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報告」看到結尾才恍然大悟,《驚濤迷局》比想像的更精彩

2019-12-23     藤井樹觀影團

時間:2019年12月21日14:30

放映電影:《驚濤迷局》

地點:上海普陀大光明影城

主持人:藤井樹

嘉賓:齊青


《驚濤迷局》現場打分

平均分:8.0

最高分:10分 最低分:6分


[ 全場大合影]




沒有想到,《驚濤迷局》是如此特別的一部作品。


金牌編劇斯蒂文·奈特出手執導,帶來了一部仿佛俄羅斯套娃式的電影。一開始看的時候,似乎是《白鯨》或《老人與海》;接下來,卻有了懸疑的黑色電影元素;再看下去,居然有那麼驚艷的科幻色彩。一層一層揭開,驚喜層出不窮!



在一眾奧斯卡級別的神仙陣容加持下,本片奉獻了精彩紛呈的出色群戲,角色在不同類型元素的穿插之下遊刃有餘。好故事,好製作,好演員,當然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看《驚濤迷局》需要一點耐心,這是導演作為講故事的人,和觀眾之間的某種情趣。剛開始的時候千萬別急,後面的重重反轉會讓你覺得,這是今年不容錯過的一部作品。


1

「星際」CP五年後再聚首


安妮·海瑟薇加馬修·麥康納,《星際穿越》後時隔五年的聚首,這次合作或許比你以為的更精彩。


小編對安妮·海瑟薇的最初記憶是《公主日記》里顏值滿分的「安妮公主」,當時只覺得,這樣的美人,演技什麼的都只是點綴而已。



到了《穿普拉達的女王》,開始覺得看安妮·海瑟薇的片子,似乎可以有一些顏值以外的期待。


到後來,不必說大家也熟悉,憑《悲慘世界》中驚鴻一瞥的表演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今年的都市愛情小品《摩登情愛》中,更是成功出演了一位雙面人格的躁鬱症患者,「人格分裂」的演技讓人信服。


而這一次,安妮·海瑟薇在片中飾演的,依舊是一位美人,而且疑似「蛇蠍美人」。



一身闊太裝扮,專程前去普利茅斯這樣的小島尋找做漁夫的前夫,一見面就要單獨談談,而談話的內容是,讓前夫殺死現任丈夫!


金錢或美色齊上,也要讓他答應自己。而理由竟然是,改嫁後的她和兒子遭遇家暴,此行來是情真意切地請求「外援」。



身為前夫的小船長面對這樣的說辭,將信將疑。這位前夫的扮演者,就是馬修·麥康納。



他是《林肯律師》里為社會底層發聲的律師,是《真探》里沉默寡言卻足夠敏銳的警探,是《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中為愛滋病友走私藥品的「恐同患者」,是《星際穿越》里探究地球人生存之路的太空人庫柏。


不同於以往大部分的角色,馬修·麥康納這次飾演的角色是小島上一個帶人觀光的小船長,捕魚似乎是他唯一擅長的事。



隨著故事的展開你會發現,船長似乎只是男主角在伊拉克戰爭之後「避世」的選擇而已。但隨著男主角的「覺醒」,你又會懷疑,這位船長也許只是虛擬世界而非真實世界中的存在。


一定要捕到「那一條魚」的偏執,又隱藏著怎樣的玄機?



好的懸疑作品,首先需要立住的,就是有故事發掘潛力的人物。而本片給我們呈現的,正是一群面目模糊、看似各懷秘密的小島人物群像,幾乎每個人都有令你生疑的點!金牌編劇,不愧是講故事的高手。


而在這些出色的人物設定基礎上,電影的懸疑故事顯得頗具魅力。


2

腦洞大開的驚喜之作


作為一部懸疑片,《驚濤迷局》可謂在情節設計上做足了文章。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當你以為即將進入的是一部蛇蠍美人與硬漢的犯罪懸疑驚悚片時,發現你在看的是一部軟科幻;當你進入了軟科幻的世界後,才發現這其實是一部反戰的家庭倫理片。不是小編賣關子,這還真的是這部電影的寫照。



進入主題之後,本片黑色電影的色彩已經相當濃厚,美麗女人、孤懸海我的小島、以及令人恐懼的深海,迎來了一次兇殺的邀請。色調濃厚、尤其是光感詭異的夜戲,令這種意味更加強烈。


而背後的動機被前夫懷疑也正常。對一個美麗的女人來說,求助並不該是難事,但她竟不惜舊事重提一定找前夫幫忙解決?甚至不惜重金或自己的美貌?



