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項目一線展現「戰」的姿態「搶」的意識「拼」的精神
——濱州日報·濱州網攜手各縣市區融媒體中心直擊生產建設現場
編 者 按
2020年是濱州的「重點工作攻堅年」,為展示我市標杆企業、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在疫情防控「大考」中搶抓時間、克服困難、奮力突圍的信心與魄力,4月2日,濱州日報·濱州網開通「『攻堅突破看落實』濱州日報·濱州網—縣市區融媒記者行動」大型直播,聚焦我市重點企業、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看硬核產品,看精神風貌,看追趕超越,看創新創造。
本次活動由濱州市委宣傳部指導,濱州日報·濱州網聯合濱州市總工會、重大項目指揮部辦公室及各縣市區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展。
「飽和施工法」讓渤海先研院項目建設「一天一個模樣」
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項目施工現場。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記者 田軍 劉清春 報道)4月2日,記者走進位於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河畔的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項目建設工地,只見塔吊運送著建築材料,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有序施工,熟悉的轟鳴聲像是奏響一支支「進行曲」。
自去年9月份開工以來,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項目就採用「飽和施工法」,採取全員作戰方案,把工期計劃量化到每天24小時輪班作業,其進度堪稱「一天一個模樣」。
項目二、四工區技術總工汪強說,每天工地施工從早晨六點干到夜裡十二點,進度非常快。一個月後,這裡即將大變樣,如創業大數據建築一層二層將完工,廣場綠化也將大面積完成。
項目建成後,將以立足環渤海,輻射京津冀,服務全國甚至全球企業為目標,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管理,集「產、學、研、居、服」於一體,利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為企業提供技術諮詢、交易和推廣,依託當地產業發展需求,建設眾多研發中心聚集成研究院,吸引眾多企業和研究所入駐,多方位全面融合發展,助力地方新舊動能轉換,助力地方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目前,該項目已徵集匯總市內外有入駐意向的企業科研機構50餘家,如濱化集團、魯北集團、愉悅家紡等。有入駐意向的服務機構60餘家,如歐美亞教育聯盟、北京科創夢工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等。
魏橋輕量化基地:老廠拆遷「騰籠換鳥」建設「新興魏橋」
山東魏橋輕量化基地建設現場。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記者 邱芹 通訊員 董乃德 報道)4月2日,記者在山東魏橋輕量化基地建設現場了解到,該項目於2月10日全面復工,目前樁基施工完成率接近90%,各方面正按節點有序推進。
魏橋創業集團副總經理黃平義介紹,魏橋輕量化基地占地680畝,是在原鄒平一電、二電拆除基礎上的新建項目,未占用新增土地面積,是真正的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魏橋輕量化基地同時在建4個項目,投產後將實現「創業魏橋」向「新興魏橋」「科技魏橋」轉變,從而更好地帶動濱州世界級高端鋁產業基地發展壯大。
魏橋輕量化基地在建的山東宏奧汽車輕量化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由蘇州奧傑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合作建設,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依託魏橋創業集團現有生產經營場地和啟動資金,利用蘇州奧傑全鋁輕量化設計技術,成熟的車身和零部件產品,以開發汽車輕量化零部件與整車製備核心技術為目標,打造成世界領先的汽車輕量化設計、零部件生產與研發、樣車製造中心。
