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2期文化產業評論
昔日的街頭算命先生,如今已經轉戰線上,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這裡面甚至還有看面相的「AI 算命」,分分鐘就能生成一篇比你畢業論文還長的命理分析報告。在我們的調查中,很多人也知道算命並沒有什麼科學性,選擇算命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有時甚至還可以慰藉一下心靈。那麼年輕人究竟為什麼熱衷於算命呢?有多少年輕人算過命?玄學的背後是什麼生意?熱衷於算命背後又是什麼心理?跟隨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一起看看。
編輯 |王夢宇
來源 |網易數讀
正文共計3414字 | 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無論是在馬路上,還是在寺廟附近,我們或多或少都眼見耳聞過算命占卜的「大師」們。
隱蔽的屋子、天橋上的小攤、神秘的《易經》圖譜,是很多人對算命的印象,不過現在,你跟「大師」之間的交流,只需要一部手機。
網際網路算命這事兒並不新鮮,毫不誇張地說,在某搜尋引擎上打下「免費算命」四個字,相關結果多達 6 千萬個。
昔日的街頭算命先生,如今已經轉戰線上,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這裡面甚至還有看面相的「AI 算命」,分分鐘就能生成一篇比你畢業論文還長的命理分析報告。
有多少年輕人算過命?玄學的背後有多少生意?熱衷於算命背後又是什麼心理?
年輕人怎麼開始悄悄算命了
以前的算命先生,擁躉總是上了年紀的老一輩人,但其實,年輕人也開始算命了。
為了探究年輕人如何算命,不久前我們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發現有接近 80% 的被調查者提及自己有過算命行為,其中有九成參與算命的年輕人接觸過網際網路算命平台。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剛開始記事的年紀就被父母或長輩帶去算命,這也是許多年輕人的算命「啟蒙」。根據我們的調查, 參與過線下算命的人中,超過四成的人都是「被父母或親人帶去參與」的。
「如何看待男朋友的媽媽要去給我倆算命?」
「如何看待家裡人為你算命的問題?」
「我爸花了一萬塊幫我算命,怎麼看?」
知乎上這類問題也不少見。我能怎麼看?如果非要算一卦,我當然更願意躺在床上用手機看啊!
比起被帶去算命先生那裡當面算上一卦,身為網際網路原住民的年輕人更習慣拿起手機在網上測一測。 在年輕人中,有過線上但從未有過線下的比例為 37.82%,遠大於只有過線下算命的 7.09%。
參與調查的人中, 有六成是通過微信或朋友圈等人際分享的方式進入網際網路算命平台。近幾年算命行業的火爆,說是乘了社交媒體網絡的東風一點也不為過。
有趣的是,年輕人雖然認為「封建迷信不可取「,但還是忍不住算上一卦。
在我們的調查中, 64.01% 的人既參與過算命又勸誡過長輩,還有 34% 的人一邊勸誡長輩,一邊為算命花錢,「我算過命,我占過卜,我甚至還花過費,但我真的是個抵制封建迷信的好孩子!」
八字、星座、面相……當代人算命的姿勢,我賭你十個指頭肯定數不過來。當然,最受歡迎的算命流派你肯定不意外。 八字算命、星座羅盤和塔羅牌占卜是「大眾之選 Top3」,放在算命界,都得被稱為「顯學」。
而年輕人最青睞的,還是星座羅盤與塔羅牌占卜。30 歲以上有過星座羅盤和塔羅牌占卜經歷的人數占比為 41.29 %,而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占到了 62.05%。
如此看來,算命這事,外來的和尚也會念經。對比起周易八卦、六爻占卜、紫微斗數的稍顯晦澀, 占星術的輕鬆易懂成為了優勢。
至於塔羅牌,除了有炫酷的色彩和卡圖,它還更加「有求必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連「我早上該喝牛奶還是豆漿才能確保考試一切順利」這樣的問題都可以獲得具體的「指點」。
玄學的生意經,到底有多少賺
按理說比起老幾輩的人,青年人受過良好的教育,對未知現象也更能理智看待,但為什麼他們還會痴迷於算命,來解決自身遇到的困惑?
