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題
[唐] 杜甫
日月不相饒,節序昨夜隔。玄蟬無停號,秋燕已如客。
平生獨往願,惆悵年半百。罷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 杜甫
山雲行絕塞,大火復西流。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
窮途愧知己,暮齒借前籌。已費清晨謁,那成長者謀。
解衣開北戶,高枕對南樓。樹濕風涼進,江喧水氣浮。
禮寬心有適,節爽病微瘳。主將歸調鼎,吾還訪舊丘。
立秋夕涼風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
[唐] 白居易
裊裊檐樹動,好風西南來。紅缸霏微滅,碧幌飄颻開。
披襟有餘涼,拂簟無纖埃。但喜煩暑退,不惜光陰催。
河秋稍清淺,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臥,體適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繞樓台。雖非滄溟阻,難見如蓬萊。
蟬迎節又換,雁送書未回。君位日寵重,我年日摧頹。
無因風月下,一舉平生杯。
立秋夕有懷夢得
[唐] 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風扇蒲葵輕。
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
是夕涼飈起,閒境入幽情。
回燈見棲鶴,隔竹聞吹笙。
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
所思渺千里,雲外長洲城。
立秋偶作
[宋] 蘇轍
十年憂患本誰知,慚愧仙翁有舊期。
度嶺還家天許我,斸山種粟我尤誰。
秋風欲踐故人約,春氣潛通病樹滋。
心似死灰須似雪,眼看多事亦奚為。
立秋後
[宋] 蘇轍
伏中苦熱焦皮骨,秋後清風渥肺肝。
天地不仁誰念爾,身心無著偶能安。
詩書久為消磨日,毛褐還須準擬寒。
謾許百年知到否,相從一日且盤桓。
閏六月,立秋後暮熱,追涼郡圃二首
[宋] 楊萬里
夏欲盡頭秋欲初,小涼未苦爽肌膚。
夕陽幸自西山外,一抹斜紅不肯無。
閏六月,立秋後暮熱,追涼郡圃二首
[宋] 楊萬里
上得城來眼頓明,暮山爭獻數炎青。
垂楊舞罷西風葉,一葉多時獨未停。
立秋後一日,雨天欲暮,小立問月亭
[宋] 楊萬里
雨後林中別檨涼,意行幽徑不知長。
風蟬幸自無星事,強為閒人報夕陽。
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
[宋] 蘇軾
百重堆案掣身閒,一葉秋聲對榻眠。
床下雪霜侵戶月,枕中琴築落階泉。
崎嶇世味嘗應遍,寂寞山棲老漸便。
惟有憫農心尚在,起瞻雲漢更茫然。
立秋日作
[清] 乾隆
已識山中早晚涼,今朝況復立秋當。
如何午熱為孤注,疑是金官讓末光。
桐葉庭邊想影落,草蟲砌下覺聲楊。
農占晴雨紛如訟,歷驗原來亦鮮償。
立秋有感寄蘇子美
[宋] 歐陽修
庭樹忽改色,秋風動其枝。
物情未必爾,我意先已淒。
雖恐芳節謝,猶忻早涼歸。
起步雲月暗,顧瞻星斗移。
四時有大信,萬物誰與期。
故人在千里,歲月令我悲。
所嗟事業晚,豈惜顏色衰。
廟謀今謂何,胡馬日以肥。
立秋
[明] 夏雲英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寶鴨香消沉火冷,侍兒閒自理空侯。
立秋
[宋] 釋道璨
碧樹蕭蕭涼氣回,一年懷抱此時開。
槿花籬下占秋事,早有牽牛上竹來。
立秋日
[明] 王寵
南紀清秋殺氣遙,扶桑銅柱崒高標。
風悲畫角關山迥,雲去蒼梧畢斗搖。
正憶郊迎虛玉輅,即愁邊守醉金貂。
黃河白草蕭蕭去,胡馬千群出射鵰。
立秋
[明] 周玉如
白帝嚴金駕,乘風下紫微。
德惟宣湛露,令即屏炎輝。
乍驚青梧落,將催赤雁飛。
何須賦團扇,恩顧似君稀。
立秋夜感懷
[明] 沈宛君
涼夜悠悠露氣清,晴蟲淒切草間鳴。
高林一葉人初去,短夢三更感乍生。
自恨回波千曲繞,空餘殘月半窗明。
文園多病悲秋客,搖落西風萬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