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的塔尖:金融行業!三分鐘看懂金融行業各工作崗位

2019-09-25     上海前途出國留學

有很多家長或者同學問我報金融專業好不好、就業好不好、未來的方向怎麼樣?但是金融行業太大、太複雜,真的很難一兩句話把它說清楚,借著今天的機會,我就把金融行業的一些情況給大家扒開揉碎了,細細地講一下,也希望對大家無論是報專業或者是未來的工作,能有一些幫助。

主講人:張老師

18年金融與財務從業經驗;普華永道任職7年,現任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浩然資本合伙人。對中國、美國、中國香港多地會計準則和上市流程有著深刻的理解。

1

為什麼金融行業熱門?

首先,大家先想一個問題,為什麼你想報金融行業,為什麼家長希望學生報金融行業?你得想清楚了,才知道這個行業適不適合你。我自己總結了兩點:第一點就是收入高,為什麼金融行業收入高?這個首先要先從收入的本質來說,收入的本質取決於你創造的價值,為什麼金融行業單人創造的價值高?金融行業它很大的程度上是依賴於人的素質、依賴於人準確的判斷、依賴於人對於風險的控制。

大家可能都希望把錢交給巴菲特去管理,你可能不會說我把這個錢交給100個普通人去管理。金融行業對於個人的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很高,這樣的話就會導致資源會向這些高能力、高素質的人身上去集中,當一個人掌握的資源越多,當然他能創造的價值就越多了。反過來說當你掌握的資源越多,你的責任也就會越多,所以你的壓力對於你時間和精力的要求也會越多。所以大家有時候可能會聽到金融行業天天加班或者有時候甚至會出現過勞死,所以它對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比如說對於10億規模的一個對沖基金,可能它的管理的人只有10人左右,但一個收入要上10個億的製造業公司你可能得上千人,甚至小一萬人,收入才能到10億美金的規模。這樣的話,導致在製造行業或者傳統行業,你可能只有公司的老闆或者企業的高管,你才可能創造高的價值,獲得高的收入。你從下面的普通員工來說,是很難創造出高的價值,所以你的收入就很難提上去。

大家也可以想想是不是只有金融行業是這個情況,有沒有什麼類似的行業?你可能會想到網際網路行業,網際網路行業實際上跟金融行業是類似的,個人能夠創造的價值是很大的。比如說之前WhatsApp,這個就相當於是中國的微信,當時它主要是服務海外的人,海外的用戶大概也有幾億人,但是它只有50個人在管理這個軟體。2014年,當WhatsApp賣給Facebook的時候,它的估值是190億美金,你要知道小米公司它有那麼多人,現在它在香港交易所的估值我印象中是1800億港幣,可能跟WhatsApp是一樣的,但是你要想它的人要多於WhatsApp的多少倍,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發現網際網路行業加班也很厲害,因為它也是每個人創造的價值多,責任也就越大,所以他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要承擔更多的壓力。

第二個我總結的原因是金融行業這個工作比較體面。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金融行業就是財神爺,缺錢的人想從金融行業去借錢、你要買房子你可以付個首付,從銀行做住房貸款,有錢的人也想讓金融行業來幫你把你的資金做到保值增值,至少不會說隨著物價的上漲,你的錢越來越不值錢。看起來好像缺錢的人和有錢的人都需要金融行業,所以都是處在一個被需要的地位,所以感覺就很體面。

但是這個話也不完全對,因為金融行業首先得有資金,它需要去募集資金才能通過管理資金來賺錢,但是他募集資金的時候通常面對的都是一些有資金的機構或者是個人,但是這種機構或者個人他肯定是被很多金融行業的人都盯著,因為大家都想從他那裡融到資。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也得去很好地滿足對方的一些需求。

另一方面,比如說一些很好的投資機會,大家知道這個投資機會一定能賺錢或者是會有很好的回報的時候,很多金融機構都想把這個錢放到投資機會裡,大家也會儘量地去滿足被投資企業的一些需求。所以在這兩種情況下,你也得儘量去滿足別人的需求,儘量去陪笑臉,所以這種情況也不一定那麼體面。當然除了這兩種情況以外,這個工作還是比較體面的。



