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的門檻,都埋在土裡嗎?

2020-12-16     第十放映室

原標題:演員的門檻,都埋在土裡嗎?

天《我就是演員3》開播,竄上熱搜的是什麼呢?

為什麼這麼多歌手參加《我就是演員》?

是啊,為什麼呢?

我認真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突然想到幾天前的新聞:

中制協堅決抵制演員不背台詞等行為。

你聽說過「 XX協會堅決抵制歌手不背歌詞等行為」嗎?

沒有。

連歌詞都不背,你上台是為了聽觀眾唱歌嗎?

所以說,歌手這碗飯不好吃啊。(當然,某些網友的吐槽又讓我陷入了另一種沉思)

但,演員就不一樣了。

如果不是中制協義正言辭深明大義痛心疾首的官方發聲,我們大概都還不知道——

原來,演員這碗飯已經不用靠自己去吃了。

不背台詞、哭不出來、做不了動作……

沒關係。

提詞器、眼藥水、人肉替身把這碗飯嚼碎了喂給你吃。

別說歌手要來參加《我就是演員》,就連小十君我也想怒摔鍵盤投奔演員大軍(照了照鏡子,又撿回了鍵盤)

從前我們看演員表演,是為了欣賞他們從各大訓練班、演藝學院寒窗苦讀後的結果。

現在我們看演員表演,是為了欣賞他們零基礎純天然無添加的入學才藝展示。

你要問,表演得怎麼樣?

他真的很努力!

到底,是現在的觀眾太閒得慌,

還是現在的演員門檻已經埋到土裡去了?

01

其實,近些年官方一直在發聲批評演藝圈亂象。

但是效果如何?

2015年,官方公布了《電視劇內容製作通則》,明言禁止了各種可能危害社會穩定、破壞人民團結、對未成年少年造成不良影響的劇情等;

2016年,官方又下令網絡劇將比照電視劇內容製作通則進行審查,嚴禁播出輪迴轉世、離奇案件、同性戀、婚外情、早戀等內容;

2017年,相關部門聯合發布「限薪令」,要求各單位機構把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製作成本範圍內。

2018年初,官方又明確提出了 4個「堅決不用」,包括有污點緋聞、道德問題的演員……

直到2020年,官方突然發聲:

我們要抵制演員不背台詞!

這就特別像一個人來婚姻介紹所找對象。

第一年,要有錢,長得得好看,百依百順不說,還得是敬老愛幼、心繫百姓的道德模範;

第二年,可以不好看,但得有物質基礎;

第三年,沒別的要求,對我好就行;

第四年,是個人就行。

圍觀這些官方聲明,明明涉及演藝圈的方方面面,最後卻收效甚微。

直到現在,連演藝圈的底線都要翻出來控訴,好比一個到處都貼著「禁止隨地大小便」的地方,這裡的衛生環境可想而知。

這一話題一上熱搜就引起上億網友討論,人們紛紛翻出劉德華接受魯豫採訪時說的話來表達自己的嘲諷與憤怒。

天王的憤怒代大眾喊出一個事實:

當初的及格線,早已經變成現在的優秀線。

從前我們誇讚一個演員敬業,會說他為了角色暴肥又暴瘦;

他為了某個動作親身試險,差點沒命。

如今粉絲們夸自己的偶像,都變成了:

他背台詞背得好辛苦!

他這麼委屈卻沒有抱怨,哥哥了不起!

或者,當自家偶像開演十分鐘前背台詞的言論流出後,

粉絲的反應不是感到羞愧,而是——

你家那誰誰也不是好東西!

這樣一味地比爛、拼底線,是不是演員親自流眼淚,親自講台詞,甚至親自到片場都變成一種美德了呢?

那麼,以後官方的聲明會不會變成——

眼藥水禁止向演員出售;

提詞器禁止向劇組出售;

每位明星必須由一名官方工作人員監工,監督其片場考勤情況,有缺勤者一律取消未來出鏡資格。

在AI換臉技術已經成為現實的今天,這樣的調侃未嘗不可能成為明天的新聞頭條。

到那時,我們會不會忘記,

演員的本分到底是什麼?

02

一個演員的本分究竟是什麼?

既然劉德華提到,當年他在TVB訓練班,不管是背台詞、早點到,還是準備服裝、記住自己的場次防止穿幫,都是作為一個演員應該做的事情。

我們不妨去看看那些從TVB訓練班出來的演員都如何回憶當年的演藝生涯。

胡杏兒應該是今年最受矚目的TVB前花旦。

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因演技出色得到盛讚的胡杏兒感謝了TVB這個「少林寺」。

這個「少林寺」培養出來的優秀演員和天王巨星不勝枚舉,而它的高效率和快節奏既是演員們的噩夢,又是他們日後的底氣。

當年的TVB藝員訓練班入學門檻很低,文化要求就是中五畢業(相當於內地高中畢業),而且不收學費。

只要你是個好苗子,對演戲有熱愛,就可以成為訓練班的一員。

這門檻,夠低吧?

