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團與餓了麼的夾擊之下,這家新的配送黑馬正在奮發崛起

2019-09-09     企業經營之道

隨著網際網路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即時配送行業因其方便快捷的優勢,正日益受到人們所接受。不只是外賣送餐、生鮮,像鮮花、蛋糕、文件資料等高時效性要求的配送服務,如今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消費者的各個場景中。數據顯示:去年國內使用即時配送用戶規模達到3.58億人,預計2019年將超過4億人。

今日粉絲福利:

筆者九年管理經驗,整理了《企業管理工具包》,幫你解決企業管理難題。內容目錄見下文所示。

領取方法:點擊關注作者,發 私信「工具包」,即可獲取哦!

儘管順豐、圓通、中通、韻達等快遞巨頭,紛紛加快即時配送服務領域布局。但目前,餓了麼蜂鳥配送、達達-京東到家、美團外賣的品質服務指數位列前三,顯然更受消費者的喜歡。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年達達-京東到家快速崛起,讓其成了外賣配送行業最大黑馬。

公開資料顯示:達達-京東到家,主要定位於同城速遞信息服務平台和無界零售即時消費平台。根據去年的《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顯示,其估值高達300億元。截至目前,達達已覆蓋全國450多座主要城市,服務超過120萬商家用戶和7000餘萬個人用戶,日單量峰值達千萬級。

達達的創始人蒯佳祺,畢業於同濟大學物流工程專業,後來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深造,並先後在麥肯錫、甲骨文等多家知名公司工作過。十年前,他從矽谷回國創業,和同學一起創辦了移動和網際網路廣告平台易傳媒,親歷了公司從零開始到賣給阿里。之後他又成為安居客的合伙人,負責除了銷售以外的所有業務。

五年前,他在一間民房裡開始了第三次創業,創辦了第三方同城配送物流「達達」。之所以會做這個項目,是因為蒯佳祺很早就看到了物流配送的價值。用他的話來說就是,「O2O到家的核心是物流,無論賣什麼東西,都需要配送。」

達達早期模式有點類似於滴滴,利用大家的閒暇時間去接單賺錢。一來不需要花太多的成本,二來服務的商家和消費者能享受到便捷的配送服務,可以說是一個三方共贏的結果。這一模式也很快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並與餓了麼達成合作。

為了確保配送及時完成,他們將辦公室里僅有十幾名員工全部調動。一旦出現訂單沒人接的情況,幾個創始人還會親自上陣送外賣。憑藉著團隊不懈的努力,最終贏得餓了麼的信任。後續隨著各大外賣平台的興起,達達搭上了外賣這趟順風車,成為O2O市場上最大的第三方配送平台。

創業短短一年的時間,公司估值就已超過10億美元。不過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隨著行業市場份額基本確定後,餓了麼、美團外賣等企業開始自己做起物流。既然有了自己的隊伍,那就不能坐視達達的崛起,於是開始對其進行圍堵。

失去外賣平台的流量支持,達達就此陷入發展瓶頸。這時他們意識到,平台需要有更多的使用場景。於是在三年前與京東到家合併,構建兩大業務板塊:眾包物流平台和超市生鮮O2O平台。依託雙方的資源,達達的高效配送得到了大量優秀零售合作夥伴。而京東到家,則通過與線下商超、零售店和便利店的合作,在超市生鮮領域持續深耕。

現如今,他們已經與眾多大型零售企業達成合作,這其中就包括270多家沃爾瑪、700多家永輝超市、1000多家華潤萬家。除此之外,達達-京東到家還與沃爾瑪聯手推出前置倉,依託於大數據分析支持,將前置倉設在沒有沃爾瑪門店覆蓋的區域,為附近3-5公里的居民提供1小時送貨上門服務。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的即時配送市場,外賣仍占有較大比重,且基本被美團和餓了麼所把持住。而達達-京東到家的業務,更側重於生鮮、商超、藥品等配送,雖然避免了與巨頭的直接對抗,但用戶黏性難免要差些。至於其未來發展前景,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後記:

任何人的成功與失敗都不是偶然的,隨著公司的發展,必須重視企業管理以及員工激勵制度的打造。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必須把員工的能力真正激發出來,才能把企業做大。

現如今很多中小企業做不大,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老闆充當了公司的「救火隊員」,陷入公司的日常瑣事難以自拔,根本無暇顧及公司發展的戰略發展,又如何將公司做大呢?

今日粉絲福利:筆者九年管理經驗,整理了《企業管理工具包》送給你。筆者致力於打造企業的激勵制度建設,著重解決招人難、留人難、員工積極性、股權激勵的問題,最終實現公司業績增長、老闆解放的目的。資料包部分目錄如下:

領取步驟:

第一步:點擊關注作者

第二步:發「私信」:「工具包」,即可獲取。

相信我的一點微薄之力,定能幫助到你!有管理問題也可隨時諮詢我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5UCGG0BJleJMoPMUd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