2

金融行業分類

說完金融行業為什麼熱門,咱們來看看金融行業的一些分類,當然,這六大類實際上是一個主要的構成,金融行業還會比這複雜很多。



01

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我們去存錢、取錢,交燃氣費等等都要通過銀行。當然現在很多時候會在手機APP上操作,但是大家能看到街邊很多的銀行都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的實質是什麼?它是賺取息差,相當於我把錢存到銀行里,銀行一年可能給我1%的成本,我存100塊錢,它要一年給我1塊錢的利息,這是它的成本,但是它把這個錢貸款借給貸款的人,這個利息可能就是6%或者是高的可能到10%,也就是說它一年這100塊錢它要收6塊錢或者要收10塊錢,這樣它就能把6塊錢到10塊錢和給我們1塊錢中間就是他賺的錢,是不是聽起來很有一種空手套白狼的感覺?對,沒錯,實際上商業銀行的實質就是類似於一個空手套白狼的過程。但是問題在於它也要做好風險控制,做好貸款出去是安全的,這是商業銀行的一個核心。

02

投資銀行

投資銀行可能普通人不太熟悉,商科或者學金融的人都會比較熟悉這個名字,但是對它內部的一些運行,包括一些職能可能不太清楚。因為我個人是做股權投資的,所以我在工作過程當中會接觸很多投資銀行,所以我會把投資銀行和股權投資相對講的詳細一點。

投資銀行的核心,它實際上是賣方,它相當於把優質的企業或者優質的投資機會推銷給買方,買方一般就是基金或者是有資金的人或者是有資金的機構,所以它的核心是賣方的角色。它去推銷優質的企業或者推銷優質的投資機會的時候,就可以根據它推銷的情況分為兩種,一種就是一級市場,一級市場就是當這個企業它沒有公開上市,它的債權也沒有公開上市的情況下,它就叫一級市場,相當於它的交易都是在一個非公開的狀態下做的交易。

二級市場就相當於企業的股權或者債權已經上市了,它是在公開市場做交易,所以叫二級市場。在一級市場的時候,投資銀行的角色經常是叫財務顧問,財務顧問就是幫著企業去找合適的投資人,幫著基金或者是有資金的機構去找合適金融產品,這個相當於是處於一個撮合的狀態,但是這是一個非公開的情況。在二級市場上,因為它要面對更廣闊的投資人,比如說更多的公眾的投資人,公眾投資人可能不一定會有專業的投資知識,所以他在二級市場要做的東西更多。所以從它的角色來說可能分為幾種:一種是保薦,保薦是負責去給企業做一些盡職調查,了解企業的優點和風險,然後把企業的招股說明書寫好。然後是協助(Coordinator)這個角色是什麼?因為企業在上市過程當中,它會有很多中介機構介入,比如說會計師、律師、資產評估師、公關公司、諮詢公司都會介入,所以他們的角色就是協調這些人的工作,中介機構的工作能在上市前完成。

接著就是帳簿管理,帳簿管理是登記有意向的投資人,他想在多少的價格範圍之內買多少股份,他要做好投資人的登記。經辦更多的是幫著公司介紹一些投資者、介紹一些公開市場的大機構進來。還有一個角色不太常見叫包銷,當一個企業如果上市不成功的時候,如果投資銀行簽了包銷的承諾,它可能就會把發行不出去的股份全部得自己買下來,這樣就跟我們平時說的炒股炒成股東的概念有點類似,但是這樣的情況實際不常見,因為一般的投資銀行肯定是要對企業有信心,它才會願意幫著企業去做上市。



在這個過程當中,投資銀行做的工作可以分為這幾塊。第一塊就是盡職調查,你要去對企業進行詳盡的了解,了解出企業的優點、企業的風險、企業的財務狀況、企業未來的規劃是什麼樣子,這個是通過盡職調查來了解清楚。了解清楚了之後就開始準備招股說明書,招股說明書就像一份很詳細的公司的介紹材料,就是要把公司的方方面面介紹清楚,它有什麼優點、它的歷史、風險點、財務狀況是什麼樣,都要向公眾介紹清楚。再一個它要去做一些投資者的教育,為什麼要做投資者教育?像大家平時接觸的一些行業都比較熟悉,但是有些行業比較偏門,比如一些做藥的,一些更多的是面向企業的公司,它不被廣大的投資者所了解,所以需要做投資者教育,去教育市場這個公司到底是幹嘛的,它的工作是什麼。

教育完投資者之後,會有一個鎖定基石投資者(Cornerstone)的過程,為什麼要鎖定基石投資者?因為企業的上市,就是公開發行股票的時候會有很多不確定性,它希望通過鎖定基石投資者就是讓基石投資者一方面是認購一部分股份來減少公開發行時候的壓力,同時因為這些基石投資者一般都是比較知名或者是大家都比較信任的一些機構,這樣的話就相當於也是對公司股票的背書。

