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參與,全力以赴!接下來瀏陽「雙創」工作就這麼干……

2019-10-10     瀏陽發布

創建無小事,細節定成敗

全民參與、全力以赴

奮力奪取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的榮譽

創建無小事,細節定成敗。10月9日,瀏陽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推進會,動員全市上下積極行動、全力以赴,奮力奪取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的榮譽。

今年以來,瀏陽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有機結合,全市公共秩序明顯改善,市容環境持續美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會議總結了前段時間「雙創」工作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當前面臨的緊迫形勢,指出工作中存在的短板難題,並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目前「雙創」工作已經進入攻堅階段,剩下的問題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也容易出現鬆懈疲憊情緒。會議要求全市各單位堅定信心,保持耐心,特別細心,下足狠心。要廣泛傳達會議精神,周密安排部署,做到盡銳出擊,做好自查自糾,抓好落實,統籌開展「雙創」工作。

瀏陽市委副書記邱山東要求增強工作的緊迫感。他表示,只有不畏艱難,才能實現攻堅克難,要從細節著手,掃清創建工作中的「攔路虎」。只有工作紮實,才能做到心中踏實,要以繡花功夫和埋頭苦幹作為保障,緊扣標準、注重細節,把握重點,將創建任務落到實處。只有最佳狀態,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績,要形成最強合力,濃厚創建氛圍,健全最好機制,營造最優環境,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瀏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愛民,副市長鄧雪琴參加會議。

瀏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惠及百姓民生

整潔的街頭,行人、車輛按紅綠燈指示有序通過,身穿紅馬甲、面帶微笑的志願者處處可見;在商場、車站,市民排隊等候已成習慣;和諧的小區,居民當成自家來裝扮、愛護……秋意漸濃的瀏陽,處處可見文明的蹤影,人人彰顯文明的氣質。

全國文明城市是國家授予一座城市的最高綜合性榮譽,是最具含金量的城市品牌和名片。為了這份至高榮譽,瀏陽人民奮鬥已久、期盼已久。

「全民共建共享,全城向上向善。」近年來,瀏陽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初心,以永遠在路上的篤定情懷,以永不停歇的堅定步伐,舉全市之力深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造幸福文明新瀏陽。

面帶微笑的志願者在瀏陽街頭處處可見

共赴文明之約

市民素質全面提升,民生更「暖」

德國著名社會學家諾貝特·埃利亞斯在其成名作《文明的進程》中提出,「文明的表現」絕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種過程,是歷經數百年逐步演變的結果,是心理逐步積澱規範的結果。

在戰火硝煙年代,身經百戰,屢立戰功;復員回鄉後不向組織提要求,深藏功名數十年。9月19日,93歲的甘厚美老人作為「湖南省模範退役軍人」在全省退役軍人工作會議上接受了表彰。

甘厚美

數十年如一日照顧患病姐妹的永安鎮豐裕社區居民柳維新,用厚實的肩膀扛起了特殊的三口之家,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每天堅持增肥、忍著疼痛抽骨髓,家住關口街道占佳社區的林為源,「增肥救父」的事跡感動了眾人。9月26日,長沙市文明辦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全市「新時代長沙好少年」名單,11歲的林為源榜上有名。

城市的文明,歸根究底,就是人的文明,人心所向正是城市文明精神所聚。如今,這些身邊典型已經成為瀏陽新的「道德標杆」。

近年來,瀏陽市文明委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堅持「全民共建共享,全城向上向善」,形成全方位參與、大合力推進、多層面受益的良好局面。在文明的感召下,瀏陽湧現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好人之城」深入人心。

圍繞「淳風美德潤瀏陽」主題,瀏陽常態化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人物先進典型評選,近年來先後有2人獲評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17人入選「中國好人」榜,12人入選「湖南好人」榜,180餘人榮獲長沙市級以上文明榮譽。

澄潭江鎮「好人館」

與此同時,全力打造澄潭江鎮「好人館」、沙市鎮「耕讀文化館」、中和鎮家風家訓館、金剛鎮鄉賢文化展示館、龍伏鎮村級道德館等鄉鎮道德陣地,形成「大愛澄潭」「道義金剛」「幸福龍伏」「星耀中和」「上善蕉溪」「德潤永安」等道德品牌,用榜樣的力量引領全民向上向善。