山東宏和輕量化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廣州和德輕量化成型技術有限公司和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合作建設,主要致力於公路交通、軌道交通、通訊、軍工等行業輕量化應用產品開發生產,著力打造國內最大、世界領先的全流程汽車輕量化研發製造基地。
山東魏橋輕量化材料有限公司輕量化中試基地項目是由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投資建設,先期致力於開發汽車輕量化零部件與整車製備核心技術為目標,打造成世界領先的汽車輕量化設計、零部件生產與研發、樣車製造與綜合評價以及小規模批量生產的中試基地。中後期逐步擴展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輕量化材料及零部件的研發。
山東魏橋輕量化材料有限公司輕量化鋁型材項目主要是向輕量化全車身總成項目衝壓車間提供經機械加工後的合格鋁及鋁合金型材,同時完成新合金的研發及小規模批量生產。
濱州黃河大橋項目橋體部分建設全線展開
濱州黃河大橋項目橋體部分建設全線展開。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記者 周昆 李默 通訊員 李皓陽 李俐葶 報道)車輪滾滾,鑽機轟鳴,4月2日,記者在濱州黃河大橋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在南北長達5公里的工地上,工人們熱火朝天搶進度,施工熱情消退了料峭春寒。
2月26日,濱州黃河大橋項目正式復工。目前,孔樁開挖、承台澆築、支架搭設等各個作業面已全面有序展開。600多名工程建設者24小時輪班作業,各項施工快速推進,全力奪回因為疫情滯緩的工期。
作為2020年山東省重點項目和濱州市重大民生基礎工程,濱州黃河大橋項目一直備受各級政府和市民關注。工程北起濱州市渤海十一路與長江二路交叉口,向南上跨南外環過黃河,經高新區與在建長深高速互通式立交後,止於小張村南1公里北支新河(濱州市高新區與淄博市高青縣界);路線總長17.366千米,其中黃河大橋長5.029千米,路基長12.337千米。
濱州黃河大橋項目總投資31.54億元,總工期為36個月,2019年8月26日下達工程開工令。項目建成後,能夠有效滿足跨河交通量快速增長的需要,成為黃河南岸縣市區連接主城區的「新幹線」,破除城市「夾河而建、跨河發展」的瓶頸制約,拓寬城區南部發展空間。利用這座橋,市區群眾去往濟青高鐵淄博北站就有了一條快速通道。
工程施工單位——中鐵大橋局濱州黃河大橋項目部書記謝雄介紹,目前5.029千米長的橋體部分建設已全線展開。其中,北岸堤外引橋的橋墩工程基本完成,橋首部分的滿堂支架已搭設完畢,正在搭設模版,即將開始上層橋面現澆梁作業。北岸灘區樁基作業和橋墩澆築同步進行。3月21日,大橋64號墩首根鑽孔樁開鑽,正式掀開了工程在黃河南岸施工的序幕。
下一步,中鐵大橋局濱州黃河大橋項目部將根據年度施工任務,進一步優化施工組織方案,全力加快推進北岸引橋和跨南外環主體工程建設,力爭年內完工;加快兩岸引橋和主橋工程建設,力爭年內完成北岸和64號水中橋墩下部結構施工。
打造醫養健康產業發展「愉悅模式」
愉悅家紡打造醫養健康產業。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記者 王輝 通訊員 崔超 報道)愉悅家紡研創製造板塊以山東如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為主,主要研發製造高端醫療器械與耗材,產品包括醫用輸液器、注射器、精密過濾器、手術包、敷料包、脫脂棉、紗布、手術服、隔離衣等醫療用品以及醫療養老康復用智能輪椅、智能床、智能浴缸等高端器具器械。在山東如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車間內,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加足馬力生產醫用防護服等醫療急需品,以保障應急防護需要。記者了解到,如悅醫療目前可日產醫用防護服2000件、醫用外科口罩40000隻。同時,還自主研發了一項硬核科技——「納纖膜」新型材料,已應用於口罩、防護服等醫用產品的生產。
大挑戰中有大的機遇。隨著復工復產復學,整個社會生產秩序正逐步恢復,人們對健康的要求更加迫切,尤其是國際上疫情防控工作也全面展開,對防疫物品的需求,國內外都在大幅增加。同時,疫情催生了醫養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愉悅家紡將抓住機遇,開拓防疫用品國際高端市場,打造世界紡織家紡服裝產業基地,加快醫療康復器械、智慧醫療平台等建設,加快籌建山東健康職業學院,打造醫養健康產業發展「愉悅模式」。
