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房貸利率四連漲,違規貸款限期收回,「抽貸潮」要來了?

2021-05-20   幸福里APP

原標題:全國房貸利率四連漲,違規貸款限期收回,「抽貸潮」要來了?

金融信貸

全國房貸平均利率「四連漲」,深圳自去年6月以來首次上漲

全國 42 個重點城市房貸利率的監測數據顯示,2021 年 5 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 5.33%,環比上漲 2BP;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61%,環比上漲2BP。一線城市中,北京和上海地區繼續維持原來的水平不變,廣州和深圳地區上調房貸利率水平。其中,深圳地區自2020年6月起,首套房貸利率主流水平一直維持為4.95%,5月各銀行陸續上調,最終首套房貸利率主流水平上漲至5.10%,平均水平上漲至5.03%。

5月上旬,建行深圳分行首個上調房貸利率水平,首套房貸利率上調15 個 BP至5.10%(LPR+45BP),二套房貸利率上調35個BP至5.60%(LPR+95BP)。 其他銀行在短暫觀望後,也開始跟進,目前已有近10家銀行深圳地區分支行執行首套5.10%、二套5.60%的利率水平。廣州地區房貸利率已連續4期上漲,首套房貸平均水平漲至5.35%。值得注意的是,樓市調控收緊,針對金融機構和個人貸款的調控手段不斷出爐,包括今年嚴查經營貸入市,要求部分購房者限期退還貸款資金,住房信貸仍是監管重點。

來源:澎湃新聞

市場觀點

調研:27%的中國投資者預計兩年內將購買海外房地產

亞洲最大的房地產科技公司Juwai IQI集團19日發布的一份調研顯示,27%的中國投資者預計兩年內將購買海外房地產。調研發現,相當數量的中國投資者傾向於將較高比例的儲蓄用於房產投資。三分之一的調研對象在調查時有40%或以上的儲蓄投資於房地產。24%的受訪者有一半或以上的儲蓄投資於房地產,包括國內和海外的房地產資產。

調研還釋放出的一個信號是47%的受訪者表示,可能會在第一次海外旅行時看房。除了27%的受訪者表示計劃在未來兩年內購買海外房地產,也有28%的人預計將在兩年內減少在海外房地產的投資額。當被問及恢復旅行後他們會首先訪問哪些地區時,近四分之三的中國投資者提到了東亞、歐洲和東南亞。關於海外置業的原因,賺取回報是26%受訪者的首要目標,第二大目標是資產多樣化。另外,教育是16%的中國投資者的首要動機,其他重要的動機是則度假、移民和退休。

來源:中國新聞網

行業動態

杭州拿地只有1%-2%利潤,集中供地時代開發商「錢」途未卜

「暴利」曾經是外界對開發商的刻板印象,但隨著樓市調控政策的深入,房地產進入微利時代變成了行業共識。近日,在濱江集團的投資者交流會上,有投資者提問,杭州集中推地中濱江所拍幾塊地利潤預期情況如何,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回應,公司努力做到1%-2%的凈利潤水平。而戚金興提到的這一凈利潤水平,甚至低於製造業。事實上,不僅杭州土地利潤低,參與北京集中供地的一位房企高層也表示,北京此次供地設置了嚴苛的出讓條件,在激烈的競爭下房企盈利空間很小,基本被壓縮到了極致。

集中供地政策下,限價疊加利潤空間被擠壓,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房企的凈利率有可能會進一步下降。而對於房企在熱點城市拿地利潤低,卻依然展開激烈爭奪的現象,有房企高層表示,集中在北京、深圳、杭州等熱點城市拿地,是看好這些城市的流量。最起碼房子能賣得出去,有益於企業保規模、保融資、保業績。另外,集中供地政策下,22城一年只有三次機會,如果第一批不拿,後面三個月沒有地開發,不確定性會更多,現階段利潤不是最主要的,關鍵還是要維持一定銷售規模。

來源:財聯社

地方政策

上海房管局:十四五期間將新增住房100萬套,租賃住房占比40%

近日,上海市房管局局長王楨表示,據初步測算,「十四五」規劃期間,上海將新增住房供應約100萬套,其中租賃住房40萬套,包括間和床位,占到供應總量的40%。此外,上海還將建立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定價機制,價格略低於市場價;推進租賃住房相關法規政策制訂,依法加強對租賃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加強市場監管,對於市場主體利用信息不對稱、區域壟斷、炒作等方式哄抬租金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執法和處置力度。

根據推算,上海租房人口約1000萬,占常住人口的40%。上海租賃住房供應從數量上看不少,但供應規模、結構、布局與租賃需求相比,有待進一步適配。王楨表示,接下來會重點解決四個核心問題。首先是要租得到,提升總量。其次,租得好,要從結構上優化,再次,租得近,在布局上要合理。最後,租得穩,在權益上要維護。此外,結合五個新城規劃建設,促進集中選址的新建租賃住房項目建設,加快形成有效供應,研究有針對性的新城人才安居的租購併舉、租售銜接的政策。

來源:上觀新聞

房產熱聞

花2千萬拍下26年的老房子,依然穩賺不賠?

近日,深圳一套法拍房賣出了2206萬元的高價,單價超過17萬元/平方米,引發關注。這套位於深圳福田區的房源在阿里司法拍賣平台上進行競拍,起拍價1450萬元,吸引了15人報名,拍賣的加價幅度為4萬元,競價147輪,最終以2206萬元、溢價756萬元的價格成交。從拍賣信息可見,房源為國城花園1棟E戶型,建面127.82平方米,產權從1995年起,即樓齡已達26年。計算下來,房源的成交單價達到了17.3萬元/平方米。從展示的照片來看,這套房子實在是「平平無奇」,大廈外觀無特色,內部戶型及裝修也無亮眼之處。

不過,據中介說,今年2月,該小區同面積房源的成交價格為2868萬元,單價高達22.4萬元/平方米。如此計算,這次的法拍房價格低了大約662萬元,說一句「筍房」也不為過。這樣樓齡20多年的老房子,既不位於CBD地段,也並非景觀房,更沒有舊改加持,要說唯一的賣點,便是教育資源。在優質教育資源的加持下,即便是「老破小」,也不乏家長砸重金購入,因而不止這一處,深圳其他配有優質學校的片區的老房子也水漲船高,即便這次拍出了2000多萬元的高價,也仍低於市場價。

來源:介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