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主城的運河富人區不只是說說而已

2019-08-13     錫樓
無錫主城的運河富人區不只是說說而已

文/許夢嬌

01


主城區土地資源稀缺 將邁入3萬+時代


8月第1天下班的時候,國土局突然掛出了9塊地,4塊涉宅地、5塊商業地,共約21.9萬㎡,將於9月4日正式開拍。


其中,在這4塊宅地中,梁溪太湖廣場北E地塊起始地價達14236元/㎡,還設置了最高限價18000元/㎡。

當時這塊地掛出來引起了我們粉絲群的熱烈討論,今年梁溪區終於掛宅地了,而且起始地價還蠻高的,於是有人喧譁,梁溪區房價要漲了


的確,即使以起始地價成交,以後很有可能賣2.8萬。

而且小地塊往往溢價率很高,錫山區地價都1.4萬了,這塊地妥妥的溢價,這麼一來,梁溪區即將邁入3萬+了


在這裡,我們既然提到了梁溪區的土地,那就來說說這個主城區的土地稀缺性。

近年來,稀缺性越來越明顯。

隨著時間的推移,沿著運河的主城區供地量不僅浮動變化,而且地價步步走高。


2015年,梁溪區成交了7塊地(含商業地);2016年,拍出了10塊地(含商業地),其中恆大悅瓏灣、富力運河十號都是萬元地

2017年,區域土地供應量明顯下降,僅出讓4塊地(含2宗商業地);到2018年,政府開始精準供地,雖然有8塊地,但都是小而精的「玲瓏」地塊。


時至今日,拿這次梁溪區掛的這塊地來說也很小,僅占地約1.6萬方。

按照≤1.1-1.2的容積率和建設條件,以後可能會打造成帶裝修低層和多層住宅改善性質產品,提升區域的居住品質。


這個即將邁入3萬+時代的主城區,不僅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所體現的住宅價值也越來越高。


02

運河居住情結 重回記憶中的南長

梁溪區主城區這個概念是在2015年崇安、北塘、南長三區域合併才開始的。

上文中我所提到的太湖廣場北E地塊便位於主城區原來的老南長區。

老南長,最靠近主城區運河,因此有了大家口中所說的「運河板塊」,而這裡也是無錫最早的居住集中片區。


老南長區,成立於1951年,之所以稱之為老南長,是因為是無錫工商業的發祥地。

在明清兩代,南長區一度成為無錫地區的商市中心,是米市和農產品的集散地,有 "米碼頭"、"布碼頭"、"絲碼頭"之稱。

靠著運河的碼頭,小橋、流水、人家。

斑駁的石板路,一座座石板橋,都記錄著原著民生活的點點滴滴,枕河而居的老無錫人對這裡有著深深的「居住情結」,不願離開生養的這片土地。

而這一情結,對於氤氳著3000年吳儂水韻的無錫來說尤為深刻,更何況是擁有著深厚歷史文化資源的運河板塊。

03

城市會客廳 運河富人區不只是說說而已

全球每600座城市,才能享有一座城市河區,如此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向來為城市高端物業所追逐之處。

在我入行的時候,聽業內人說,無錫房地產市場剛起步的時候,分為兩個主購房時代。

一個是運河時代,一個是太湖新城時代,而且這兩大板塊支撐起了無錫高端項目的品質與定位。

確實如此,我們沿運河西路運河東路範圍內看去,昔日,在房價六七千的時候,朗詩未來之家當時價格9500元/㎡起。

而綠地香港、萬科、金科、九龍倉等品牌房企所打造的西水東、萬科金域藍灣、金科世界城,以及銀城天元世家和銀城京梁河等,就是市區當時的富人區

之後隨著融創、富力、華發的加盟,有著運河居住情結的富人區陣營更是錦上添花。

經過城市的變遷發展,運河板塊的空間和格局越來越顯眼,成了無錫城區的南大門

西瀕新運河,東倚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和312國道,南臨碩放機場和無錫新加坡工業園,北接市內的商業地段。



區域內早已擁有了大量的成熟小區,不僅交通便捷,配套齊全,生活氛圍還十分濃郁,從一開始就賺足了人氣分。

隨著無錫地鐵1、2號線的運營,南長區更是以此為契機加快了發展。

太湖廣場、城建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時代國際大廈、國金中心、茂業天地綜合體、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古運河旅遊度假區等無一不成為彰顯「魅力南長區」的靚麗名片。

如今,作為市區房價、地價「高價區」之一的運河板塊,融合了吳文化、運河文化、工商文化和現代文化。

交相輝映,成就了它宜商、宜居、宜游、宜業、宜人的獨特優勢。

價值認可度越來越高,依舊散發城中心光芒的運河板塊,儼然是一個充滿活力與魅力的城市會客廳。

這個富人區,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那麼在這個富人區里,未來的哪個項目將賣3萬+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V3bjmwBvvf6VcSZEm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