濱華新材料項目在北海「萌芽生長」
濱華新材料項目在北海「萌芽生長」。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記者 劉清春 王健 通訊員 王薇 王樹成 報道)渤海灣畔,北海新區,鹽田之鄰,濱州臨港化工產業園拔地而起。位於其中的是濱化集團第三次創業的龍頭項目——山東濱華新材料碳三碳四綜合利用項目,它的一期工程投資達128億元。
4月2日,記者走進項目建設現場,只見工業園區檢修、鋪設工業用水管線等施工有序進行,現場一派忙碌景象。「我們是濱化集團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5億元。這個項目總投資約515億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總占地面積2340畝,建築面積約101萬平方米,主要建設60萬噸年丙烷脫氫制丙烯裝置、80萬噸年丁烷異構化裝置、30萬噸年環氧丙烷聯產78萬噸年叔丁醇裝置、15萬噸年合成氨等裝置。」山東濱華新材料有限公司行政部主任陳磊磊介紹。
該項目全部採用全球最先進的工藝技術建設,建成後,能耗、資源消耗等指標將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符合國家最新環保及綜合利用政策的要求,一期項目達產後可實現總產值約118億元,利稅32.3億元,同時能創造直接就業崗位千餘個,間接帶動就業3000人以上。
濱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將建成新型「綜合體」
濱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加速建設。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記者 劉志勇 田中嶽 報道)「儘管目前仍需嚴防疫情復發的風險,但是疫情對項目建設的影響已經很小,工人已經滿員到位加緊施工,建材的採購和運輸也不存在問題。」4月2日,在山東濱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建設工地現場,濱城區農業園區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羅建華說。
山東濱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一處現代農業綜合體項目,項目規劃建設「一心、四園、一基地」,包括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集科研、電子商務、質量追溯、產業展示、文化博物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體;特色小麥新品種新技術創新孵化園,建設一批品種研發、良種繁育、智能機械化基地等項目;農產品倉儲電商物流園,建設新增倉儲能力20萬噸;農產品精深加工集聚園,建設一批小麥麩皮高值化綜合利用項目、小麥蛋白粉項目等精深加工項目;高效農牧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生豬養殖基地和母豬繁育基地,並配套建設大型沼氣、糞污處理等項目;建設優質小麥原料大基地,全面確保園區加工所需原糧品質優、質量穩、供應足,實現農民的增產增收。
該項目總投資24.34億元,於2019年10月份開工建設,目前小麥蛋白粉加工車間、科技服務中心、電商物流倉庫等建築物的主體建設已經完工,整個項目預計於2021年底建設完成。
無棣悅翔生物口罩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忙
無棣悅翔生物口罩生產線。
濱州日報/濱州網無棣訊(通訊員 吳樹強 趙延順 高士東 報道)4月2日,在無棣縣悅翔生物有限公司口罩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加工口罩。目前,該公司藍琰牌防護口罩日生產能力達10萬隻,吸引義大利、瑞士、墨西哥等多個歐美國家紛紛通過網上求購。
「國外訂單有些,但我們本著當地和國內優先的宗旨,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一周後,公司第二條生產線將上馬,日生產能力將達20萬隻。目前,我們正在緊鑼密鼓地申請應急物資醫用口罩加工手續,申請批下來後,產品市場空間將更廣闊。」悅翔生物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悅介紹。
悅翔生物有限公司位於無棣縣新海工業園,是山東正海企業集團的一家子公司。始建於2013年10月,是一家集藻類養殖加工、食品添加、醫療器械等項目於一體的高科技民營企業。
