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品牌遭抵制、40+位藝人排隊解約,一片棉花引發的品牌血案

2021-03-26     娛樂產業

原標題:10個品牌遭抵制、40+位藝人排隊解約,一片棉花引發的品牌血案

作者 / 花花、莉莉安

官方抵制、網友下場、明星解約,「天涼王破」的現實版發生在了H&M、耐克等一眾作死的品牌上。

此前H&M曾發布聲明抵制新疆產品,接連帶出了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均有「碰瓷新疆棉花」的行為,事件發酵後,H&M發表一篇不知所謂的聲明。

翻譯一下就是:我沒錯,我還敢,你能拿我怎麼樣?

該聲明迅速引起眾怒,並遭共青團中央在微博點名評論:「一邊造謠抵制新疆棉花,一邊又想在中國賺錢?痴心妄想!」

網友們空前團結,一致對外,與相關品牌有合作的明星排著隊拿著解約的號碼牌。

明星們也千方百計的「國貨上身」,像賴冠霖就從匡威、耐克換成了拖鞋。

H&M事件顯然敲響了時尚圈的警鐘:別以為只有老外才對政治正確、在國家問題上我們一步也不會退讓,賺中國人的錢打中國人的臉絕對不行。

作死的H&M們

面對這場史詩級碰瓷,共青團中央率先發聲,隨後,央視新聞網、人民日報、新華網、商務部等官方機構相繼發聲譴責,以H&M為代表的企業「碰瓷」新疆棉花。

接著H&M代言人黃軒、宋茜在昨日與品牌進行切割,發布聲明表示「與H&M品牌已無合作」。

隨後京東、拼多多、唯品會、天貓等電商下架了所有「H&M」相關產品;百度地圖APP、高德地圖APP均搜索不到H&M或者HM相關地點結果;小米應用商店、華為應用商店、vivo 應用商店、騰訊應用寶均等已下架 H&M 商城 APP。這麼說吧,H&M在國內的網際網路上已經消失。

要說,H&M如此下場,純屬咎由自取。

先來看看,H&M口中的「第三方採購機構」——BCI是如何犯了眾怒?

(BCI官網展示部分合作品牌,其中就有H&M、阿迪等)

根據微博用戶@一玶海岸提供所展示的截圖,引發眾怒是H&M集團加入的一個叫BCI的可持續生產棉花組織,其官網首頁出現的「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持續遭受強迫勞動和其他侵犯人權的指控,導致經營環境日趨惡化」。

娛sir今天下午4點左右再次進入BCI官網發現,該話術已經刪除。(目前官網已打不開)

插一句,在今年3月1號,BCI微信公眾號「BCI良好棉花」就新疆問題就已發布申明:從未發現有一例有關強迫勞動的事件。

但時至此刻,BCI官網內頁仍然發布著暫停中國新疆2020-21棉花季節在BCI保證活動,承認經營環境妨礙了可靠的保證和許可的實施。

真·馳名雙標。

沒想到,娛sir還有「意外收穫」,在查看該組織在中國境內布局時還發現,其官網展示的國家地圖上,還標錯了中國地圖。(粗看是未將中國台灣囊括在內)

BCI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制定入會的規則無可指摘,但是公然以「莫須有「的罪名扣給中國,中國人是絕對不接受的,更可氣的是,在事情發酵之後,仍只是表面」粉飾太平」,更是不能被接受。

而關於「人權「和」環境」,真實的中國新疆情況則是:

——在採摘上,中國棉花機械化採摘推廣,2019年新疆棉機收比例就已經達到42%。

——中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棉花消費國、第二大棉花生產國。新疆棉花占國產原材料80%以上,在世界範圍內占20%以上。這個份額,不得不懷疑是有人在眼饞。

這場因為汙衊新疆棉花引起的品牌雪崩仍在繼續,可在雪崩之前,不做是非判斷,不加以實際勘察,甚至在事件發生仍是傲慢態度,造成如今的局面,「H&M們」一點都不無辜。

躺槍的打工人

H&M、耐克等品牌持續自殺式作死,不僅把自己搞到股價大跌,口碑盡失,更是帶有蝴蝶效應,害慘了一大波打工人。

品牌代言人排隊解約雖然成了廣大網友喜聞樂見的事情,但對明星本身來說,損失只能自己一人承擔。解約雖然可以平息民怨,但對後續的時尚資源會有一定影響,像此前因COACH的不當言論與之解約的劉雯,因此也失去了一部分的時尚資源。