所以,連字都認不全的周潤發可以進,坐過牢的古天樂可以進,當信差的杜琪峰當然也可以進。

但是,進來容易出去難。

「出去」不僅指的是從訓練班畢業,更是指畢了業與 TVB簽約後,想熬出頭不容易。

那時的編劇都是「飛紙仔」,一邊寫劇本一邊拍片子,所以片場沒有晝夜之分。

據胡杏兒回憶,如果是演主角,一天的工作時間是二十個小時。

當然,公司會允許演員睡覺,一般睡兩到三個小時,而她最辛苦的一天僅睡了十分鐘。

而另一位前當家花旦佘詩曼的最高記錄則是「五天四夜沒睡覺」。

在這樣的工作狀態下,準時到、背台詞必須是一個演員的底線。

一旦遲到、忘詞,對每一個拿命和時間賽跑的劇組成員來說,都像是場謀殺。

因此,沒有人敢偷懶。

佘詩曼剛剛出道時,有次因為遲到十幾分鐘,又忘帶劇本,哪怕只有一句對白,還是被導演用粗口罵了一路,拿劇本扔她。

對於很多年輕演員和常年做綠葉的TVB演員來說,不僅要做到本分,還要儘可能做到最完美、最出彩,就像《喜劇之王》里的尹天仇,演死屍都必須展現出個性。

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有被看見的機會。

TVB 的金牌綠葉麥長青(就是吃了很多年屎的梁非凡啦)曾回憶道,自己年輕時只不過演一個涼茶鋪的店小二,還是提前到達了片場,到了才發現,所有大牌演員比他來的還早,並且已經化好妝等著對稿。

可就是那一次的早到,讓他獲得正當紅的萬梓良的稱讚,並讓他爭取到了多幾次表演的機會。

這麼辛苦,無非是不希望被劇組趕出來,不希望自己拍了這部戲名聲盡毀,沒有下一部戲可拍。

畢竟,TVB藝員訓練班的導師、很多香港優秀演員的導師鍾景輝對所有年輕藝員的建議就是——

我希望你們能有這樣一種想法:有人找你拍戲你就有活兒干,拍完以後你就失業了,失業以後你再去拍別的戲,拍完以後又再失業。

而這些,不過就是一個普通演員的分內之事。

如果你有更高的追求,那麼問題就不是背台詞,堅持下來。

而是在哪裡背台詞,在什麼狀態下堅持拍攝。

梁家輝曾透露,自己從來不在片場背台詞,所有的詞全部在工作之餘背好。

原因卻是害怕現場背詞給別的演員帶來壓力。

吳鎮宇則表示台詞一定是提前消化好,到了現場,他就已經是那個角色本身了。

在拍攝《歲月神偷》的第一天,導演看到主演任達華的位子上坐了一個衣著寒酸的小老頭在看報紙,以為是某個不知情的群眾。

上前提醒時卻發現,這人居然就是任達華。

哪兒有台詞?不過是肺腑之言罷了。

抵制演員不背台詞?

在這樣的生態圈裡,不背台詞的演員只有兩種:

一種像吳鎮宇、任達華一樣,已經將台詞內化;

另一種,早已在氛圍的壓力下羞憤而逃。

退一萬步講,這些將優秀線當及格線要求自己的演員們,即便他們真的不講台詞,嘴上念著數字,依靠表情和肢體動作也完全能夠讓我們感受其演技的魅力。

1990年TVB台慶,梅艷芳、吳鎮宇和梁朝偉就曾經調侃過「數字演員」。

他們表現了一段全程念數字對白的戲劇,效果令人捧腹叫絕(B站可以搜索到該視頻)

可是,如今我們的「數字小姐」「數字先生」能夠做到如此效果嗎?

03

從TVB到內地發展的演員常常會感嘆,內地的劇組真的好人性啊!

沒有不舍晝夜,充足的休息、睡眠,更多的助理、人手,更充足的投資……

然而,更加優越的條件造就的是什麼呢?

2017年,編劇宋方金臥底橫店,帶回了演藝行業的一線實錄,平地一聲驚雷炸得各路小鮮肉人心惶惶。

種種亂象在各種層面上刷新了大眾對影視行業的認知。

那段時間掀起了一陣批判小鮮肉不敬業的風潮。似乎人人都可以在小鮮肉的身上踩兩腳,仿佛影視行業的墮落全部是他們的罪行。

製片人譚飛還說了一個五十步笑百步的荒誕故事。

也許基於這種現狀,劉德華才會在採訪中說:時代變了。

可是,真的是時代變了嗎?

