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高粱河戰役,10萬宋軍為何慘敗?

2020-09-25     星稀月暗

原標題:宋遼高粱河戰役,10萬宋軍為何慘敗?

先來說說高粱河戰役發生的背景:

其實高粱河戰役本來就是一場輕敵冒進的戰役。在這場戰役開始之前,宋王朝在北部邊境一直面臨著北漢、遼國兩個割據政權,北漢的軍事實力雖然遠遜於宋朝,可因為遼國在後方的協同作戰,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成為了宋王朝的勁敵。

太平興國四年,五月。

宋太宗趙光義在順利滅掉北漢後,北伐大軍還未進行大規模的休整,於六月便從太原拔營直接進攻遼都南京(今北京)。其實將士們對於這次狂飆突進的軍事行動並不感冒,反而心生怨氣。

這些士兵在拚命攻打北漢太原城的時候,付出的代價很多,幾乎是採用人肉戰似的才艱難拿下了太原城,這種情況下未經大規模軍事休整,直接進攻一個更為強大的遼國,軍心可想而知。

宋太宗此次進攻遼國仍然是想要收復曾經割讓的燕雲十六州。

這十六州一半之上都位於太行山之上,可謂是據高守險,沒有對於這座山脈的控制權,宋軍對於遼國騎兵的進攻並不具有很大的優勢,因為華北平原無險可守,騎兵在這裡幾乎占盡優勢,機動性作戰能夠得到極致的發揮。

只不過幸運的是,遼國並沒有想到宋軍會趁勢進攻。

宋太宗親統大軍進抵鎮州,作為後方大本營,前鋒軍隊陸續拿下涿州、東易州、監溝屯,順利進抵南京城下。

前鋒軍隊旗開得勝,宋太宗也挺兵進抵南京城下,駐軍於寶光寺,指揮大軍圍攻南京。趙光義先行讓先鋒軍將領孔守正在北上巡視。

孔守正在沙河擊潰遼軍主帥北院大王耶律希達,雙方在得勝口一帶對峙。

對於包圍遼國南京城一事,宋太宗犯了軍事上最大的忌諱。自古攻城者往往都會留一個門作為生口,以供守軍投降,可趙光義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下令將遼國南京城東西南北四翼全面包圍,而且包圍了三圈,想要瓮中捉鱉。

史書記載:

「圍城三匝,穴地而進」。

宋軍的圍城並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當初十萬宋軍從太原狂飆奔襲到南京城下,趙光義下令放棄了所有攻城器械,攻打遼國南京城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士兵們只能鑽地而進,想要從挖掘地道順利進入遼國南京城。

太平興國四年,七月。

宋軍攻城半月有餘,仍然毫無進展,而北方的遼國上京則開始調集援兵南下救援南京。

前鋒大軍:耶律沙統領大軍進抵高粱河主力大軍:耶律休哥統率三萬主力大軍跟進

趙光義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急忙下令北上攔截遼國援軍。遼國前鋒軍在高粱河遇到宋軍,雙方瞬間展開大戰,遼國先鋒軍敗退,宋軍緊追不捨,深夜追敵十餘里,遇到了遼國統帥耶律休哥統領的主力大軍。

耶律休哥下令讓士兵每人手持火把,分兵三路南下猛撲遼國南京城。那些仍舊圍困南京城的宋兵怎會料到遼國援軍已經南下。

宋兵十萬大軍屯集於城下,深夜宿營,突然傳來廝殺聲瞬間大亂,相互踩踏者數不勝數。

攻城戰役在很多時候往往都是一場人肉戰,此次高粱河交戰,宋軍十萬大軍崩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士兵過於集中紮營,深夜之中未戰而先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OF_w3QBURTf-Dn5L2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