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才是真正的萬里長江源頭第一灣,還是西遊記里的通天河

2019-05-07     琰棱

最近剛剛才說過我們的「母親河」黃河,早在遠古時期,中國境內的先民就生活和繁衍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黃河以它博大的胸襟孕育了精彩的華夏文明。

同樣被看作母親河,中國人對長江的認知卻比黃河晚了千年。

橫貫中華大地,從江源的冰川融水到入海口的濕地灘涂,日夜奔騰不息的長江如今也有兩億多歲了。可一直到1978年,新華社才用一則電訊通告全世界:長江的源頭在唐古拉山脈主峰西南側的沱沱河,長江全長6380公里。自此,長江取代美國密西西比河,成為世界第三長河。

在探尋長江源頭的努力上,前人們付出了極大的熱情。可這條謎一樣的大江,最喜歡在群山之間穿行,所到之處水網密布、支流繁多。尤其是在上游地區,山高谷深,更難辨別。

清康熙年間,為了精確國家地圖,康熙曾多次派人深入青藏地區探測長江源頭。1720年,使臣沿著金沙江一直上溯到青海玉樹地區,面對密集如織的大小河流,使臣不知所措,只好在奏章里寫道:」江源如帚,分散甚闊「。意思是這裡的河流就像掃把一樣千頭萬緒,不知源頭究竟在哪裡。

玉樹,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很多人都說這裡是離蒼穹最近的人間天堂。在藏語中,玉樹的意思是「遺址」,傳說這裡是格薩爾王建立嶺國的地方。

玉樹有厚重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三大河流的發源地。2017版的《愛駕者此生必駕三十六路》里,玉樹「訪三江源、攝濕地風光」自駕線路被評為全國36條最美自駕游短線行攝類第一名,成為極致自駕游線路。在懂的人看來,玉樹就是一副濃墨重彩的畫卷,靜靜地鑲嵌在西南之隅。

我曾跟隨自駕車隊去玉樹,看到了萬里長江源頭第一灣。

關於萬里長江第一灣到底在哪,其實是有爭議的,很多人會說是在麗江。其實不然,長江源頭之後的第一個灣其實在玉樹。

萬里長江源頭第一灣位於玉樹的曲麻萊縣,在這裡她還有另一個名字,就是西遊記里的通天河。相傳唐僧取經歸來,路過通天河,由於忘記囑託,老龜把唐僧一行掀下河去。師徒幾人上岸後就地晾曬淋濕的經卷,經卷上的字都印在了石頭上,至今這裡還遺存著字跡。

在這裡自駕,你需要一輛性能非常優越的越野車才能開上埡口。在並不寬的路上,一路都要小心駕駛,遇上雨天路滑坡陡,更加考驗駕駛者的技術。

然而四周是真的安靜,抬頭仰望天空,大片大片的雲朵遮蔽了原本湛藍的色調,就像有一張厚厚的網蓋住了下界的美麗。山巒矗立在雲間,頂上有終年不化的積雪,隱隱約約看不清楚,你會疑心這積雪是不是天上的雲化的

薄薄的草地滲出一種黃綠相間的色彩,在你的視野里不斷蔓延到遠處。偶爾能看到幾匹馬,悠閒自在地在草地上踱步、吃草。

快到頂上的一段路,只能徒步走。鼻端嗅到的潮濕空氣有著草木的氣味,每個人都仿佛身在雲中。腳下的軟軟草地好像沒有了存在感,就像踩在了一塊上好的地毯上。

這壯闊的情景讓每個有幸看到的人心生拜服,世界何其大,我們只是其中的滄海一粟。拋卻內心的糾結抑或煩悶,此刻我們只是純粹的觀者。

雪山、草原、牛羊,玉樹的每一個細節都恰到好處得如詩如畫。在如此自然的原生態環境里,我們只能靜靜欣賞。

山腳下還有三兩民居,小小的院落一點不顯突兀。

終於到了直面第一灣的地方。

想像到萬里長江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來到玉樹,在高山深谷中穿行,又被山崖阻擋,在這裡形成一個大大的急轉彎,不禁讓人心潮澎湃。如此奇觀,直讓人嘆為觀止。

寬闊的江面使奔流的江水放慢了速度,遠遠看上去,就像是一條絲帶環繞著青色的大山,弧線優美、景色撩人。到了春天,遇上花開的季節,肯定又是另一番姿色。

另一邊,果然是」江源如帚,分散甚闊「,大小支流分散在大地之上,就像是美人衣擺的流蘇,有種別樣的美。

身處這樣的環境,讓人有了一種了悟的感覺。縱使大江大河,也是慢慢從源頭流出的,一如人生,只有積累才能壯闊。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知名旅遊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d7Q-2sBmyVoG_1Z_6H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