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一款VGP金賞產品的技術續作:TFZ Live3

2020-10-14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閒聊一款VGP金賞產品的技術續作:TFZ Live3

TFZ雖然一直有參加HIFI圈的展會和宣傳,但他們的銷售主力還是偏電商和消費級市場,而且騷氣、年輕化的外形,也讓他們積累了大量非燒友用戶。雖然可能很多燒友並沒有關注過他家的產品,但前陣子他家的NO.3獲得了日本VGP的金賞,這個獎的分量大家應該還是比較有數的,本文的Live3我起初也並不感興趣,但他們的負責人告訴我,Live3所使用的單元基於NO.3進行了一些優化,我還是搞來了幾副聽了下。這個產品的聲音有著自己的優秀之處以及矛盾的地方,但算是值得一篇文章出來單獨說一說,畢竟449的售價,即便是扣除掉顏值加成的話,依然是一個不吃虧不上當的價格。

入門的東西,寫起來篇幅不會很長,先跟大家扯點閒。

我近兩年推掉了好幾次TFZ的推廣,因為覺得他們的產品定位比較奇怪,可能便宜的比貴的好聽,而且缺乏一些高端拳頭級型號在燒友圈的廣泛認可(尤其是他們兩年前和一些HIFI品牌同期推出的靜電塞,調音功力還是太欠火候,很明顯被比了下去),更何況,我作為一個HIFI博主,能給他們創造的價值和轉化也十分有限,可能數碼圈的大V更適合他們。

我雖然已經很久沒有寫過他家的東西,不過參與了他們Series1這種極為早期的型號的評測,TFZ的產品這兩年有著肉眼可見的進步和成長,但初期的時候有一些問題讓我覺得比較難忍。其實即便當時只是新品牌,但TFZ本身的背景是很深厚的,他們的產品音質從第一款產品開始都算不賴,早期的毛病主要在做工細節上,說不拘小節都是輕的;後續他們在一些階段中大大改進了產品的工藝與精緻感,但是聲音一度有些過於追求刺激,像是在故意討好小白們的耳朵、不做燒友的生意,直到Tequila和King Pro上市的時候重新贏回了我的好感,走到現在,TFZ在商業層面算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燒友圈的話題度不溫不火、但存在感也不弱了。這次VGP金賞算是我對TFZ的看法所改觀的一個契機,之前看@徐大為對他們的King Edition評價還可以,也和我們HIFI圈頂流@Monica 進行了聯名合作,這次我還是對Live3抱有一些期待的。

進入正題,先是開箱環節

頭圖大家也看到了,這次TFZ一口氣給我把Live3的全部配色都發了過來,我個人覺得黑、白、黃的三種配色兩兩組合起來的話都沒有什麼違和感,感覺官方可以像之前一樣試著推出一下CP配色,這三種顏色的面板透明度都比較低、顏色厚重,表面紋路類似大理石,上面有燙金的LOGO。藍色的質感比較一般,半透不透的感覺,沒有紅色的顯得精緻。

TFZ目前在腔體方面的做工水準倒是沒有什麼可挑剔了,縫隙的處理、導管的平整度之類的細節都做的不錯,稍有些違和的是這個燙金LOGO的字體,看上去不算很精緻,而且仔細觀察下來的話,即便是同一副耳塞的LOGO,細節也並不完全一樣,不知道是工藝出了問題還是有意為之,反正強迫症盯著看的話可能還挺難受的~

作為類公模腔體來說,Live3雖然看上去面板並不大,但是體積也並不小,因為腔體蠻厚,加上導管不算深,所以如果一開始沒有選擇到合適的耳塞套的話,塞子還是有可能會從耳道里滑出來,在戴勞的前提下,3.8g的腔體算是輕若無物的。

線材是0.78插針,這個價位的塞子就不去糾結線的股數和材料了,線材夠軟、佩戴友好就OK,插針和腔體處都設置了限位槽來保護,拔插時的阻尼感較為緊實,很有安全感。

Live3的硬體按官方的說法,是比獲獎的NO.3在單元方面還算有了進步的那種,雙層音圈、雙工作磁路,類鑽石振膜從起初的高端專屬現在也來到了入門價位,是一種剛性較為理想的材料,同時官方也宣稱Live3的磁通量超過1特斯拉——很多時候,廠商所說的「易於驅動」和我們燒友所理解的好推會有一定的出入,在我看來,Live3稱不上是好推,想要出好聲的話還是需要一定推力的、而且潛力還蠻大,至少山靈的UA1小尾巴算是伺候不動Live3,考慮到TFZ真正的主力銷售人群,他們應該只是不想在推力需求方面「勸退」那些非發燒友用戶。

