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掌握更多獼猴桃種植技術!實現豐產豐收!
進入8月之後,獼猴桃的採收問題是果友們十分關心的。最近,很多朋友和媒體都在抵制獼猴桃早采的行為。大家是怎樣看待獼猴桃早采的呢?今天就來說一說獼猴桃早采的問題。
有些朋友可能會這麼想,獼猴桃不耐儲存,是呼吸躍變型果實,為了利益最大化,肯定不能讓它在樹上成熟啊。這就弄錯「早采」的概念了。早采是說「過早」採收,在還沒達到獼猴桃的採收成熟期的時候就摘了。採收成熟期也叫生理成熟期,這個階段的獼猴桃外觀沒有明顯變化,所以需要用折光分析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中華獼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6.2~6.5%,美味獼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達到6.5~7%時,就可以採收了。不用等到它達到「食用成熟期」。食用成熟期指果子軟硬適中,風味好,達到最佳的食用時期。但是如果沒有達到這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標準就採摘了,我們就稱它為「早采」。
適時採收的獼猴桃,在採摘之後要經過「生理後熟期」。沒有經過生理後熟期的獼猴桃果肉里的澱粉沒有完全分解成糖,胺基酸含量低,蛋白酶無法分解蛋白質,這個時候的獼猴桃是又澀又硬的。不過獼猴桃自身會產生乙烯類物質,增強呼吸作用,達到最高值,而後緩慢下降。與此同時,伴隨著一系列的成熟生理變化的發生,讓澱粉變成糖,蛋白質變成胺基酸,這樣就可以食用了。這段時期的變化實質上是成熟過程的延續,又是在收穫後進行的,所以稱為後熟。除了獼猴桃自身能產生乙烯類物質,外源的乙烯類物質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呼吸躍變是指果實從生長停止到開始進入衰老時,它的呼吸速率突然升高。在呼吸躍變出現時或出現之前,果實內部乙烯的形成量也急劇升高。獼猴桃會發生呼吸躍變,所以它是呼吸躍變型果實。常見的還有香蕉、芒果等。
《史記》中有句話說得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哪裡有利益,人們就蜂擁而去。獼猴桃早采,可以搶占市場,這是一門「時間藝術」。早一步上市,每斤就能多賣七八元錢。這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很多人都會心動的啊。有的人看著別人早采了,就會眼紅,於是開始跟風。
能理解這種想提前上市的心理,但是不能通過早采的方式。因為早採下來的獼猴桃即使催熟了,口味淡,果肉鬆懈,有硬芯,甚至放爛了也不熟。這樣的果子流入市場之後,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出現「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的局面,只會砸了辛辛苦苦打造的品牌。對部分果農和經銷商而言,雖然獲得了眼前利益,但是導致整個產業受損。這是獼猴桃產業的悲哀!通過栽培措施、田間管理等方式保證果子的質量,自然提前成熟才是正途!
搶占市場和盲目跟風是獼猴桃早采的直接原因,那根本原因又是什麼呢?專家們認為早采的根本原因是產銷脫節,因為小生產、大市場的生產方式。應改變目前生產、採購、批發、銷售各自為政的狀態,發揮當地政府和專業協會的作用,建立並執行統一的採收標準,建立貫穿全產業鏈的品控體系,形成利益共同體,實現產銷一體化。
獼猴桃的品質、貯藏性能都和採收時間密切相關。採收過早,食用品質差、不耐貯藏。採收過晚,過分成熟,不利於運輸,也會縮短貯藏壽命,還會影響樹體的營養積累,降低樹體的抗寒性能,影響第二年的開花結果。
我國獼猴桃的種類多,主要為兩大品系,中華獼猴桃和美味獼猴桃。獼猴桃種植分布廣,北至東北三省,南至兩廣和雲貴高原,但是主要產區還是集中在四川雅安—都江堰一線、陝西的秦嶺北麓至渭河南岸、河南伏牛山一帶以及貴州、湖北、西、福建、浙江和湖南省等地。
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不同年份獼猴桃的成熟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採摘時間也不一樣。又因為獼猴桃成熟的時候外表沒有明顯變化,難以要通過測糖儀和生產者的經驗來判斷採收時期。一般來說,中華獼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6.2~6.5%,美味獼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達到6.5~7%時,就可以採收了,農業部頒發的行業標準《獼猴桃採收與貯運技術規範》如下圖。
首先,要注意採收的天氣。不要在雨天或者下雨之後採摘獼猴桃。在晴天採收的時候要注意避開高溫和露水。其次,要注意控水。在採收前10天停止果園灌水。接著,果實要按成熟度分批採收,還要避免機械損傷果實。雖然獼猴桃在採摘時較硬,但表皮對還是很容易留下劃痕,甚至發生機械傷。果子受機械傷後會加快乙烯的釋放,從而提前變軟腐爛。最後,採摘後的獼猴桃要放在陰涼或者通風的地方,不要放在太陽下暴曬。
採摘後的獼猴桃需要進行保鮮處理,有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目前常用的是低溫貯藏和氣調保鮮。庫溫在0℃,濕度90%的情況下,獼猴桃保鮮期可以達到3-5個月。將氧氣濃度控制在2%,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5%,再結合低溫,獼猴桃可以保鮮6-8個月。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0%將會損傷果子。
特彆強調一點,如果獼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於6.5%,不僅口感差,而且入庫後容易發生凍害,造成經濟損失。
早採下來的獼猴桃即使催熟了,口味淡,果肉鬆懈,有硬芯,甚至放爛了也不熟。這樣的果子流入市場之後,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出現「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的局面,只會砸了辛辛苦苦打造的品牌。對部分果農和經銷商而言,雖然獲得了眼前利益,但是導致整個產業受損。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不同年份獼猴桃的成熟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採摘時間也不一樣。要達到生理成熟時適期及時正確採收,才能保證獼猴桃豐產、豐收,采後的果實也能達到食用品質最佳,貯藏效果較好,從而獲得較高的效益。一般來說,中華獼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6.2~6.5%,美味獼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達到6.5~7%時,就可以採收了。
學習獼猴桃種植技術,關注天天學農獼猴桃種植團隊!觀看8月獼猴桃管理視頻,點擊「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