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男子「身份被冒用成老賴」證明「我不是我」需去廣州鑑定筆跡

2019-10-10     今報三門峽

「我現在被限制了乘坐高鐵和飛機怎麼去呢?」

有不少人經常夢想著去當老闆,但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突然成了老闆,卻不見得是什麼好事。就在不久前,鄭州市民張偉(化名)發現自己竟莫名成了老賴,而進一步查詢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冒用在千里之外的廣州註冊了兩家公司,而其中一家公司因涉及經濟糾紛經法院判決被列入了失信「黑名單」。張偉在發現問題後,第一時間向廣州當地法院和市場監管部門進行了反映,被告知他要先自己去證明廣州的那個他不是真的他。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米方傑/文圖

【疑惑】計劃假期出遊買火車票失敗 才發現竟莫名成了老賴

如果不是準備在國慶節期間出去遊玩,張偉還不會知道自己莫名成了老賴,更不會知道自己還在千里之外的廣州擔任著兩家公司的法人。

「9月29日的時候,我準備和家人一起買票去外地遊玩,其他幾個親人都購票成功了,唯獨我失敗了。」10月8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張偉,他告訴記者,在他通過手機購票失敗後,收到了一條提示信息,顯示他已被法院限制高消費,限制乘坐G字頭列車。這一提示信息讓張偉感到很是疑惑,因為平時他並未與他人有相關糾紛,也非常注意自己的個人信用問題,從未有過貸款不還或者信用卡還款逾期等情況。

在假期出遊的計劃泡湯後,假期里張偉便忙著查詢自己為何成了老賴,經過多方查詢,張偉了解到他是被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法院列入的失信黑名單,而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其名下一家公司名為「廣州州恆貿易有限公司」的企業與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糾紛,經過廣州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後,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向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

當了解到這些信息後,張偉卻更加疑惑了,因為他平日一直在鄭州生活工作,此前從未到過廣州,更不知道名下何時竟多了這家廣州州恆貿易有限公司,此前也從未有廣州當地相關銀行和法院工作人員與其聯繫。

【調查】名下在廣州多出兩家公司 疑似個人身份信息被冒用

通過進一步的調查,記者了解到,廣州州恆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該公司在2016年9月29日進行法人變更後,「張偉」成了該公司的法人。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州恆貿易有限公司存在多項問題,其中兩次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其中,2017年7月11日,該公司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原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越秀分局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另一次為2018年2月24日,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再次被原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越秀分局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

而通過市場監管系統查詢,張偉發現除了這家莫名成為法人的廣州州恆貿易有限公司外,在廣州番禺區還有一家名為廣州珂衛清建材有限公司的企業法人代表也是張偉,對於這家公司,張偉同樣表示自己一點都不知情。

對於這兩家公司的情況,10月8日,張偉也通過廣州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進行了查詢,經過對身份證號的比對,確定這兩家公司在市場監管系統所登記的法人代表確實為張偉。

對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相關法律人士推測應該是張偉的身份信息被冒用了。張偉回憶自己確實此前身份證丟失過,或是身份證丟失後被不法分子使用了。

【回應】

此前在廣州地區

註冊企業確實只需一張身份證就行

僅憑一張身份證、不需本人到場簽字就能註冊公司嗎?「對啊,按照相關規定,辦理營業執照的時候都不需要本人必須到現場的,可以自己去辦理,也可以委託別人去辦理。」廣州州恆貿易有限公司所屬的廣州市越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華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在當地工商部門登記註冊實行的是形式審查,工商部門只審查資料是否齊全,並不對真實性進行審查,同時,該工作人員表示,此前在當地企業註冊時,並不需要留存法人或股東的影像和指紋等信息,來對提交的相關材料進行比對等。

在電話里,該工作人員坦言,因為公司註冊時的簡便,確實出現了不少冒用他人信息註冊公司的情況。「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太多了,廣州市也開始對企業登記情況實名驗證。」

這一說法在今年5月1日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一則公告中得到了印證,公告稱:商事制度改革以來,企業登記更加高效便捷,登記成本降低,惠及了廣大守法、誠信的企業和群眾,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證信息騙取公司登記。為充分履行市場監管職責,市場監管局擬採取措施遏制冒用他人身份證信息辦理公司登記違法行為,廣州將在企業設立登記環節,對股東、法定代表人等相關自然人進行身份查驗。

【說法】

要想處理需本人到場調取材料

自己出錢做筆跡鑑定

就此情況,張偉也向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法院進行了反映,該法院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確實將廣州州恆貿易有限公司列入了失信黑名單,而該公司的法人也便成了「老賴」。「我們列失信『黑名單』是以工商登記為準的,你還是先去找工商局吧!」

張偉該如何去證明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冒用了呢?廣州市越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華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所的上述工作人員表示,按照他們的工作程序,需要張偉自己前去廣州市越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檔案室調取這家公司的註冊資料,之後再自己出錢找一個有資質的鑑定機構,對簽名進行筆跡鑑定。

「拿到筆跡鑑定後可以再來我們所,我們再走程序撤銷這家公司的營業執照。」該工作人員表示,雖然個人很同情張偉的遭遇,但他們的程序就是這樣,需要張偉自己去找證明,當時公司註冊的時候不是他。

而對於張偉名下多出的另一家名為廣州珂衛清建材有限公司的企業的處理,越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同樣需要張偉本人去調取相關資料,自己出錢找相關機構做筆跡鑑定,隨後才能走程序進行註銷。

對此,張偉是一肚子的委屈,自己身份信息被冒用註冊了公司,致使自己成了「老賴」,發現情況後反映給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和法院,得到的答覆卻是要自己去找證據證明那個他不是自己,而不是相關部門接到投訴和反映後主動去調查。「我現在被限制了乘坐高鐵和飛機,廣州那麼遠,平時我工作又比較忙,怎麼去廣州呢?」

10月9日上午,記者也就相關情況向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進行了反饋,並發送了採訪函,目前暫未接到回復。身份信息被冒用註冊公司的背後,又隱藏著哪些問題呢?對此,記者將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mDns20BMH2_cNUgMAB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