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學雷鋒志願服務在瀏陽大地蔚然成風。據統計,全市志願者超過16萬人,湧現了「公益救援隊」「義工聯合會」「黃帽子志願服務隊」等優秀志願服務組織,形成了「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的志願服務氛圍。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猶如指揮棒,撥動一城春水,推動人的素質全面提升、文明素養從心迸發。

共建文明之城

人人參與打造幸福家園,民生更「實」

社會因什麼而文明?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近年來,瀏陽市委、市政府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推進,全市上下堅持目標同向、干群同心、城鄉同創,付出了艱辛努力,收穫了諸多成績。

官渡鎮竹聯村中州屋場

以「美麗鄉村、幸福屋場」建設作為著力點,圍繞「全國先進、全省樣板」目標,瀏陽在全省率先啟動全域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市)創建工作,並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全面統籌起來,打造「美麗瀏陽」的升級版,500多個幸福屋場遍及全市。

在加快城市道路、公共設施建設的同時,針對農貿市場髒亂差、老舊小區基礎薄弱、停車位緊張等重點難點問題,瀏陽持續推進「農貿市場改造」「社區提質提檔三年行動」「單位聯繫老舊小區微改造」等重點工作,讓幸福感在老百姓家門口升級。

彭紅霞 攝

近年來,瀏陽新改建農貿市場6個,20個社區全面實現提質提檔,已改造老舊小區143個,新增停車位1100個。持續推進全民綠化和城鄉綠道、公園廣場建設,不斷提升城鄉環境品質。

美好的環境令人心曠神怡,更能感染人、促發人們內心的溫暖。近年來,「愛心」活動系列成為城市品牌,惠及民生的方方面面。

「愛心早餐」,3年籌款124萬元,為全城當早班的環衛工人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麵條;愛心救生圈,公益眾籌匯聚力量,為瀏陽河兩岸增添橙色生命線;愛心冰櫃,給高溫天裡的戶外作業人員送去清涼;愛心助學,為貧困學子點燃新的希望,12萬餘人受益……

文明創建,也從最細微處改變我們的生活,讓民生更實。城市家園中,滿園芬芳,滿目舒展;城市生活里,有了更多微笑、問候、禮讓、牽手、攜扶,也有了更多溫暖、和諧、舒心、幸福。

共享文明之美

城市涵養內外兼修民生更「爽」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生活其中,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近年來,瀏陽牢牢把握「幸福感」這一核心內涵,始終圍繞「創建為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的根本宗旨,推出一批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事工程,推動市政、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等公共服務全面升級。

經過美化亮化,瀏陽河兩岸白天精緻美觀、晚上流光溢彩。在上海創業的瀏陽人羅雲華從微信上看到老同學散步時隨手拍的瀏陽河夜景,忍不住發出「瀏陽真美、家鄉人民真幸福」的讚嘆。

「全免費的,一分錢都沒花,連水都沒喝我一杯。」家住才常路的劉宜覺老先生由衷點贊。去年,瀏陽結合社區提質提檔工作,向家庭餐廚油煙宣戰,為城區2000戶家庭免費安裝油煙凈化器。不僅治理了油煙,還杜絕了污染牆面、有礙觀瞻的「油鼻涕」。

為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去年8月份,瀏陽為全市155萬餘戶籍人口和暫住人口購買了「一元民生」意外保險,意外身故最高可獲賠10萬元。這是2018年瀏陽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

除此外,主城區污水直排口全截污、新建24小時自助圖書館、公立醫院就醫就診一卡通、「廁所革命」、社區提質提檔、西湖山片區開發游道項目提質改造、新改建標準化村衛生室及學校醫務室、城區農貿市場提質改造、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80%以上等民生實事均對表對標,如期完成,努力讓人們的生活更舒適、更便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今年秋季開學,21個教育項目9月1日前集中交付,總投資額達1.67億元。其中7個是在原有的校址內新建一棟教學綜合樓,有效化解了全市義務教育「大班額」現象。

文明於人,是沉澱的品德;文明於瀏陽,已成為城市執著的精神追求。以建設全國文明城市為目標、以崇德向善的優良品行為精神、以民生更爽的品質生活為落腳點,瀏陽,始終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姿態,一路砥礪前行。

來源 瀏陽日報

責編 江卉 丨 審核 劉海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mWwtm0BMH2_cNUg2V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