再就是路演,路演實際上就是到全球各地,向全球各地的投資人來介紹公司的情況、公司的亮點,推銷公司的股票。把這個過程做完就得開始做定價了,怎麼做定價?實際上就是剛才提到帳薄管理的過程,它會把各個投資人在什麼價格區間願意買多少股份,這些東西都記錄下來,記錄下來之後根據這些投資人的意向來確定一個發行價格,通過發行價格來平衡企業的收益和投資人的收益,因為你定價定的太低了,企業融資的金額就少了,但是你定的太高了,未來的投資人就賺不到錢,賺不到錢的話,他可能就不會信任你這個投資銀行。等定價做完那就是真正的公開發行了。

投資銀行業務分類

它的業務分類主要分為四塊,一塊是IBD,它的主要工作就是剛才所說的準備招股說明書或者是融資計劃。第二個分類是叫ECM,Equity Capital Market,它相當於是投資銀行的銷售,因為它是有很多客戶資源,它負責向客戶介紹企業,維護投資者關係的。還有一個部門叫Research,Research相當於寫研究報告的一個部門,它是專門為公司或者行業寫一些研究報告,然後來供它的客戶來參考,這個公司的股票是該賣或者是該持有或者是怎麼樣。當然,它會跟其他的部門有一個防火牆,因為它要避免的是我自己公司承銷的股票,我的研究部門一定要吹它怎麼好,它是會有一個防火牆,所以來保證研究報告的公正性。還有一個部門叫FID就是固定收益部門,固定收益部門主要是做一些債券的業務。

投資銀行職位

說完它的業務,大家可能更感興趣的是如果我進了投資銀行,我的職業生涯是什麼樣的,所以我就從低到高把投資銀行的職位梳理了一下。一般你進去投資銀行就是叫分析師,做兩三年左右,你可能會變成一個叫Associate或者是Senior Associate,中文翻譯過來的級別是經理或者是高級經理,這種級別一般就相當於可以帶兩三個分析師來干一些活。再往上,你可能再做兩三年就會變成一個VP或者SVP,VP(Vice President)就是副總裁,這個是相當於一個項目的小組長,這個項目的小組長就是帶著他下面的分析師或者經理和高級經理來完成一個項目。再往上就是Director或者Executive Director是董事或者執行董事,這種人他可能會分管好幾個項目。再往上就是Managing Director,這個就有點像企業裡面部門的老總這樣的職位。再往上就是Partner合伙人,相當於企業的最高層了。

大家經常會對它的職位誤解,因為投資銀行的人實際上是比較少的,但是它有的時候為了讓客戶覺得自己被重視,所以你看它實際上會把它人員翻譯過來的級別都會比較高,像VP副總裁,可能在一般的企業來說都已經是很高的職位了,但是在它這裡面實際上相當於就是一個帶隊幹活的小組長而已,相當於他到這裡連管理層都不算,因為基本上是到Director或者Executive Director才是到管理層。但是企業有時候不懂,一看這個是你們的副總裁來了,我們好受重視,所以經常也會出現有的時候比如說像董事或者董事總經理跟著副總裁一塊去企業,企業一看董事總經理不知道是幹嘛的,但是副總裁好像很厲害,所以他們一般都會先去跟副總裁握手打招呼,搞的情況很尷尬。聽完我的介紹,大家就會比較清楚這個情況了。



03

基金

說完賣方,咱們再來說一下買方。買方主要的組成是基金,相當於投資人把自己的資金交給專業的團隊,讓這個專業的團隊通過他專業的判斷來投資合適的企業或者投資合適的金融產品,這個專業的團隊就叫基金管理公司或者基金管理人,他們的收益是怎麼來的?收益分兩塊,一塊是管理費,管理費就是根據基金的規模來收,一般是基金規模的1%-2%,這是用來維持基金正常運營的。另一塊叫收益分成(Carried Interest)管理團隊幫著投資人賺了錢,他會從賺了錢當中分取一部分作為他的收益,這個分成比例一般是20%。

比如說投資人給了基金100塊錢,基金幫著賺了60塊錢,這60塊錢當中12塊錢是會由基金管理團隊拿走,48塊錢是還給投資人的,所以大家會看到下面的這個圖,也是表現了基金收益的模式。當然,因為現在想募集基金的人很多,基金募集的過程當中越來越難,所以這些條件也不一定是完全一樣的。比如說像現在的收益分成,之前募集基金的時候可能是沒有對於你的內部收益率有要求,現在可能是說你每年幫我賺百分之6%、8%之後,你才能開始做收益分成,如果你幫我賺不了這個數,你就沒法做到收益分成,所有的收益都是投資人的。

