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基礎母牛是指用於繁殖的魯西黃牛、渤海黑牛、肉用雜交母牛,標準化飼養的目的是提高母牛的繁育率,保證犢牛成活率和提高母牛的哺乳能力。肉用基礎母牛在規模化肉牛養殖場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加強母牛的飼養管理對提高基礎母牛的繁殖性能,保證犢牛的成活率以及提高哺乳期母牛的泌乳水平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基礎母牛分為育成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三個階段,下面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肉用基礎母牛三個階段的飼養管理方法。
肉用基礎母牛是指用於繁殖的母牛,主要包括我國地方品種的母牛、與國外優良品種父本雜交所得的肉用雜交母牛。對於規模化肉牛養殖場來說,規範的肉牛飼養管理對於提高肉牛養殖的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作用。肉用基礎母牛的地位非常的重要,對肉用基礎母牛進行標準化飼養的目的是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從而保證犢牛的成活率,提高哺乳母牛的泌乳性能,使犢牛能夠吃到充足的乳汁,對於提高犢牛的體質以及抵抗力十分重要。
育成期母牛的飼養管理
育成期母牛是指剛斷奶至配種前的母牛,這一時期的母牛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生長特點不同,對營養的需求也不同,對於剛斷奶的母牛來說,瘤胃的發育還不夠健全,因此粗飼料的品種非常重要,主要以飼喂摻入優質青乾草的青飼料為主。一般犢牛在6月齡時斷奶,從6~12月齡為了滿足營養的需求,不但要給予母牛優質的粗飼料,還要適當的補喂一些混合精料,以促進性成熟的發育,尤其是在冬春牧草缺乏的季節,營養不能滿足的情況下,更要補喂精料,避免由於營養不良而導致性成熟推遲現象的發生。在育成牛生長到13~18月齡時,日糧的組成要以粗飼料為主,同時配合飼喂多汁飼料,比例約為日糧的75%,另外25%為混合飼料,作用是補充能量和蛋白質不足。母牛在達到19~24月齡時已基本進行配種受胎的工作,此時的生長速度開始減慢,主要以飼喂優質粗飼料為主,精料可以選擇不喂或者少量飼喂。
育成期母牛的飼養方式要因地制宜,可以選擇放牧、舍飼或拴養,無論何種方式都要保證母牛在育成期有充足的運動量和光照時間,這對於提高母牛的體質和繁殖力很有幫助。在管理上應將育成牛與其他母牛分開飼養,每天都要對牛體進行刷拭1~2次,同時還要加強運動,以促進發育。育成期的母牛還處於生長發育的階段,為了促進乳腺的發育,可以在早晚對乳房進行按摩,按摩時用熱毛巾進行熱敷。在育成後期要控制好母牛的體況,避免體況過肥,否則易導致母年不孕。
妊娠期母牛的飼養管理
母牛在妊娠前期因胚胎的生長發育較為緩慢,對營養的需求量較少,所以此階段不應給母牛提供過多的營養,保持妊娠母牛中等膘情即可。如果此時飼喂過量,易導致妊娠母牛體況過肥,不利於胎兒的發育,還易導致難產的發生。在妊娠後期,是胎兒生長發育的快速時期,此階段應加強營養,為胎兒的生長發育提供營養,同時也為母牛產後泌乳貯備能量,因此要增加精料的飼喂量,並做好補飼的工作。在冬春季節如果母牛長期吃不到青草,會導致缺乏維生素A,對胎兒的生長發育不利,此時要注意在日糧中添加營養性飼料添加劑,以補充營養的缺失。
妊娠母牛管理的目的是做好保胎工作,在飼喂時要禁止給妊娠母牛採食發生霉變的飼料,還要嚴禁飼喂酒糟等飼料,在冬季不可以給懷孕母牛飼喂冰凍飼料,飲用水的水溫不能低於10℃。母牛在妊娠期也要加強運動,充足的運動不但可以增加母牛的體質,還可促進胎兒的發育,防止難產,但是要注意在妊娠後期防止母牛運動過量,在運動時也要注意要避免發生相互擠撞、猛跑現象,工作人員對待妊娠母牛不可粗暴。在分娩前要注意觀察母牛的動態,準確掌握母牛分娩前的症狀,做好接產的準備,以保證母牛能夠安全生產。
哺乳期母牛的飼養管理
母牛在分娩後即進入哺乳期,母牛分娩後的護理工作非常重要,對母牛的繁殖性能影響很大,所以要做好接產工作以及產後的護理工作。在產前的半個月就要將母牛轉入產房,讓其提前適應環境,在分娩時要儘量讓母牛自行生產,不可盲目助產,但是對於初產母牛以及產程較長,出現難產時則要及時的進行助產,以保證胎兒存活。母牛在生產後體力消耗較大,體液的損失也較大,此時要及時的給母牛飲用麩皮食鹽湯,以維持體內酸鹼平衡,增加腹壓,恢復體力。在母牛分娩後要注意觀察母牛的狀態,觀察胎衣是否完全排出,對於沒有完全排出的母牛要及時的處理,如果24 h後胎衣還不排出則為胎衣不下,要對症進行治療。產後還要觀察母牛惡露的排出情況。
母牛在分娩後的最初幾天消化機能還未恢復,所以要提供易於消化的日糧,粗飼料主要以優質乾草為主,粗料的飼喂量要少,以後可以每天逐漸增加,3~4天後可轉為飼喂正常日糧。注意母牛在惡露未排凈前不可以飼喂過量的精料,否則會影響生殖器官的恢復以及產後發情。母牛在分娩後的2周內體質較弱,不可過度勞累,2周後隨著泌乳量的增加,飼喂量要充足,並且粗飼料的種類要多樣化,以保證營養充足、全面。母牛分娩的3個月後,泌乳量會下降,同時要減少混合精料的飼喂量。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豬報價/dfj878),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