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不認輸:每一次民族危亡,南陽人都會拼盡糧草死守孤城

2020-02-14   豫記

南陽,河南的西南門戶,也是河南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省域次中心城市,還是豫陝鄂三省交界的區域性最中心城市。


南陽有多重要呢?自古以來,南方的荊楚政權要想問鼎中原必須先攻破南陽,北方的游牧民族要想揮師南下也得拿下南陽。所以南陽是中國版圖上最為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守住南陽便能扭轉戰局,失去南陽則將一潰千里。


這次由湖北武漢一路延燒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如千百年前春秋戰國時的膠著狀態,敵軍在漢水一側虎視眈眈,而我軍糧草已岌岌可危。於南陽而言,這場戰疫的關鍵在守,閉城不出便能贏得勝利。



這不是南陽人最為嚴峻的一次守城之戰,在整個中華生死存亡的關鍵節點中,有血性的南陽人已經兩次用近乎慘烈的困守,為整個民族迎來喘息之機。


第一次是在唐天寶十五年,南陽軍民在糧草俱盡的情況下死守孤城一年有餘。第二次是被稱為「中日的最後一戰」的「南陽會戰」,這場盪氣迴腸的戰役足足打了5個月,為最終的抗戰勝利贏得轉機,也是抗戰以來日本唯一認輸的戰爭。


這一次對新冠肺炎的抗擊,是南陽的第三次衛城之戰,某種意義上說,南陽不能輸,也輸不起。



王又又 | 文


01

疫情之下的「開學第一課」

2月10日,一間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一位名叫「張玉滾」的老師,帶著口罩,為南陽鎮平縣20多萬學生,上了「開學」第一課。

然而,寬敞明亮的教室,除了這位老師和一台攝影機,空無一人。

往年這個時候,全國各地的學校早已傳出朗朗讀書聲。而這個春天,受疫情影響,開學日期一再延遲,很多老師不得不採取網絡直播或朋友圈打卡的方式,向學生進行教學。

張玉滾,便是其中一位。

張玉滾開學第一課《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張玉滾是南陽鎮平縣黑虎廟小學的校長,同時,也兼任學校數學、英語、品德與社會、科學四門學科的老師。

2001年畢業後,本可以留在城市的他,毅然選擇回到伏牛山深處,為深度貧困村的山裡學生帶去知識的力量。

張玉滾回家鄉當一名「全能型」教師


前段時間,張玉滾得知鎮平縣為確保學生們在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將採取網絡授課時,第一時間便聯繫到教體局,提出要為孩子們上課的想法。

但和其他老師不同,張玉滾的第一課並非教學大綱上的內容,而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英雄事跡。

84歲鍾南山「挂帥出征」

73歲李蘭娟「晝夜奮戰」

……

為了向防疫抗疫戰爭中的一線工作人員致敬,也為了堅定大家戰勝疫情的信心,張玉滾搜集了此次疫情防控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人物和其事跡,並做成課件,為20萬學生上了《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的第一課。

直播平台的評論區,飽受疫情影響的南陽人紛紛留下「南陽加油!」、「中國加油!」「向逆行者致敬!」的「吶喊」,很多人在電腦螢幕前,默默流下眼淚……

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今在南陽,這些值得人們尊敬的「最美逆行者」,正處於一種彈盡糧絕的危險境地!


02

上戰場沒有槍會是什麼結果?

而南陽

幾乎彈盡糧絕

南陽是河南的南大門,與湖北隨州、襄陽、十堰接壤,也是此次新冠肺炎的重災區,確診病例,甚至比湖北個別城市還要高。

截至2月14日發稿前,南陽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46例,成為河南疫情最嚴重的地市之一,防疫抗疫態勢嚴峻,尤其是醫療物資這塊兒,一些醫院已經進入無米下炊的境地。


南陽市醫療機構平均每日需求N95口罩6126個;醫用外科口罩66572個;丁腈手套6830雙;醫用連體防護服需求3800套。

但是,現實情況是,以南陽市現有的醫療物資,已經滿足不了每日的消耗了。

據南陽市2月9號下午6點的統計數據,全市N95口罩還可以使用3.7天,醫用外科口罩可以使用8天,隔離衣可以使用4.4天,而全面型呼吸防護器僅夠使用0.1天!