基金分類

基金的概念是很廣的,我們可以來看一下基金到底分哪些類。如果按基金來源來說,如果你是從公開市場募集的資金,那就是叫公募基金;如果你是從非公開市場募集,那就是私募基金;當然了,私募基金因為它風險較高,所以它會對投資人有很多要求,比如說就像美國市場,它可能要求私募基金的投資人可投資的金融資產是要超過100萬美金的,所以這樣你才能去投資一個私募基金,否則他認為你是缺乏足夠的金融知識來控制你自己的投資風險;主權基金,這個基金就是來自於政府,比如說西班牙的政府投資基金或者是新加坡的政府投資基金都是主權基金,基金的來源主要是新加坡政府。還有一部分就是直接投資,直接投資基本上是相當於企業對於基金出大部分的錢,從外面募集一小部分的錢來做投資,所以這個相當於是做一個直接投資。

按照投資的對象會分成股票基金、股權基金,股票基金是投資公開上市的一些股票,比如A股的股票、港股的、美股的股票,股權基金就是投資一些未上市公司的股權,債券基金都投資一些債券了,貨幣基金就像餘額寶里的天弘基金,它投資的主要是銀行間的產品。比如說還有夾層基金,夾層基金相當於是一個股權基金和一個債權基金的組合,它一方面給你提供一些股權的資金,另一方面也給你提供一些債權的基金,是一個組合。還有一個名字大家可能覺得比較奇怪叫母基金,母基金是基金中的基金,什麼叫基金中的基金?它都是給基金做投資的,不投資具體的股票、不投資具體的股權,也不投資債券,它是直接投資到基金上,它是基金的出資人,所以叫母基金。

按照投資階段又會分成天使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併購基金。這個分類是怎麼分?天使投資基金是說你基本上有一個團隊,然後你有一個想法,但是這個想法能不能成功現在不知道,所以這個時候就是天使投資基金會投了。等你這個想法開始具體運作,已經開始把這個商業模式跑起來了,這個時候就開始是由風險投資基金去投了。等你的商業模式已經跑通了,開始要從一個點複製到多個點或者你做更多的擴張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股權投資基金進來。當你的企業大到一定的規模,可能就會有併購基金盯上你,它會覺得這個公司不錯,但是管理或者什麼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我可以把它買進來,然後我通過專業的人,我注入專業的人進去來提升這個企業的管理或者提升企業的產品,然後再把企業賣掉,這樣來獲得收益,這就是併購基金。

按投資策略來看,它分為行業基金,是我專門投資固定的行業,比如說我專門投資房地產的就是房地產基金,投資礦產的就是礦產基金。指數基金是我的投資組合和指數的構成是一樣的,所以它是一個被動型的基金,指數的組合調整了,它就被動必須調整,因為它的基金是跟上指數的步伐,指數漲它就漲,指數跌它就跌。量化基金,現在因為計算機的普及,很多人開始用計算機根據市場的一些波動的數據,然後來做投資判斷,通過數學模型搭出一個複雜的數學模型來做投資的判斷。高頻基金就屬於在美國會有一些基金是快進快出的,可以一秒鐘之內買賣很多次,只有幾分錢的差價它也會來買賣,通過高頻的買賣來保證自己的收益。套利基金一般是一個跨行業、跨品種的套利,它是利用了不同行業或者不同品種對於同樣一個消息或者是同樣一個事件,它的反應的快慢來獲得套利的。

按照投資期限來分,它們就分為有期限的基金和無期限的基金。有期限的基金像目前的股權投資基金,一般都是有期限的:「5+3+2」,什麼叫「5+3+2」?5年是投資期,3年是退出期,就是你投資項目你得退出了,如果你這3年退不完,你可能再延長2年,然後再把投資的項目退出。無期限的基金就相當於我所有投資的項目投出去了之後,然後我再從項目退出,這個錢我還能回到基金,然後再拿去投資,永遠的這麼循環下去。

基金職位

不同基金的職位可能會區別比較大,我們來看兩種典型的,一種是股權投資基金的職位,這跟投資銀行很類似,基本上是一模一樣的,我就不多贅述了,這裡面鬧的笑話有時候跟投資銀行也是類似的。

股票投資基金的職位,你會看到股票投資基金一般會有兩個主要的部門,一個是分析部門,一個是交易部門。分析部門是分析這個股票是不是該賣、是不是該買或者是該持有。交易部門是執行交易的,我真的要去買賣股票了,但是分析部門給它提供一些數據支持,但是這個只供參考,交易部門會根據分析部門提供的一些參考,包括它自己對於市場的判斷,包括市場資金的流向,很多因素他自己來綜合決策我到底是該買、是該賣,還是該持有一些股票。

