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這件事 陽新武警中隊一干就是十年

2019-07-30     雲上陽新

24日,畢業於陽新高中的兩名女大學生及一名高二的學生相約來到武警陽新縣中隊,看望資助她們學業的中隊官兵們。三名學生向中隊的官兵們介紹了自己的學習情況,並動手為官兵們做了幾個拿手小菜,感謝大家對自己的幫助。每年暑期,這樣的場景都會在這裡上演。

不僅如此,該中隊黨支部每年還會收到所資助學生的學績報告,報告里詳細描述了她們的學習成績、校園表現、生活情況、奮鬥目標和社會實踐等內容。

這一切都源於2010年該中隊成立的「愛心基金」 。

愛心基金

每一筆愛心款都詳細記錄

2010年9月的一天,時任武警陽新縣中隊政治指導員羅健應邀參加駐地陽新高中的一次雙擁活動。學校老師在組織學生點名時,點到趙珊、歐陽雪萍、石潔的名字卻沒有人答「到」。

「這3名女學生輟學了,作為班主任,我真希望她們再回來上學。」陽新縣高中高二(3)班班主任周老師惋惜地說。細心的羅健一了解才知道,這3名成績突出的女生都是因為家庭貧困而放棄了學業。

官兵們上門看望貧困學生

「成績那麼好,輟學了多可惜啊……」能不能儘自己的努力,讓這3名學生重新回到校園?能不能發動官兵節約一瓶水、節約一張紙,資助這3名學生繼續完成學業?

抱著試一試的心理,羅健與時任中隊長周勝斌進行商量。「行!搞一次捐款,先把學生送回學校再說!」周勝斌聽後隨之產生共鳴。他計劃發動官兵成立「愛心基金」,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這個計劃隨即列入了中隊黨支部議事日程。

中隊支委會上,指導員羅健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每個支部委員,委員們認為成立「愛心基金」是義舉,它不僅是開展政治教育的「鮮活」教材,也是弘揚雷鋒精神,推動助學助貧助困及「雙擁」活動的有力舉措。

隨即,中隊支部分成兩個小組,深入學校並對3名輟學女生家庭進行走訪,掌握真實情況,及時向官兵們通報。

「我們支持黨支部的決定!」中隊黨支部將情況一通報,全體官兵們都在「愛心基金」資助貧困學生倡儀書上按下了紅手印兒。

愛心協議

每一面錦旗都是對官兵們的感激

「每月黨支部為捐助對象提供300元生活費直到高中畢業考上大學」「每月捐助的『愛心基金』都要張榜公示,讓每名官兵心中有數」「如果捐助對象不努力學習,連續3次考試成績有明顯下滑,將停止捐助」「如果捐助對象因違紀被學校通報批評,將停止捐助……」 這樣的詳細條款都在「愛心協議」中一一記錄。

簽訂愛心協議

有了「愛心協議」,「愛心基金」活動得以規範進行,官兵參與活動積極踴躍。

現在官兵們在每次領到工資、津貼時,不僅自覺自愿捐出本月的,有的還把僅有的零花錢中多留一部分,準備下月或下下個月捐出,用他們的話說,就是休假、外出集訓也不能把這件事落下了!

愛心築夢

官兵們為考上大學的學生送上祝福

近10年來,官兵們你10元,我20元從不間斷地捐助,「愛心基金」累計總金額達15萬餘元,他們一共資助16名貧困生,已經有13名學生圓了大學夢。

中隊這一活動不僅得到了官兵們的支持,而且也得到了社會其他人士的支持,官兵的家長、調走的幹部、退伍的老兵和陽新一些企業家也紛紛加入到捐資助學這一活動之中,讓「愛心基金」的雪球越滾越大。

吳民欣喜地告訴記者:「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儘管中隊的官兵換了一批又一批,但這個愛心基金從未因為人員的變動而中斷過。今年,我們又重新尋找到了另外3名品學兼優的貧困生,已經簽好了『愛心協議』。」吳民表示,他們一定會將這項愛心行動不間斷地繼續下去。

來源 | 黃石日報

編髮 | 清清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在這裡看上陽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wpTXmwBUcHTFCnfiG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