而如今,已經5天過去了……

昨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視頻,重壓之下,外加物資不足,南陽市醫專第一附屬醫院的護士急得直掉眼淚。

當護士長哽咽著說出「大家很辛苦,真的很辛苦」這句話時,我也不禁感到一陣陣酸楚。

眾所周知,新冠肺炎疫情下,發熱門診部是醫院的高危部門,但儘管如此,發熱門診部的護士都沒有N95口罩可用,因為醫院已經出現N95口罩零庫存,防護衣嚴重不足的情況。

護士只能使用普通醫療外科口罩和簡單的防護帽,做最最基礎的防護。

可儘管如此,普通醫療外科口罩,幾天後也不能保證了。

因為物資短缺,很多一線醫療人員為了減少上廁所次數,在上班前4個小時便開始不喝水,甚至有的人直接穿成人尿不濕上班。

醫護人員是此次戰役中處境最危險的戰士,我很難想像,沖在前線的戰士沒有槍,會是什麼結果。而南陽這些沖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幾乎彈盡糧絕。

近幾天,我在朋友圈、貼吧、微博等社交渠道,看到不少南陽物資告急求助信息。

有位南陽的朋友告訴我,南陽很多醫院的院長都正在向外尋找物資,「別的地方要求捐贈,我們可以購買,別的地方要求標準,我們只要有防護就好了。」

「不求標準,只求有」,這不是南陽的醫生護士對自己不嚴格要求,也不是他們對自己的生命毫不在乎,而是面對一無所有的現狀,他們真的不敢奢求。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實,南陽的困境並非近日才有,早在春節期間,南陽便出現了醫用物資短缺的情況。

1月25日,南陽承擔重症患者的重點醫院已經開始主動向社會發出求購和捐贈通道,但當時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武漢。

近幾日,隨著河南的確診病例不斷攀升,許多城市的疫情直逼湖北個別城市,人們這才注意到,河南的南大門,已經搖搖欲墜了。

然而,南陽決不能倒下!


03

從古自今

南陽都是交通要塞

自古以來,南陽都是扼守中原的交通要道。

從今天的行政區域劃分來看,南陽一市帶三省,不僅是豫陝鄂區域性中心城市,還是豫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南陽區域性中心的地理位置


2.6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1198.07萬的人口數量,使南陽榮登我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地級市的寶座。

且南陽市管轄有10個縣和一個縣級市,這個體量,在河南也是僅此一宗。

南陽的姜營機場,是河南第二大的民用機場。2018年,姜營機場輸送旅客90.7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1084.6噸,連接了我國廣州、北京、鄭州、西安、武漢、桂林等14個城市。

去年剛剛開通的鄭萬高鐵,不僅將鄭州、平頂山、南陽串成一線,更將南陽和重慶的距離,縮短至3個小時。

由此可見,南陽已經成為豫西南交通的核心樞紐。而在古代,南陽交通樞紐的地位更加明顯,是荊楚政權問鼎中原最重要的關隘。

南陽三面環山,北有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當山,東有桐柏山、大別山。北方雖說有伏牛山作為屏障,但伏牛山脈延綿至方城一帶,山頭之間相距幾十里,宛若平原一馬平川,毫無阻擋作用。這條路,早在夏代就被人走通了。

且南陽南有漢水。古代運輸最主要的方式便是漕運,荊楚政權通過漢水可以順利進入南陽。且一旦進入,便是開闊富饒的南陽盆地,由此經方城,入中原,再合適不過。

南陽緊鄰長江最大支流漢水


南宋李綱曾言:「南陽,光武之所興,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谷粟;南通荊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

在過去交通極度不便的情況下,南陽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制勝之地,所以自古以來,這裡便是兵家必爭。


