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女兒生了一名男嬰,丈母娘想把孩子送人,理由很奇葩

2019-11-05   母嬰期刊

小陶在醫院做例行產檢,遇到一件奇葩的事情:

醫院有位產婦剛生下二胎,又是一個男孩,她身體非常虛弱,產婦還未出院。女孩的媽媽原先不同意他們的婚事,兩人年齡還小,未達到法定結婚年齡,父母知道時,她已經懷孕八個月了,氣的父母與她三個月沒聯繫,後來得知女兒在醫院已經生了男孩,不得已只好默許了他們的婚姻。

生下二胎後,她的媽媽夥同女兒打算送走女婿的兒子,女孩的老公當然不同意,於是在醫院在醫院發生了爭吵,丈母娘的理由是,老大生的是一個兒子,老二還是兒子,不想要這個兒子,害怕女兒將來太辛苦,一個兒子娶妻生子按100萬來計算,兩個兒子要花200萬,她們夫妻倆都是窮打工的,去哪兒弄這麼多錢吶?不如把老二送人算了,將來女兒也不用跟著女婿那麼辛苦了,如果他們還想要孩子,可以生個女兒,將來也沒有那麼多事情,她媽媽的如意算盤打得噼里啪啦響,可是,沒讓人搞明白的是,女婿和女兒一家人的事,管丈母娘什麼事吶?

生活在受歧視的環境有多可怕?

在秦朝末年,韓信從小沒有了父母,也因為受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當鄉村屠夫發現韓信隨身會在腰間掛一把劍時,料定韓信手無縛雞之力,決定當眾對他羞辱一番:給你兩條明路,要麼我讓殺掉你,要麼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韓信發現如果硬碰硬,自己一定會吃虧。於是選擇了後者,他也因此受盡了嘲笑。對著一群地痞無賴,他並沒有做出魚死網破的衝動,而是選擇了退讓。雖然受盡凌辱,但也讓他全身而退。就是因為度過了這次危機,讓他後續幾年努力後,成了統軍百萬的帥才。強者,一定是能屈能伸的,判斷當下形勢,做出有利的選擇,讓形勢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可是現實中,孩子從小生活受歧視的環境,能有幾個能像韓信一樣,不受過多影響呢?他們可能在受人歧視、冷落、嘲笑後,變得充滿仇視、無奈、扭曲、自卑等

有位來自貧困農村家庭的女孩稱,自己從小被父母收養,是獨生子女家庭,從小就受人歧視,因為不服氣,她努力讀書,考上了大學,走向社會後,家裡的生活條件慢慢變好。即便這樣,也難免受鄰居的欺凌和歧視。村裡的土地要被徵用,鄰居還商量好不給他們家。其他家有分紅,只有自家沒有,為這事還與村裡人大吵大鬧,自己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與這些人爭吵,想起來挺可悲的,就因為是獨生女,家庭,就不應該享受到應得的嗎?甚至村長與村民還揚言,即便房屋和土地被征,也不給他們家一分。獨生女家庭有錯嗎?重男輕女觀念讓獨生女家庭買單,合適嗎?

短評:可見,在一些地方,因為性別問題受到歧視的問題仍然存在,這讓被歧視者感覺不公,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只想奉勸那些歧視別人的人,生而為人,做人不能太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