算命作為一種卜筮活動,其心理動力來自於人們對未知和風險的不確定感、焦慮感。
正如斯賓諾莎在《神學政治論》中所說:「人們常常陷入法則全然不起作用的各種困難之中。」很多東西是不確定性的,「所以,人在大多數情況下,往往顯示出隨便信奉某種東西的傾向。」
在現實中,有太多事情會給人帶來焦慮感了。當代人都為了什麼算命? 年輕一點的人更多為求愛情,為求學業,渴求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年長一點的人更多為求事業,為求風水,希望財富能夠更上一層樓。
現在的年輕人,輕易就可以看到網絡紅人們一夜即暴富,平地起高樓,而自己卻在一畝三分田裡,不想一眼就能望到頭。
同時,主張個人情感為先的現代婚姻戀愛模式也讓他們倍感焦慮。
某視頻網站下測情感的視頻號下的高贊評論
有需求就有生意,否則也不會有「算命先生」「命理師」「占卜師」等職業。根據我們的調查, 一半左右的人都捨得為算命掏錢,少則 50、100 元,多則上千也很常見。
尤其是線下算命,面談式的固定模式基本都會讓有求者掏出鈔票,從不花費的人占比僅為 24.2%。
算命服務,本質上可以算是諮詢類服務,「大師」的釋疑解惑自然是最值錢的。
線上的算命,你想要一分錢不花,當然也可以做到,算命平台照樣會給你一席簡短的預測,不過如果想要看完整的,就是另外的價錢了。
除去這種誘導式的「查看收費報告」,在電商平台上,也有很多算命的「師傅」,他們的價格區間在 30 - 2000 元不等, 最炙手可熱的店鋪,一個月就有超過 5 萬單的生意,至少月入 150 萬。
線上算命的產業體量和盈利模式絕不僅僅止於「諮詢大師解惑」這麼簡單。在網際網路的土壤下,線上算命平台對於消費心理的把握和產業鏈的延展超出你的想像。
網際網路上占卜師們坐擁數萬粉絲進行「遠程算命」,在某視頻網站,熱門的塔羅牌占卜視頻點擊量就超過了 200 萬次。
從某些占卜博主公開發布的招聘廣告你也能看出來,他們深知在這個流量就是黃金的時代, 在現有規則內玩轉流量市場或許比玩轉占卜之術要來得更加重要。
占卜博主公開發布的招聘廣告
距離算命大師,你還差一步
算命能有這麼大的市場,當然是因為有人信。
在我們的調查中,51.3% 的人對算命結果「將信將疑」,其次是「視當次結果而定」,占比 28.3%, 完全不信的人僅占17%。
但是,如果你想拿「算命大師」的頭銜忽悠夏洛克·福爾摩斯,他會滔滔不絕地給你講起「巴納姆效應」。 人們極易受到誘導,把那些模糊、籠統、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的描述當成是對自己量身定製的、獨一無二的描述。
學會這一招,成為算命大師再也不是夢。我攤牌了,其實我也是個「算命大師」,我能穿越螢幕洞察你的心境。你還別不太信,我先小露一手描述一下你本人的性格:
1、你時不時會嚴重懷疑自己是否做了正確的決定。
2、你嚮往一定程度的變化與多樣性,當受到約束與限制時會變得不滿。
3、你以能夠獨立思考為榮,若別人的說法缺乏令人滿意的證明便不接受。
4、你覺得對別人太過坦誠地剖白自我並不明智。
5、你有些時候外向開朗、樂於社交,另一些時候內向矜持、不事張揚。
6、你的有些願景可能不太現實。
7、安全感是你人生的一大目標。
這就是巴納姆有名的實驗,這項實驗的結果是,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收到了對自己性格非常貼切的描述。仔細思考一下,這些描述都是「很容易正確的廢話」。
我們在某算命軟體上隨機輸入性別、姓名、生日,在出來的測運報告中, 籠統描述人性格的多個詞,例如「熱情」「心性自由」「擁有智慧」等都重複出現。
而且,測運者被要求提供的個人信息越多,就越會相信反饋的預測結果更加準確。據我們統計, 為了得到更準確的預測,有 83.9% 的參與者輸入過自己的真實信息。
其次, 「虹式話術」也是「算命大師」們常用的手段了。他們會儘量在一句話里把正反兩方面的可能性都覆蓋到,從而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你有些時候外向開朗、樂於社交,另一些時候內向矜持、不事張揚。」
「你在不少時候挺安靜內斂的,但是一旦真正活躍起來的話,你也不介意成為眾人的關注焦點……」
可是有人就是命理玄學的忠實信徒,「倖存者偏差」效應在算命領域尤為明顯。
上到某知名企業家公開說「我迷信風水」,下到小老百姓看生辰八字,算命這件事情真的經久不衰,但無可否認的是,在中國的語境里,算命逃脫不了「封建迷信」的標籤。
在我們的調查中,很多人也知道算命並沒有什麼科學性, 選擇算命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有時甚至還可以慰藉一下心靈。
絕大多數人也還遠沒有把命里玄學篤信到「信仰」的程度, 39.4% 的人算命是為了試試轉運的方法,更多還是抱著功利性的目的。比如,我最近要考試了,跑去求個簽,我渴望戀愛了,跑去求個桃花,我想買基金了,跑去測個財運……
如果真有人對於算命測運虔誠無比,當他祈願時,他想的肯定不會是「上天啊,有一個罪孽深重的靈魂渴望您拯救」,而很可能是「老天爺啊,我基金全壓白酒上了,來個逆風翻盤吧!」
要是結果不好怎麼辦?大不了再測一次嘛。
話題互動
您對網際網路算命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新時代,彙集、融合行業內外精英對文化產業的觀察和理解,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相關機構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a8VTXgB8MnI47Ijcn5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