在前夫不肯出手的壓力和反覆盤問下,前妻終於吐露原因:救救孩子!沒錯,重點來了,他們的兒子。


這個兒子在母親和繼父的口中都被描述成全天沉迷電腦的重度「網癮少年」,儘管如此,這個十三歲的孩子在編程方面甚至是老師都不得不承認的「天才」。



當男孩生活在小島上的親生父親先於鬧鐘醒來,卻死死被「固定」在床上動彈不得,當漁具推銷員欲言又止地透露他就是規則的時候,這個寧靜的小島世界似乎有了另一種合理的理解:這是一個「被規定」的世界,這世界是被操控的。


竟然有可被操控的世界?這世界是誰在操控?TA為什麼要操控這樣一個小島?



太燒腦,不過自己找到的答案才香,暫時保密,只劇透一丟:


影片最後,不說話的「網癮少年」終於和親生父親通了一通電話,這個電話打破了現實和想像,連接了生與死。


2

懸疑之下,人性探究


無論懸疑、驚悚或軟科幻,對這部電影來說都只是「形」,抽絲剝繭之後,裡面包著的,是一個孩子無辜卻傷痕累累的心。


一方面,當「形」以所見非實的狀態展現在我們面前,一個多少有點哲學意味的問題擺在我們眼前:究竟什麼是真實?


當你以為所處的世界就是真實時,你怎麼確定你的世界,不是一個被操控的世界?你以為的意識,不是被編寫的程序?從《楚門的世界》到《驚濤迷局》,人類始終無法擺脫某種被操縱和控制的恐懼。



另一方面,當拋開一切外殼,故事內核終於暴露在我們面前時,可以發現,影片關注的是孩子面對戰爭這樣的重大事件,乃至重組家庭、家庭暴力這樣原生家庭的無力感。孩子在此種狀態下,用自己的方式尋找出路。


電影里存在一道想像的大門,父親和孩子最終都必須邁入那一道關卡,但誰又能保證,這個所謂的「虛幻」不是「真實」呢?



故事的本質其實是一次類似社會新聞的家庭悲劇,但當這個故事被加以重構,變成了一次小心翼翼的懸疑試探乃至科幻驚悚。而結尾處的驚艷,則收束了此前所講述的一切,為我們留下了久久無法言喻的震撼和思考。


而這種震撼,需要你了解此前的諸多細節的鋪設,原來這場「驚濤迷局」,不但是給男主角貝克,更是給我們所有觀眾!要想完全看懂,恐怕還需要二刷哦。




直擊觀影現場


[ 主持人藤井樹和嘉賓齊青]


12月21日下午,藤井樹觀影團與團友們共同觀看了本周上映的電影《驚濤迷局》,這部敘事一波三折的電影,憑藉強大的演員陣容吸引了不少影迷的興趣。



正因如此,慕名而來的觀眾為數不少,周六的下午,大家早早到達現場,想看看「星際CP」五年之後的再度合作。



電影格調一開始較為低沉,但緊接著,一切開始慢慢變得詭異起來,太讓人興奮了!最終那個驚艷的結尾,更是得到了觀眾們的不少好評。



影片還有哪些亮點?我們來聽聽嘉賓齊青教授和藤井樹小姐怎麼說吧!