以前是品牌方怕選錯代言人,現在是代言人要擦亮雙眼怕選錯品牌方。

面臨「辱華」品牌,明星們的解約速度和時機都很重要,一不小心就會被扣上「不愛國」的帽子。

像這次的事件,黃軒和宋茜因為解約速度夠快被一致好評,而落後一步的王一博則遭到了部分網友的詬病,直至公司發出聲明,網友的聲討才告一段落。

而另一個品牌阿迪達斯的代言人有包含易烊千璽、迪麗熱巴在內的8位人氣明星,也是在事件發酵一段時間後才發出了解約聲明,可以說是錯過了最佳時機。如若解約事件得不到妥善的解決,8位明星的口碑也勢必會受損。

除了代言的明星之外,由「辱華」品牌冠名的綜藝節目和影視劇也受到了牽連。像《青春有你3》就因為由阿迪達斯冠名,原定今天上映的節目也延期播出。雖然不知道最後節目會以何種方式呈現,但工作量一定是後期工作人員想跑路的程度。

跟娛Sir相熟的後期小夥伴表示,這簡直是史詩級的災難,關鍵是後期工作人員熬到頭禿可能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其中還涉及到品牌撤資等一些列問題。影視劇的工作人員也在暗戳戳審視手頭的作品,一不小心可能就踩了雷,慘還是打工人慘。

品牌主播們也受到影響,今天下午就有一部分「正義網友」跑到耐克直播間把正在直播的主播罵哭了,H&M的客服人員也被質疑「是否為中國人」進行人身攻擊。

其實無論是明星代言人還是品牌員工,都只是打工人而已,是這些品牌不當言行下的犧牲品,他們不應該成為這場風波的憤怒出口。

還能捲土重來嗎?

雖然官方引導、網友下場、代言人解約,可這些品牌真的可以像網友期待的那樣「滾出中國」嗎?

目前來看,雖然幾乎所有線上平台都下架了H&M的相關產品,但H&M的線下門店還是有不少顧客光顧,而阿迪達斯、耐克等品牌在各大線上平台並未下架。

顯然網上的口嗨和現實還有很大差距。

事實上公開「辱華」的品牌絕不止這次的一眾品牌,有相當一部分品牌都曾發表過對中國不正確的言論。當年,義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在舉辦大秀之前,被爆出設計師辱華,不僅宣傳片讓人不適,更是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辱華言論。

事件被爆出之後,原本受邀參加大秀的明星,章子怡、黃曉明、李冰冰、王俊凱、陳坤、迪麗熱巴、木子洋等人紛紛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不再出席此次大秀。

雖然杜嘉班納事件當時鬧得沸沸揚揚,不過去年,中國的一些雜誌又開始出現了這個品牌的衣服,而在一些地區的大屏上,又出現了該品牌的廣告,它又一次悄無聲息的侵入了中國。

雖杜嘉班納然進軍了中國,但中國代言人確實太難找了。基本上代言杜嘉班納的那一刻就是職業生涯結束的那一刻。

但其他品牌的代言人們還在被抵制的邊緣反覆橫跳。像之前的COACH、范思哲等奢侈品品牌對曾在中國的領土問題上出現過事實錯誤,當時也有明星進行解約,網友進行聲討。不過很快這些品牌又能捲土重來,像COACH依然門庭若市,楊紫也成了新的代言人。

奢侈品品牌尚且如此,更何況這一波幾乎都是平價的快消品牌,幾乎很難讓他們真正「滾出中國」。

雖說網際網路的記憶有限,但國家利益過於一切,我們能做的也只能是將記憶再延長一點。不過這對中國的本土品牌也是個巨大的機會,李寧僅因為一貫的愛國形象,在此次事件里股價暴漲。

依娛樂產業來看,各大綜藝應該連夜聯繫一下李寧、太平鳥、美特斯邦威等國產品牌,把冠名商翻車的風險降到最低。

經此一役,國產品牌也是時候該支棱起來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nQIbXgB9EJ7ZLmJRCO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