04

兵家必爭之地的南陽

經歷過最慘烈的戰爭

鍛造出不怕流血犧牲的南陽人

歷史上,有兩次慘烈的「保衛戰」在南陽這片土地打響。

第一次「保衛戰」發生於「安史之亂」。

天寶十五年一月,安祿山在洛陽登基稱帝,與長安隔空相對。為了切斷朝廷漕運,控制江漢地區,其派了大量的強兵良將,於南陽展開一場長達一年的惡戰。

這一年期間,南陽周圍多地淪陷,漸漸成為一座孤城。隨後,潼關失守的消息傳來,本就孤立無援的南陽軍兵更加沒有指望。

此絕境下,時任南陽節度使的魯炅收到了失掉潼關的將領哥舒翰的勸降信。原來,潼關一失,哥舒翰居然轉投安祿山座下,氣的魯炅火冒三丈,把哥舒翰罵了個體無完膚。

可罵完之後,換來的是叛軍一輪強過一輪的進攻。但無論叛軍如何強攻,幾個月後,南陽依然固若金湯。

歷史上第一次南陽保衛戰


當然,此時人們並不知道,為了守住南陽城,城內人們過得是怎樣的生活。

「城中食盡,煮牛皮筋角而食之,米斗至四五千,有價無米;鼠一頭至四百文,餓死者相枕藉。」

長達一年的封城,再多糧食也不夠吃啊!逐漸陷入絕境的人們,只能找任何能吃的東西來吃,就連老鼠,都成了人們盤中餐,餓死者,更是數不勝數。

可儘管如此,全城上下也同仇敵愾,寧死不降。

此戰過後,叛軍元氣大傷,也給長安朝廷以喘息之機。最後,直到安史之亂結束,叛軍的鐵蹄,也沒能踏入江漢地區一步。

第二次保衛戰更加曠日持久,長達6年。

抗日戰爭期間,南陽曾於1939年5月起至1945年8月先後5次,慘遭日軍侵犯。日軍在南陽這片土地上,姦殺淫掠,狂轟濫炸,無惡不作。

日軍焚燒後的城鎮


尤其是被人稱為「中日的最後一戰」的「南陽會戰」,戰況慘烈,史所罕見!日軍在南陽這片土地足足打了有5個月之久,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又過了4天,日軍才於19日放下武器,並於20日投降。

而此次會戰,也是8年抗戰以來日本唯一一次承認輸了的戰爭。

為了取得勝利,南陽人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49651人死於非命、16425人受傷,逃亡504491人,荒廢土地6198371畝,損失房屋873679間、牲畜1122520頭。

日軍在臥龍崗寧遠樓留下的彈孔


但儘管如此,南陽人也沒有認輸。

為了抗擊日軍,南陽先後建立起南陽婦女抗敵後援會、南陽縣抗敵後援會、方城縣抗敵救亡宣傳團、新野縣抗日救亡協會等群眾性抗日救亡團體;南陽的有志青年也積極參軍,誕生了彭雪楓、魏明倫、王平、李西民等眾多抗日英烈。

就連普通群眾,無論男女都擦乾血淚,化身戰士,英勇抗敵。

例如宛西自治首領別廷芳造槍廠的工人別德功,自發組織了一支9人的抗日隊伍,用地雷炸毀兩輛裝滿彈藥的日軍汽車和一座糧庫,並夜襲日軍物資倉庫,奪回食鹽1000多斤。

還有被譽為「雙槍女英雄」的內鄉縣方山自衛團女農民方秀芝,打死多名日軍。

新四軍第四騎兵團殺敵


如果沒有槍,哪怕就是木頭石頭,也要與日軍作戰。西峽口蛇尾鄉伏嶺村年逾60歲的農民呂永太,便是用木棍、石頭打死了正在他家堂屋神龕里拉屎的日軍中隊長加藤。

而類似的英雄故事太多了,散落在南陽2.66萬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

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際,南陽人都用血肉之軀,凜然之氣,捍衛著國家的尊嚴,譜寫了一曲曲盪氣迴腸的壯歌!


05

南陽是一座不屈服的城市

定會守好河南的南大門

俗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

南陽是河南南邊的「屏障」,自古守衛著中原。

截至今日,疫情仍在我國大地肆無忌憚的蔓延。如果把抗擊新冠肺炎當做一場戰役來打,南陽作為河南的最南端,身負守衛河南南大門職責,承載著非同一般的壓力。

此次疫情的爆發點武漢,與南陽僅隔400公里,且據數據調查,僅南陽便占武漢流入人口總量的1.13 %。而且,南陽還與疫情重災區湖北隨州、襄陽、十堰三地接壤,截至2月14日凌晨,這三地的確診數量加起來足有2823例,是整個河南的2.4倍。

南陽是武漢主要遷出地之一


由此可見,南陽防疫工程的嚴峻與艱難。

但南陽,是一座不會屈服的城市,「不屈服」三個字,已經深深地刻在了南陽人的骨血當中。

它在安史之亂中沒有屈服,在抗日戰爭中沒有屈服,那麼,在這場至今望不見邊際的防疫抗疫戰役中,我相信,南陽人一定也不會屈服!


=======================


豫記·專注河南鄉土文化,甄選優質河南特產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秘書微信

進入「豫記·河南好物群」,獲取更多豫記精選好物。

(添加時請備註「豫記好物」)

THE END

歡 迎 投 稿

郵箱 yujimedia@163.com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salome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