這裡面統管整個股票投資基金的這個人就叫Portfolio Manager投資組合經理,這個組合經理來控制整個基金的方向,來管理不同的部門。在這裡你可能看到這個職位很少,這個職位到底該怎麼晉升呢?一般來說比如像分析員或者交易員這個級別可能做兩三年會升到高級分析員或者是高級交易員,這個你再做一段時間之後,如果大家認可你的水平,也看到你過去的收益歷史,就可能會劃分一塊資金交給你管理,劃分這塊基金交給你管理之後,你就變成了一個Portfolio Manager,你會自己負責相對管理的一小塊基金了。你的職業生涯是什麼?就是我要不斷地去擴大我管理基金的規模,當你的業績越好,當你越來越受信任,當你的投資越來越成熟的時候,你會管理的資金規模就越來越大。當然了,你能從裡面收取的管理費或者收益分成就會越多,很多大的對沖基金的Portfolio Manager賺的錢是非常多的。像倫敦最高檔的公寓,裡面主要的買家就是三類人,一種是對沖基金的投資經理,一種是中東的富豪,一種是中國的富豪。

04

保險

保險它運營的核心就是賺取機率的差異,以發生車禍的機率舉個例子,比如說100個人發生車禍的機率是4個人,保險公司就會說我經過數據測算,100個人裡面發生機率是4個人,但是我可能會假設我現在有100個人投保,這100個人裡面假設會有6個人發生機率,它就把這6個人發生車禍之後需要賠償的錢分散到這100個人身上,你的保費就是這麼來的。最後等實際情況發生的時候,如果你最後真的只有4個人發生車禍了,那它賠償的金額只有4個人的賠償金額,剩下兩個人的賠償金額就相當於是它自己賺了。當然,最後可能因為特殊情況或其他原因,你最後這一年下來,有7個人發生車禍了,你要賠7個人,這種情況保險公司當然就虧了。所以為什麼說機率精算的職位對於保險公司是特別重要的,大家之前也了解過可能精算師的收入也是非常高的

另一方面,你把保費交到了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也不會說你交了保費,我就讓它趴在帳上什麼也不幹,這樣豈不就浪費了,所以另一塊收入,它也會把收到的保費拿出去做投資,確保你的保費的保值增值,所以保險公司也是很多基金或者是很多投資機構主要的投資人,它的利潤來源實際上是精算的差異加上投資收益。



05

信託

保險運營的核心是賺取機率的差異,舉個例子,比如說發生車禍的機率,比如說100個人發生車禍的機率是4個人,保險公司就會說我經過數據測算,100個人裡面發生機率是4個人,但是我可能會假設我現在有100個人投保,這100個人裡面假設會有6個人發生機率,它就把這6個人發生車禍之後需要賠償的錢分散到這100個人身上,你的保費就是這麼來的。最後等實際情況發生的時候,如果你最後真的只有4個人發生車禍了,那它賠償的金額只有4個人的賠償金額,剩下兩個人的賠償金額就相當於是它自己賺了。當然了,最後可能因為特殊情況或者什麼原因造成的,你最後這一年下來,有7個人發生車禍了,你要賠7個人,這種情況保險公司當然就虧了。所以為什麼說機率精算的職位對於保險公司是特別重要的,大家之前也了解過可能精算師的收入也是非常高的。

另一方面,你把保費交到了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它也不會說你交了保費,我就讓它趴在帳上什麼也不幹,這樣豈不就浪費了,所以另一塊收入呢,它也會把它收到的保費拿出去做投資,然後確保你的保費的保值增值,所以保險公司它也是很多基金或者是很多投資機構主要的投資人,所以它的利潤來源實際上就是精算的差異加上投資收益。

06

資產管理

最後給大家講一下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是怎麼來的?比如像美國,美國民眾基本上他所有的資金都是交給中介機構去管理,但是當一個中介機構越來越大,比如說一個基金的規模越來越大,大到它可能維持之前的投資策略,這個資金量太大了。比如像A股一樣,你一個億或者幾個億的盤子,可能去做一支股票都可以,但是當你的資金盤子已經擴大到上百億,你可能根本就沒法去做單一股票,所以它就得把它的資產進行分散,分散到比如說股票、股權、分散到債權、分散到房地產、分散到物業等多種投資產品上,然後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因為不同行業的周期和經濟影響是不一樣的,比如說股市好的時候可能房地產差,房地產好的時候可能股市差,所以它通過投資組合來把波動性降低,減少資產的風險,達到把投資風險分散的目的。所以資產管理公司主要的方式就是把大量的資金分散到不同的投資渠道上,來降低整個資產收益的波動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dGLK28BMH2_cNUgGf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