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族人寧願背井離鄉也不願改變信仰,而阿族人卻投降了

2020-08-03     坤麗科技

原標題:塞族人寧願背井離鄉也不願改變信仰,而阿族人卻投降了

統治科索沃就等於統治了巴爾幹半島,為何科索沃屢屢成為國際焦點?科索沃問題又是怎麼形成的?

科索沃共和國人口約200萬,其中90%為阿爾巴尼亞族人,而塞爾維亞族人,克羅埃西亞族人,土耳其族人和黑山族人不足10%。

科索沃古為伊利里亞人和色雷斯人地區,後來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也被匈奴人欺負過)。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時,古斯拉夫人開始從北方向該地遷徙。1014年前科索沃由保加利亞人所控制,該年科索沃重新併入拜占庭。

12世紀末至1216年,科索沃以北的尼曼雅王朝兼并了科索沃。14世紀中葉,尼曼雅王朝衰弱,同時鄂圖曼帝國開始入侵,並於1389年的科索沃戰役中擊潰塞爾維亞人,之後科索沃漸漸成為鄂圖曼帝國的一部分。在鄂圖曼統治下,科索沃漸漸成為穆斯林地區。

因此,在這個地區的矛盾主要來自阿爾巴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

阿爾巴尼亞人認為自己是古代伊利里亞人的後裔。在公元前4—5世紀,伊利里亞人就居住在科索沃。因此他們認為,科索沃自古以來就是阿族的領土。

但是,塞爾維亞人則視科索沃為塞族的發祥地和文化搖籃,因為塞在12世紀就在這裡建立了自己最強盛的國家。他們說,阿族人只是在鄂圖曼帝國入侵和塞軍敗退北方後才大量遷入的。

論及科索沃的歸屬,阿爾巴尼亞人也許是沒錯的,他們的祖先是最早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而現在他們也成為了這片土地最大的主人。可塞爾維亞似乎也無法割捨和這片土地的情緣,是他們首先在這裡建立起強大的帝國。若非土耳其人的入侵,若非土耳其人逼迫科索沃人民背棄信仰,塞爾維亞人也許會始終與阿爾巴尼亞人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但塞族和阿族面對強權壓迫的選擇是不同的:塞族人寧願背井離鄉也不願改變信仰,而阿族人卻投降了。我不敢說阿族人背叛信仰是沒有骨氣的行為,也許於他們來說土地、家園,遠比信仰要重要的多。這一點也許就已經體現出塞族和阿族在價值觀上完全不同的立場,註定了這兩個民族自古以來某些不可調和的矛盾。

作為前南地區當事雙方——阿爾巴尼亞和塞爾維亞而言,更多決定權是掌握在美歐與俄羅斯雙方的角力上。後來的獨立則是激化美俄矛盾,一方美歐支持科索沃獨立,符合他們對歐洲大陸的整體戰略布局和對俄羅斯的「打壓政策」。另一方是和塞爾維亞同屬斯拉夫民族和同屬東正教信仰的俄羅斯,作為有重要地緣戰略意義兄弟民族,俄羅斯自是堅持反對科索沃獨立。

科索沃問題有很多複雜歷史糾割夾雜其中,但是作為我一個旁觀者而言,我尤其感到可悲的是塞爾維亞的態度上。自己領土分割獨立了,只僅僅宣布一下永遠不會承認其獨立地位,並保證不會通過武力解決科索沃問題,將通過對話的文明方式解決危機。真是悲哀,一個國家的悲哀!

事實上,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能不能獨立成一個新國家,是與該地區所屬的母國力量和穩定密切相關。只要所在母國強大穩定,就不會出現國家分裂的情況。

很多時候,國家間和現實社會也是一樣,弱肉強食。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有利於自己國家,那麼標準永遠不只一種,聯合國更多時候只是有用時才用的擺設。國不強,悲哀有時在所難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bA2tHMBURTf-Dn5u2V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