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這裡引來了啥項目?老人和婦女都能幹,產品還賣到了國外

2019-12-26     許昌報業傳媒集團

12月16日下午,

記者跟隨襄城縣汾陳鎮喬莊村

黨支部書記陳豐舉的步伐,

來到該村扶貧車間。


20台製作環保袋的機器在同時作業,

襄城縣應急管理局派駐該村

第一書記李克寧正在其中一台機器前

檢查產品質量。

「每一件產品都要精心檢查,因為要銷往國外。」

李克寧說,這裡的工人是

該村閒余勞動力,有些還是貧困戶。


引進扶貧車間,產品遠銷國外

「來看看我們加工的產品!這些超市用的環保袋,是要銷往日本的。」陳豐舉和李克寧一邊說,一邊帶著記者參觀該村扶貧車間。

「以前,除了種地、帶孩子外,沒啥事,也沒有額外的收入;如今,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活兒,一天干8個小時,每個月能掙兩三千元。」正在縫製環保袋的李娜開心地說。


這項工作主要加工超市用的環保袋,只要會用縫紉機就能幹,工資按件計算,多勞多得。「我們的產品由襄城縣工業園區的企業來收,然後跟他們的產品一起銷往日本。」李克寧介紹。

喬莊村扶貧車間,是陳豐舉和李克寧通過兩個月的多方考察引進的項目。「村裡的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了。對老人和婦女來說,技術含量太高的項目做不成,乾重體力活兒也不行。這個項目既簡單又省力,比較合適。」李克寧說,他在考察項目的時候,雖然坐過「冷板凳」、受過「白眼」,但從未產生放棄的念頭。

這個項目不僅吸收了該村一二十名閒余勞動力,而且每年可以創收5萬元


下一步,陳豐舉和李克寧計劃擴大該村扶貧車間的規模,設置更多工作崗位;同時,把手工粉條小作坊集中起來,形成集體產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gIMQ28BMH2_cNUgYQ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