對呂布百依百順,任何事情都為呂布著想,喜歡諫言呂布,呂布簡直就是他的信仰。

雖然呂布知道高順對自己忠心耿耿,但從來沒重用過他,甚至還搶去了高順的兵馬,高順對此毫無怨言。一個下屬對上級能這麼忠誠,如果我是曹操我肯定會想要高順。

那就有人會問了,關羽不也是挺忠誠的嗎,為什麼曹操對兩人的態度截然相反?

我們要分清楚情況,關羽和曹操是同盟關係,雖然曹操對關羽是一種求賢若渴的狀態,還允諾高官厚祿,但是關羽是拒絕的,他忠心的人就是劉備。如果直接搶,那曹操的面子往哪放?

但是高順不同,高順都被俘虜了,他沒有選擇的餘地。要麼順從,要麼死。

高順被抓到曹操面前時一聲不吭,意思很明顯了,打死也不會投降曹操的。沒辦法,就只能處死了。

那張遼和臧霸兩人為什麼會相安無事呢?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張遼是主動帶兵投降曹操,一是張遼認可曹操,二是又為曹操擴張了兵力,曹操內心那是相當的開心,封張遼為關內侯。如果曹操連張遼都殺了,那曹操今後又如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招降其他將領呢?

而臧霸和呂布只是合作關係,雖然呂布和曹操打架的時候派兵增援呂布,但是城破之後臧霸卻帶著下屬躲了起來。臧霸比張遼更勝一籌,獨自打拚出一塊地盤,徐州就是他統治的,足以證明臧霸是個能人。

所以曹操命人要找到臧霸,一來可以得到這位優秀的將領,而來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徐州,何樂而不為呢?所以臧霸被任命為琅邪國相。

高順雖然能力出眾,但他過於忠誠呂布,這才是害死他的最大原因。如果曹操將這種人收入麾下,指不定將來會出現什麼么蛾子,不能為己用就只能將高順殺掉了。

事實證明,曹操的選擇沒有錯。張遼曾率兵800人,擊破孫吳10萬大軍,孫權都差點被活捉了,張遼的名字威震江東。而臧霸在曹操與袁紹等人的戰役中戰功赫赫,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鎮東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