今年春節過後,該公司投資260萬元,新上防護口罩日生產線2條,於3月初實現了滿負荷生產。該公司是無棣縣首家規模化口罩生產企業。
永鑫化工9人「玩轉」3億元項目為企業守住可持續發展「命門」
博興永鑫化工廢氣綜合治理及回收再利用項目現場。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記者 董鋒磊 通訊員 李樂 郭程 趙博 報道)「別看這個項目的日常運轉只需要9個人維護運營,卻是關係到我們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命門』。」4月2日,在博興縣永鑫能源集團石化公司化工廢氣綜合治理及回收再利用項目現場,博興縣永鑫能源集團石化公司總經理劉輝介紹道。
永鑫化工廢氣綜合治理及回收再利用項目立項於2017年,總投資30291萬元,是2019年濱州市市級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包括5萬噸/年硫磺回收單元和尾氣部分配套的溶劑再生單元,新建配套變配電室、現場操作室和循環水池。
為了使項目儘快投產,永鑫化工將該項目作為公司重點科研公關項目,通過與多家公司合作,凝結數十名科研人員心血,歷時兩年多時間,於2020年3月份一次投產成功。
項目車間主任王克江介紹,該項目設計每小時回收廢氣9000立方米,廢氣回收之後,通過對含硫化氫廢氣的催生,產生出硫磺,每小時產生硫磺可達6噸左右。這樣,每年硫磺的產出可為公司增加500餘萬元的收益。
該項目還有一個特點:自動化程度高。項目的日常操作實現了自動化運行,一個白日班僅需要9名工人上班,而這9名工人所要做的只是設備的日常維護和檢修。
陽信通泰路橋達產後可年產瀝青混凝土6萬噸
陽信廢舊材料回收再利用項目現場。
濱州日報/濱州網陽信訊(通訊員 趙雷 報道)位於陽信縣的山東通泰路橋工程有限公司道路、建築廢舊材料回收再利用及生產裝配式PC構件項目總占地面積86.9畝,主要建設裝配式PC構件生產車間10389平方米,儲料倉19302平方米,辦公樓面積5779平方米,新上裝配式PC構件全自動生產線一條,新上基層站、瀝青拌合站、商砼站生產線各一條,建成後年再生瀝青混凝土6萬噸,年生產裝配式PC構件4.5萬立方米。
項目總投資1.97億元,2019年已完成6500萬元,計劃2020年投資4000萬元,完成裝配式PC構件生產車間、公路材料、建築新型材料生產設備採購、安裝及輔助機械採購。
沾臨公路濱州段今年計劃完成投資21.2億元
沾臨公路濱州段施工現場。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記者 任宵 劉永恆 通訊員 報道)沾化至臨淄公路是《山東省高速公路網中長期規劃(2014—2030年)調整方案》「九縱五橫一環七連」高速公路網中「縱四」沾化(魯冀界)至臨沂(魯蘇界)高速公路的一部分,也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濟南都市圈聯繫的重要通道。
沾臨公路起點位於G18榮烏高速相交的沾化樞紐立交,順接在建G0111秦濱高速埕口至沾化段終點,向南經沾化區、濱城區、博興縣,以及淄博市桓台縣、臨淄區、高新區和張店區,終點在淄博市張店區中埠鎮郭家村西北,設張店樞紐立交與G20青銀高速相交。
路線全長107.584公里,總投資195.61億元。項目主線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120 千米/小時,路基寬度34.5米。其中,濱州段全長93.292公里,投資約168.8億元,占地830.88公頃,路基土方2032萬立方米(壓實方),共設特大橋2座、大橋15座、中橋13座;互通立交10處;分離立交23處;服務區3處、養護工區2處、匝道收費站7處;互通立交連接線2處,建設工期為42個月。
2020年,沾臨公路項目計劃完成投資25億元,濱州段計劃完成投資21.2億元;路基工程完成20%,橋樑工程完成10%,開工建設黃河特大橋。
惠民牧原生豬全產業鏈項目6場區同時在建
惠民牧原生豬全產業鏈項目加快建設。
濱州日報/濱州網惠民訊(通訊員 段峰 代雅迪 報道)4月2日,濱州日報·濱州網記者視頻連線山東惠民牧原農牧有限公司十一場生豬養殖基地,只見各道工序上的工人們正在有序施工。
山東惠民牧原集團生豬全產業鏈項目整體規劃了39個單元,用於母豬分娩及崽豬的保育工作。截至目前,已建設完成了25個單元,預計4月20日投產。
該項目一期規劃建設65萬頭的全線養殖場,分布在清河鎮、桑落墅鎮、姜樓鎮和石廟鎮,共5個場區。目前,上述養殖場的手續已辦理完成並同時在建,整體建設進度為60%。此外,還有1個飼料廠正在選址。計劃到2020年10月,以上6個場區全部建設完成。達產後,年出欄生豬100萬頭、加工200萬頭,可實現銷售收入26億元,帶動3000多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