嘉賓齊青說



【非一般的驚悚電影】


這不是傳統意義的那種犯罪驚悚電影,儘管它整體的結構還是按照這個來設計。比如一開始從黑底的字幕開始,會有很低頻的一種聲音,然後第一個鏡頭是兩隻眼睛的特寫,一直從瞳孔里推到海上。


它的特別在於視點,是一種多視點的敘事。電影並沒有按照現實的第一視點來走,後面逐漸出來了一個所謂的遊戲空間;最後又發現遊戲空間也並不是科幻性質的空間,更多的是一個心理層面上的一個釋放,最後的視點其實悄然轉到了孩子的世界,是一個孩子在父親戰場上陣亡之後他的成長過程。


2003年發生伊拉克戰爭,孩子在案件前後是13歲,所以故事的時間在2016年左右,其實大概是電影的劇作完成階段。現在看來,最後有一個很客觀的視點已經出來了,其實就是一個新聞視點。


也不完全算反轉,但我覺得把這部影片突然拔高了,前面如果真是按照常規劇情,僅僅是一個普通的驚悚片,但是那一刻,好像時代和個體命運被連結,講述戰爭給各階層和個人帶來的傷害以及成長。這也就是我說它不是一般所謂的驚悚電影。



【遊戲空間還是平行空間】


這些所有的設定都有點像遊戲空間,我剛才想到,如果我們把它理解成是一個平行空間也沒什麼問題的,因為他其實有一種假定,就是說他的父親和孩子的心靈還是相通的。兒子也希望父親在某一個點上,以某種方式來看他,其實也有一種這種平行空間的感覺。


這種其實在電影裡面是永遠的比較動人的地方。我們在看到好多的科幻片也有些驚悚片,包括像動畫片比如《尋夢環遊記》,不用是什麼樣的包裝,最終人性的東西還是所有影片的一個基礎。


從這點上來講,我覺得這部電影里有很妙的處理方法,關於處理戰後的心靈陰影,確實是很奇特的。包括該片其實是以一個新聞事件來改編,但是他能發酵出這麼一個故事,想像力、創意我覺得還是非常厲害。


另外電影的設定也是契合了一種父子間的紐帶意義。兒子一直希望父親的遊戲設定就是要釣到那條魚,大概是一個目的,也就是說完成了這個程序以後,父子在精神方面或許會有一種契合,或者兒童大概能走出陰影,來完成成長的空間。



【悲劇意味的結尾】


最後整體還是一個很悲涼的故事,孩子從他的目光走出來了。前面眼睛裡是深不可測的海洋,當然水也是一種恐怖的來源,也是一種茫然,無措。但是結尾的時候他的目光裡面有光了,這個光其實就是亮的船以及棧道,他和他父親相遇擁抱。


還是眼睛的特寫,但是代表心靈上的慰藉。其實也就象徵著他一定程度的成長。


那個漁船公司的職員也很有意思。他大致出現了有五六次,形象一直是有變化的。剛開始年齡比較小,但是最後一次見面的時候,他自稱為「規則」,頭髮已經灰白了。並且前面他不太會喝酒的,最後一場見面的時候,他已經主動喝酒。


我把他想成一個溝通兩個世界的存在,像《黑客帝國》裡面就有這種智者,跟現實的這種連結的人,那個裡面叫「先知」,這個人還有點這個功能,能力可能比先知稍微弱一點。



男孩是一個電腦天才,而這位「規則」又是一個所謂的程式設計師,我可以理解成他是從男孩電腦裡面走出來的,一個既不屬於他父親的空間,也不屬於男孩的空間,我們就想像成一個使者。


他對他的皮鞋很珍惜,你看他第一場出來以後脫掉了鞋子,但是穿著西裝踏著水就過來了。而最後有一個鏡頭,那隻皮鞋好像被水沖走了,這些設定其實是有想法的,還真是挺多意的。



藤井樹說



【層層遞進的敘事】


我一開始看的時候我有一點失望的,大概前1/3好像就是男主角不斷想要去釣一條金槍魚,但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麼。直到女人的出現,你知道原來她是船長的前妻,然後她現在被家暴了,希望他去把她的億萬富豪老公給殺了。然後孩子再捲入,是層層遞進的敘事。


最後電台裡面的新聞播報,我最在意的一句是說繼父是一個建築工人。而在我們看到的前半部分裡面,繼父是一個億萬富豪,女人也一直反覆說他很有錢很有勢力,這是一個從衣著到舉止,至少是一個有錢有地位的人。


但是當最後翻盤,我認為新聞播報其實可能是最真實的事件。你可以腦補這一對母子所過的現實層面的生活,是孩子的生父死於伊拉克戰爭,然後拖著兒子嫁給了一個建築工人,一定也是賺不了什麼錢,也沒什麼文化的,就是一個家暴的人渣。


