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清華新生學霸揭秘高分攻略!從425分到703,我用了這些方法

2019-08-19   清華博士說高考

上課明明聽懂了,為什麼一考就懵?做了那麼多題目,為什麼不見效果?

今日我們就看看這位清華新生學霸是怎麼學習的?又是怎麼提升成績的!

看到文章的同學或家長,私信:領書,可免費獲取清北學霸編纂的《數學筆記》,跟著學霸一起提升!

1.正確的解題模式

對考題來說,與其研究為什麼,不如研究如何做,研究做題方法、解題入手點。

一些同學每天熬夜刷題,給自己制定大量的學習任務,非但不科學而且不可取。

因為不斷加大知識的儲備和做題的數量,只能讓你對知識點做到熟悉、熟練,但是達不到掌握和精通,這樣的複習,會讓同學們分數提到一定程度就遇到瓶頸,再也提不上去了。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同學已經很努力了,成績還不見提升的原因!

所以,學習的頭等大事——整理學科知識體系、訓練各科解題思維和臨場答題技巧。

給知識做減法

要為每個學科找到一個做減法的策略,這樣才能擺脫題海,找到解題的本質和規律。從知識層面來說,就是抓住核心考點,數量上只占所有考點的20%,但分值卻占中考中的80%;從學習方法來說,就是找到一條貫穿學科知識的線索。

標準化與客觀性

學和考永遠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誰都無法取代誰。比如,我們使勁背單詞也未必讓我們英語考滿分。相反,我們掌握了英語的答題思維,卻能讓我們即使看不懂原文,閱讀理解卻全做對了。不要以為解題的能力通過大量做題就能提高,從普通生變為學霸沒那麼容易,這是一門學問,你必須得練!

面對一道試題,思考步驟通常是:

第一,題目考的是哪些知識點;

第二,要求得這個結果,需要哪些條件;

第三,題干給出了哪些條件,與順利解答該題還缺少什麼;

第四,缺的這些條件如何找到。

這樣解題的標準化思維過程就出來了。

2.如何提高解題能力

要想提高解題的質量,必須做到下面5點:

1.做題的時候,是否能夠在審題的時候做到「三看清」,看清題中所講的過程,看清題設條件,看清要解決的問題,這是解題的前提。

2.分析題目的時候,能否做到「三想」,想所涉及的概念,所用到的原理,想所給條件與所求問題的關係,想有無隱含信息和條件及題目考查的內容。

3.解答的時候,能否做到根據題意和條件,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如果用到其它學科知識、方法時,如公式變換、數據處理等,能否做好細心,最後還對結果進行檢驗分析呢?

4.你能否在解題後進行總結。

下面的7個方面你能做到幾個?

命題者有什麼意圖?

題目設計的巧妙處何在?

此題的關鍵何在?

題目有何規律?是否可成一類題型?

此題為什麼這樣做?

解題過程中暴露了哪些弱點?

這個問題改變設問角度,還會變成什麼樣的題目?

5.你是否進行積累,積累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把平時練習和考試中做錯的題目積累成集,並且經常翻閱複習。

其實,在現實的解題過程中,只有做到了以上5點,你的解題能力才會提高,解題的收穫才會大。

那說完真正的解題方法,接下來談該做多少題?做什麼樣的題?怎樣做題才能真正的具備解題能力?這裡給大家介紹4種解題模式!

3. 4種解題模式

1 同步訓練模式

平常根據自己的課程進度進行訓練。

同步訓練模式中整個題目都是按照知識塊來進行分類訓練。每個知識塊都有基礎題、拓展題、創新題等。基礎題主要是鞏固你的基礎知識,做到靈活運用、理解透徹。

拓展題也是考試中在這個知識點所涉及到的最難點,考查你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創新題體現在考試的方向,考查你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以及與生活實際的聯繫,符合課標要求,體現對探究過程的考查。

針對這些內容列出每個題目的「考查點是什麼」,讓自己潛移默化地理解老師出題的意圖,逐步掌握在每一個知識點老師出題的奧秘是什麼,從而全面掌握每一個知識點。

2 方法能力訓練模式

按照解題方法、解題技巧進行訓練。

方法能力訓練模式,讓你在學習到一個小階段時,通過方法能力的專項訓練來提高解題的能力。能夠從方法、技巧的角度再來看待題目、看待知識。通過方法技巧的學習,能夠不斷體會和總結出對於不同知識適用什麼樣的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的解題能力。

3 錯題突破訓練模式

錯題突破訓練模式,讓你在每一個小階段的時候,都能夠輕鬆的複習自己以前做錯的題目,能夠分析自己做錯的原因。可以逐步縮小自己錯題的範圍和沒有掌握的知識的範圍,做到有針對性的複習。很多好學生都採用這個方法來進行學習。

4 考前突擊訓練模式

讓你快速掌握必考題目。

考前突擊訓練模式,是讓你在最後階段,面對考試前時間有限的情況,怎麼辦?根據自己的經驗,把認為最重要的題目、常考的題目在這裡找出來,在最後的時刻,只要有3到5天的時間,把這些題目認真的做一遍,必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這四種模式的配合訓練,你就能夠有效的掌握所學的知識,並掌握解題的技能而且不用做很多的題目就能夠達到目標。

這是一篇純乾貨的文章,希望看到的同學或家長能夠轉發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