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探界者的兩天一夜,多年後我可能會說我自駕穿越了沙漠

2019-10-08   速度周刊

我今天寫的是一篇不吹不黑的稿子。

怎麼做到不吹不黑,就是沒有利益衝突,也就是說:雪佛蘭沒有充值,也沒有請我去一些地方喝酒按摩。最重要的是,對於「沙漠自駕」這件事兒,我一點兒興趣也沒有,但我也一點兒都不反感。

於是乎,這篇文章,我就抱著最為客觀的態度來講述和科普,「沙漠自駕」到底是件怎麼樣的事兒,要注意什麼,以及,探界者做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這次我們要征服的對象是敦煌的鳴沙山,它是一個沙質極軟的綿延沙漠群,想要自駕橫跨鳴沙山,大約需要在沙漠裡行駛260公里,包括了前段80公里的細軟沙山路段,以及後段長達180公里的戈壁路段。

而我們這次胯下的戰馬就是這台雪佛蘭探界者的RS版本,搭載的是2.0T的260馬力的發動機,搭載9擋手自一體變速箱,最大功率是191kW,最大扭矩為353N·m。請注意,探界者只有RS版本才配備了可以物理切斷和開啟的四驅模式,其餘車型都是前置前驅的驅動方式。

當然啦,如果你開著兩驅的探界者衝進沙漠也沒有關係,因為一進沙漠車輪就會陷沙,然後你就可以立馬走出來了。

可以說,一台可以物理切換驅動模式的車,是前提。四驅雖然能在起步時提供額外的動力幫助起步,但同時也會讓你在輕微被困的時候瞬間變成完全被困。所以我們需要在不同的情況下,使用或者停用四驅模式。

橫穿敦煌鳴沙山大約需要2天1夜的時間,由於晝夜溫差非常大,睡袋和帳篷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而沙漠裡還有致命的曝曬和缺水,所以防曬措施和足夠的水,也是要做好的準備。

搞定這些以後,我們來到了鳴沙山的入口,在這裡,我們要做上最後兩手出發前的準備——

1,我們要把每輛車都紮上一根3米高的旗,因為在沙漠裡行車,坡度非常高,很容易丟失前車視野,但旗幟能幫助我們定位前車方向,不至於迷路。

2,放低胎壓,正常的胎壓和沙子之間的接觸面太小,起步會十分困難,鳴沙山的沙子又非常軟,所以我們需要將胎壓放到0.5-0.6左右。探界者自帶胎壓監測,放的時候就不斷提醒我胎壓過低,但沒辦法,想在沙漠裡走得更遠,我必須不理會你的提醒。

其實說了這麼多的駕駛技巧和方式,最重要還是車能否擔起這個重任。

總體來說其實探界者是中規中矩的完成了這個任務,我個人傾向於它確實是一台具有比較不錯的越野能力的車,但在一些細節的表現上不夠優秀,當然,它畢竟只是一台20多萬的SUV而已。(只考慮RS版本)

就中控上而言,雖然白天看起來非常簡單樸實,但是晚上加上燈光以後,確實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而空調的出風口和反光鏡,在一定角度下又有一種對稱的設計感。但是空調的出風口風量調節是通過扇葉的上下調節進行開合的,這意味著總有一個角度你是想吹但是吹不到的——比如左下或者右下。

同時,探界者的方向盤非常的輕,其實在我手裡我幾乎感覺不到它的重量。而方向盤上的按鍵材質也從塑料轉變成了類膚質,不論是手感還是按鍵反饋都很舒服到位。

就空間上來說,我只能說客觀上講,探界者的乘坐空間足夠大,足夠舒適,尤其是頭部的空間。在沙漠裡行駛,前路會有各種車轍印,或深或淺,沿著車轍印行駛的過程中車輛將會發生劇烈的上下顛簸,我甚至屁股都離開了座椅很高——而同時並沒有撞到我的頭。

但是,再寬敞的後排,也架不住3個大男人擠兩天一夜——這是活動組織的原因了,和探界者本身無關。但是的但是,人的大腦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將記憶進行縮句的。

比如,我在教練的幫助下和另外三個人一起自駕穿越了敦煌沙漠,三五年以後我說起來可能就變成——我自駕穿越了沙漠。

而:探界者後排其實挺大的,三個人擠也沒太大問題,只是擠久了還是會讓我感覺很酸很累,不久的將來就會被我變成:探界者的後排讓我很酸很累。但這並不是事實本身,所以出發前往沙漠的時候,還是4個人一輛車吧。

在沙漠裡行駛還需要注意的幾點是:

因為摩擦力比較小,所以停車的時候最好在坡上,並車頭向下,下次起步的時候可以藉助重力勢能輕鬆起步——起步的時候最好左右轉動一下方向盤,直線給油在一定情況下會原地挖沙致困。

而上坡時一旦動力不足,需要立刻選擇下坡,重新尋找角度和路線翻越,如果一味上坡也會導致動力不足最終原地挖沙致困。而高轉速下帶來的低牽引力,也是挖沙的小能手,所以在沙漠裡行駛,轉速一定不能超過3000。

而就我駕駛探界者下來的感覺就是,只要你敢穩定的,有節奏有目的的控制著給油,從硬沙平地衝上兩百米的長斜坡軟沙地對於探界者來說根本不成問題。在兩天的試駕里,也只發生了唯一一次陷沙的情況。

在文章的最後,我可以大膽的放兩張沙漠的照片,這都只是業餘的媒體老師隨手的「作品」而已。

會有很多人覺得,這很美,很野性,很自然……你們可以用任何讚美詞去形容這一切,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你不得不了解的一個真相就是,你用了5秒鐘翻閱的照片,只是我們48小時里的1秒而已。

大家對於沙漠、戈壁的憧憬和嚮往,大多來自於朝霞落日,黃沙高山,但這一路上你更多看到的卻是砂石,枯木和禿禿的草垛。你嚮往它們,就像邊遠地區的人們嚮往城市的高樓一樣,不是那片地方的全部,也沒有足以讓你留下的吸引力。

但我絲毫不反對任何人追逐和嚮往這一路的所有,因為那是你現在喜歡的,不論去完了你是否還一樣喜歡。一萬個人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平平無奇」,誰知道就不會是你眼中的「天涯海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