說到聲音部分,還是得提一下Live3在低推力和大推力下是有兩副面孔的,甚至在驅動力不足的前提下可能是更符合初燒或者小白用戶的口味。我一向是各種難推型耳塞的反對者,你可以潛力很高,但你不能在小推力下顯得太過於不能聽,比如阿思翠鳳凰座、Spear Labs Triton1這種耳塞,我可能會私下裡根據風格所需向別人推薦,但肯定不會在我的常用耳塞列表里~而Live3在低推力時的表現倒是還算有個性的,低頻的下潛出不來、聲場不大,混響濃郁,人聲結像較為豐滿,稍顯出昏黃感的高頻所營造出來的氣氛非常適合抒情類的港台老歌,尤其是男聲的醇厚感拿捏的恰到好處,不會影響女聲的音色、又能夠把該有的磁性和顆粒感都表達出來。

從HIFI性的角度講,手機直推或者小推力播放器驅動下的Live3還是有著些明顯的問題,比如低頻太淺、透明度不夠、結像有些粘滯感等等,這些問題在換上了稍像樣的前端後得到了一定的補足,比如搭配了樂圖S1或者XDuoo Link2這樣的小解碼,能夠很好地表現出Live3的低頻下潛與動態,橫向聲場也明顯寬了一截、層次拉開了,聲音底子乾淨了不少的同時氛圍感也依然很濃郁,換上N3Pro以後的分離度與人聲質感仍有著不小的提升。雖然Live3即便是潛力打開以後在我這裡也沒有達到「千元內素質怪物」的標準,沒辦法越級PK,但和同價位傳統HIFI品牌去比的話是顯不出什麼頹勢的,甚至在密度和低頻動鐵方面可以小勝一截

Live3的兩端延展還是有著不小潛力的,尤其是低頻和聲場,基本上是前端給你多少勁兒,就能吃進去多少勁兒,可能一開始配著藍蜻蜓、N3Pro這樣的前端覺得只是可圈可點而已,但從E01換到P6,再換到DX220 MAX的時候,Live3居然能隨著前端的提升一直有著「餘量」的展現,犧牲了一定的速度感,但把下潛的深度與行程表現得很充分,而橫向聲場不僅僅是大,而且是基於結像很飽滿前提之下的大,完全不空泛;相比之下,高頻雖然延展度較好,但是會顯得散一些、有柔化痕跡,是比較典型的流行向高頻,也輔助帶來了整體的暖意。

在人聲風格方面,Live3對港台/港台流行、爵士等曲目有著較好的演繹,適合情感較為豐富、能夠深入運用氣息與唇齒音的歌手,在演繹狹義ACG中的女聲曲目時的甜味兒還差點意思,不夠「膩」,但對於張學友、葉倩文、包括Michael Bublé、騷當這種歐美歌手的聲線算是拿捏住了,而且是略有毒性的那種,而如果你希望聲音更偏數碼味、女聲的清麗感更強一些,可以試著搭配M6Pro、DX160這種更加通透乾淨的機型。

在400多的價位上,硬素質我還真沒有什麼大毛病可挑,如果拿HIFI標準去吹毛求疵一下,大概就是透明度不算很高、聲場結像稍稍靠後了一些,拿上下的價位去對比的話,它的素質明顯好於更便宜的SSR,和星野算是互有勝負,但是音色的雜食性不如星野,所以449的定價我覺得在有足夠性價比的前提下也展現了強烈的個性去吸引喜歡它的用戶。

我個人對TFZ近期產品的調音風格並不熟悉,但Live3推開時的聲音讓我想到了以前King Pro的模樣,也是低頻非常迅猛、混響偏多、結像偏肉的路子,但不同的是,Live3沒有了當年在高頻部分的毛糙感、莫名其妙刺激、或者過於銳利的頻段減少了,器樂基音的準確度更加嚴謹,雖然距離HIFI產品的「高級感」仍有距離,但相比過去的TFZ來說,Live3的聲音顯得更克制、更有修養,也讓我作為HIFI博主更加敢去推薦給燒友,如果你手裡有一個相對不錯的前端的話,449元的這副Live3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標題中的VGP金賞只是我拿來吸引讀者的,千人千耳、千金難買心頭好,按照喜好的風格選購最重要,喜歡偏氛圍一些的人聲塞的話,Live3有可能是你心目中的那個「金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lwSJ3UBLq-Ct6CZ9T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