而孩子本身是個電腦天才,所以他13歲的時候忍無可忍,把他的繼父殺了。這樣一個社會新聞,居然被我們的導演拍成了一部,融合了虛幻和真實,犯罪和懸疑,然後還包括像兒童的心理陰影,然後包括最後還有一些虛擬空間的嫁接。



【懸疑版「楚門的世界」】


有一瞬間,我覺得本片很像《楚門的世界》,最後你鏡頭一搖起來,你發現所有楚門的世界全部都是一個show,這是一個巨大的演播廳。他的鄰居他的小孩,街上遇到的所有一切,全部是這個節目裡安排的人,這是一個很恐怖的事情。


但我覺得他所經歷的普利茅斯島上的一切,貌似也是有這樣的效果,就感覺是被生造出來的。(齊青:比如說廣播,每天早晨基本上是一類的廣播。然後一輛車在那條路上等紅綠燈,好像每天都一樣的。)


還有那個定時在五點的鬧鈴你們記得嗎?有一個瞬間是他五點之前醒了,想起來結果動不了,他只有到五點的時候才能去按掉鬧鈴。


而且他叫那條魚「him」而不是指代動物的「it」。我就一直在想說它為什麼是這條魚而不是別的魚 ,比如說他明明釣別的魚都可以,但是他一定要釣那一條金槍魚,也就是可能他像程序一樣是被設定好的。


所以實際上真相是很殘酷的,就孩子實際上不可能再見到他的生父,因為父親本身死在了戰場上的,但是影片裡面它依然還有一個讓父子見面擁抱,然後說你長大了有這樣的一個情景。雖然說很溫暖,但其實想想還是蠻心酸。



【徹頭徹尾的家庭悲劇】


遊戲的出口是男孩捅死了他的繼父,所以實際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家庭悲劇。故事設定為小男孩塑造了所有的一切,我們可以想像,無論是父親、母親還是所謂繼父,實際上是小男孩電腦程式里的一部分。


那麼這些人的特色和面目本身是非常有內涵的。他媽媽感覺上是一個看起來特別像貴婦的女人,她不是那種落魄的樣子,哪怕說一直在遭遇家暴,每一次出現都是光鮮的,而且一直穿白顏色的衣服。從來沒有看到她的臉上有淤青,或者說手上、身上有傷痕。一個鏡頭都沒有。


我們是怎麼得知這個女人被長期家暴的訊息?其實是聲音,別人的講述,以及男孩的主觀聲音,他聽到他的媽媽被打,但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我們沒有一個鏡頭,見過繼父真的打她的媽媽。



這是一個導演的設計,他實際上是站在孩子的心理層面上。在孩子的心裡,媽媽是純潔的,不管被打成什麼樣,在孩子心裡她是美貌的,她是高貴的、純潔的、完好無損的。所有的恐懼來源於孩子的心理感受,我覺得這是導演蠻厲害的地方。


這部電影非常耐人尋味。最後結尾的時候再想一想,其實不那麼的簡單。而且他非常難得的關照到了一個受到創傷的家庭,暴力陰影下的小孩那種心理的狀態,最後講出一個非常殘酷的家庭悲劇。



現場評分


8.0分的成績,是觀眾對於這部電影最真誠的喜愛!那個驚艷到極致的結尾,讓大家散場的時候還在討論。



感謝齊青教授的精彩分享,也感謝各位團友的參與!


如果你喜歡這部電影,《驚濤迷局》正在全國院線熱映,記得要去影院支持哦!




更多詳細內容請戳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看精彩回放哦!



P.S.感謝觀影團的合作夥伴一直播、咪咕直播。沒有來現場的朋友們也可在咪咕直播回看整場活動!


電影《驚濤迷局》

正在熱映

請去影院支持!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藤井樹觀影團」已同步入駐平台

| 微博 |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豆瓣 |

| 搜狐號 | 企鵝號 | 什麼值得買 | 大魚 |

| 趣頭條 | 虎嗅 | 百家號 | 新知 | 大風號 |

合作、投稿、諮詢請聯繫:17717464097

轉載聲明:原創文章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twoMm8BMH2_cNUgfa_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