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第一彎的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地處青甘川三省交界,素有青海「南大門」之稱。黃河、洮河、澤曲河貫通境內,這裡草原遼闊,水草肥美,曾經是全國面積最大的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也是三江源區一道重要的生態屏障,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生態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
河南縣可利用草場面積達621333公頃,境內草場高寒無污染,有歐拉羊、雪多氂牛、河曲馬等國內知名的優良畜種,畜產品開發前景廣闊。如何利用資源優勢將有機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促進牧民增收一直以來是河南縣決策者們的重要研究課題。
求索生態牧業發展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必須著力於生態環保,實現綠色發展,找准可行的現實路徑,找准發力的切入點。在河南縣「十三五」規劃中、歷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難找出這樣一條有機大牧場的發展路徑——簡言之,12字、三個方面——發展綠色、培育特色、全民共享,河南縣委書記司吉昇闡釋道。
長期以來,由於一家一戶分散式放牧,養殖規模小,加之畜產品加工企業生產方式落後,市場開拓能力差,導致生產要素大量外流,畜產品個體附加值不高,牧民增收緩慢。基於此,河南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綜合施策,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大力促進有機畜牧業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其實早在2004年,河南縣便率先在全省提出發展有機畜牧業的工作思路,成立了河南縣有機畜牧業產業園區管委會,明確了發展有機畜牧業的工作思路和目標,並積極爭取政策扶持,做到了機構、人員、經費「三落實」。
此後,始終堅持規劃先行,河南縣推動優先發展,編制完成了《河南縣有機畜牧業發展規劃》《河南縣有機畜牧業科技示範園發展規劃》《河南縣現代畜牧業示範園區發展規劃》。出台了《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自治條例》《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先行治理「白色污染」,發出「禁塑令」。
近年來,通過實施黑土灘綜合治理、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等項目,該縣鮮草產量提升到7686公斤/公頃,植被覆蓋度達到87.5%,牧草平均高度提高到22厘米,草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河曲草原呈現出「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意畫卷。
第二輪草原補助獎勵政策全面落實,該縣3年共計發放生態補獎資金3.77 億元,涉及牧民6403 戶3.2 萬人。與此同時,全縣各鄉鎮成立牧民合作社,與牧戶簽訂《有機養殖合同》,對所有牲畜進行建檔立卡,統一編號,並在重點鄉鎮實行有機畜牧業「一把手」負責制和委派「有機副鄉長」機制,走出了一條生態意識優先、生態制度優先、生態治理優先、生態行為優先的綠色循環發展之路。
實踐大牧場發展之路
河南縣位於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腹地,是國家生態安全重要屏障,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價值、生態潛力和重大的生態責任。為了發揮草場資源、立足三江源生態保護核心區地位優勢,尊重自然規律和發展規律,河南縣以建設現代化生態有機畜牧業強縣為目標,不遺餘力推進大牧場+大基地+大企業+大品牌+大市場的「有機大牧場」建設,構建現代化畜牧業產業體系。
該縣積極探索集約化草地生態畜牧業經營新機制。有機畜牧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初具雛形,已列入省級示範園區。建成標準化有機養殖示範牧場19處,選育優良畜種核心群52 個,制定發布歐拉羊4 個地方標準。結合天然放牧,加快推進舍飼化和半舍飼化養殖,實現禁牧不禁養,全面提高牲畜出欄率和商品率,推進草原禁牧、休牧、劃區輪牧和草畜平衡。
當前,河南縣正著力建設大牧場聯大企業新機制,鼓勵家庭牧場及由家庭牧場聯合組成的合作社與大企業聯合,建立責權明確的利益聯結體,推動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發展。探索建立合作社與大企業利益聯結相掛鉤扶持機制,提高企業帶動發展能力,通過利用「網際網路+」實現促進有機養殖數據可追溯和產業數據融合共享。
蹚出特色品牌之路
2007 年7 月,河南縣憑藉資源優勢首次取得基地、生產、貿易認證證書,連續11年獲得再認證,並一舉奪得第三批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和「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創建殊榮。河曲馬、雪多氂牛、蘇呼歐拉羊獲得地理標誌認證,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經過多年努力,該縣已培育出1家上市公司、5家規模以上企業和一批不斷培育孵化的小微企業,打造出了綠草源、阿米雪、瀞度礦泉水、樂樂瑪手工藝製品等特色地方品牌。
堅持產業多元化發展模式,河南縣按照「走出去,引進來」思路,採取與外地企業聯合,發展「飛地經濟」,持續壯大瀞度生態水產業和蒙藏藥業發展規模,驅動經濟發展新動力。
多次組織企業赴內蒙古、北京、上海等地參加農博會、農交會、津洽會、青洽會、黃南州特色產品招商推介會等。讓這些有機產品接軌經濟發達地區,實現品牌效益向經濟效益的轉化,促進特色品牌產業向集群化、規模化發展,提升該縣特色產業品牌市場占有份額。
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該縣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統籌整合財政專項、基本建設投資及社會資金等用於畜牧業產業園建設。在用地、金融、科技創新、人才支撐等方面明確了扶持政策和發展規劃。
河南縣屬國家農業農村部對口支援幫扶縣之一,充分發揮政策性和項目扶持優勢,僅2018年,河南縣先後參加四場全國大型推介會,將有機畜產品輻射全國各地,並與浙、滬、深等地相關企業達成合作協議,簽約金額逾億元。
為使河南有機品牌走出「深閨」,縣長阿瓊登上網絡社交平台,利用抖音為家鄉「雪多」氂牛代言,成為縣長代言有機品牌全國第一人,發布後獲得百萬點擊量,由此引來全國網友的關注和點贊。
依託「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智慧畜牧業」大平台建設,該縣建立「河南蒙旗電商」「蒙旗商城」「民族街」等電商購物平台,有機畜產品優質不優價的狀況正在逐步發生變化。並通過建立畜牧科技、生態有機、草原治理、畜疫防治等職能部門人財物有效整合和高效流通機制,形成指導、管理、服務、監測全方位的優良團隊。
河南縣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突出「特色」和「綠色」兩個關鍵,推動傳統牧業產業變革,從頒布全省首個「禁塑令」,到推行全省首個全域無垃圾示範縣,從最初的政府行為到如今的群眾自覺參與,並由此出發,繼續加大草原生態治理,亮出「亞洲一流、青海最美」生態草原金名片,河南蒙旗在生態建設的征程上書寫著新時代的輝煌。
作者:姚 斌 通訊員 馬芝芬 來源:青海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j3tZG8BMH2_cNUgOFv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