或許,沒有變過,或許,又真的變了。

其實,演員不敬業的情況並不是件新鮮事。

每個時期、每個行業都會有不敬業的情況存在。

不只是小鮮肉不背台詞,老戲骨也照樣可以不背台詞。

2006年,演員劉敏濤就爆料老戲骨王慶祥在現場從來不背台詞,也不走戲,全程讓副導演提詞、走位。全橫店都知道這事。

劉敏濤

除此之外,她還透露如果王慶祥的臉不在畫中時,他連嘴都不會動。殺青前6天,他就把劇本寄回北京,再拍戲就到處管人借本子。

此話一出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媒體紛紛轉載劉敏濤的原話,然而王慶祥並未對此做出過回應。後來,又有人通過其他導演的採訪,側面證實了王慶祥的確有不背台詞的壞習慣。

王慶祥

如此看來,演員不敬業這事似乎從來沒有滅絕過。

但值得玩味的是其他演員以及製作劇組對此的態度。

多年後,劉敏濤因演唱《紅色高跟鞋》大火,接受採訪時重提此事依然表示不後悔,因為說的都是真話。

可是如今,是否還有一個人敢於指名道姓地炮轟某位演員不背台詞、不守時、耍大牌?

大家在政治正確地批評小鮮肉時,又表現出一種諱莫如深的態度。

究其原因,恐怕有一點讓他們不再敢輕易說出某個人的名字。

因為那背後是一整個群體。

這個群體可以是粉絲,可以是資本,可以是製作團隊。

正是各方勢力長時間毫無底線的縱容,才造就了一群又一群連台詞都不背就敢上台表演的演員。

如今,粉絲為自家愛豆影視劇控評的觸手已經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網絡環境,甚至讓不少行業外的路人白白蒙受損失。

前段時間,一名圖書編輯曝光,王一博的大量粉絲在豆瓣 養小號,日常隨機給一些根本沒看過的冷門文藝作品打分,發表毫無營養的評論,就是 為了能在第一時間給愛豆的新作打五星刷高分。

這樣毫無公德心又充滿戰鬥力的人體蝗蟲,誰敢招惹呢?

在他們愛的供養下,觀眾能看到真實的評分嗎?

這種演員還能聽見真實的批評嗎?

聽不見真實的聲音,他們又如何走出自己的世界,學會做一個真正的演員?

與此同時,流量與資本的狂歡越演愈烈。

我們常常看到流量演員用摳圖、後期配音、濫用替身等各種方式糊弄觀眾,很多都是在電視劇中。

那是因為大多數電視劇都是「 TOB」模式,也就是說電視劇大多直接賣給電視台或者視頻平台。

很多B端企業只關注電視劇的男女主角是否具有流量,故事的梗概是否有賣點。

只要看上去有利可圖,該項目便可推進。

因此,那些粗製濫造的仙俠劇、甜寵劇大行其道,演員只要做做表請,摳摳圖,便可賺得盆滿缽滿。

章子怡第一次拍攝電視劇,就遇到了對手喝醉不背台詞的情況。

電影咖一姐哪見過這種場面?

死丫頭顯然就對整個影視生態圈見怪不怪了。

後來,市場上好不容易迎來頗為新穎的演技類節目。

本以為能夠挖掘一些新鮮力量,沒想到最後,要麼變成老戲骨的技能展示舞台,要麼變成資本的遊戲,熱搜的寵兒,偏偏沒有參賽演員什麼事。

《演員請就位》一、二兩季捧紅了誰

恐怕不是任何一位參賽選手。

誰還記得剛剛落幕的《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最佳演員是誰?

不重要。

反正專業影評團搶人環節,被搶次數最多的是丁程鑫。

得獎最多的也是丁程鑫。

丁程鑫固然不是一個全然的繡花枕頭。

但是讓那些戲精前輩們為丁程鑫做人形背景板,這才是讓人感到憤懣、荒誕、噁心的地方。

2018年,徐崢在《我就是演員》上振振有詞地說,好演員的春天到了。

說好的春天呢?

為什麼我們今天等到的卻是「堅決抵制演員不背台詞等行為」?

或者說,為什麼我們今天等到的卻還是一個演員為角色做點準備工作就能被誇得滿眼是淚?

為什麼明明演員的表演被罵到全網撲街,導演還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這是在迎合觀眾,而數據又證明這樣的表演確實贏得了觀眾的心?

張一山並非不敬業的演員,然而這次的糟糕演出卻依舊贏得了穩健的收視率。糟糕的表演究竟在被誰縱容?

到底是什麼在供養那些糟糕的演員們?

如今的演員門檻,又是怎樣一步步被踏平、被掩埋、被忘記?

到最後,我們還能看到怎樣的表演呢?

你怎樣看待「堅決抵制演員不背台詞等行為」?

[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hpAb3YBX2TYn2u-8ql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