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三代人的婚事

2019-09-29     黑龍江廣播電視報

1929年我父親出生在黑龍江省肇源縣。當時家裡很窮,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全家靠給地主做佃農維持生計。父親在十多歲時就給地主放牛,天還沒亮就得趕牛上山,天黑才回來。夏天日曬蟲咬,冬天凍得往牛群里鑽,生活得很艱難,很遭罪。

1946年,東北解放了。父親和所有受苦人一樣翻身做了主人,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土地,過上了安穩的日子。1951年,父親投親靠友來到了哈爾濱,在一家國營大廠當上了工人。25歲時,奶奶催父親找對象,趕緊成家立業。父親沒有文化,又沒有住房,條件不太好,在城裡找一個媳婦根本都不用想。父親有幾個知心的工友,閒時經常一起嘮找對象的事。我父親說起自己的愁事兒,有個工友出主意說,咱們都是從農村來的,城裡的姑娘不好找,咱們找農村的,農村的姑娘勤勞、樸實,沒什麼說的,也都願意嫁到城裡。你要想找,我在農村給你物色一個,我父親欣然同意。時間不長,那個工友說:在蘭西縣客家屯,已經給你找了一個姑娘,20歲,身體強壯,人很憨厚。我父親聽了之後,當即表示可以看一看,利用星期日去農村相親。一見面父親就相中了,母親對我父親也是一見鍾情。兩人都同意,這門親事就算定下來了。

親事雖然定下來了,但是沒有結婚住房,我父親找到單位領導,說明自己的情況,那時單位住房很緊張,領導只能答應想辦法解決。過了一年,終於分配了一個簡易板加泥住房,小屋只有9平方米,儘管住房條件不太好,父親還是很滿意,畢竟有了自己的住房,父親開始張羅自己的婚事。工友幫父親粉刷新房,搭一個小板床,買了兩個木箱子,自己釘了一個小飯桌,奶奶給做了兩雙被子。工友們聽說後,湊錢買了一面梳頭鏡子:上面寫著互敬互愛、白頭到老,還送了一對暖瓶。結婚當天父親沒有新衣服,就把新工作服當禮服,母親做了一件對襟紅色上衣。結婚儀式很簡單,工友下班後都聚集到父親的小屋,一邊喝茶水,一邊吃喜糖,熱鬧一番,父母的結婚儀式就結束了。2017年,母親去世了,90歲高齡的父親,捧著母親的照片,跟我們回憶當年的往事……

1976年,我通過下鄉招工返城進了糧食加工廠,剛進工廠時看什麼都是新鮮的,轟隆隆的機器一轉就是一個星期。每天,汽車排成長龍,把加工出來的大米、麵粉、玉米碴子送往市裡糧店,保證市民供應糧。那時我作為一名糧食戰線的職工,特別的光榮和自豪,干起工作來特別有勁頭。無論在生產、學習,還是車間各項活動中,都表現得特別突出,一年後我當上了車間團支部書記。我將團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年年被評為先進團支部。兩年後組織任命我當團委書記,我如魚得水,更好地發揮了自己的工作才能。團幹部經常在一起開會、學習,交流工作經驗,在此期間,我對一名同級女團委書記很鍾情,便有意無意地和她接觸。最初經常談團的工作,慢慢地話題越來越寬泛,什麼都談了。女人是很敏感的,我們之間都心有靈犀,幹什麼都很默契。一起上夜大,學習文化知識,還經常到松花江划船,隨著感情的不斷升溫,到後來互相都離不開對方了,結婚這事兒自然而然水到渠成。1981年我們把結婚的事提上日程。而我和我父親一樣,首先考慮的也是住房問題。

我們家的小簡易房雖然已經改成紅磚瓦房,但住房面積不大,弟弟、妹妹都還小,我不能和他們擠在一起住。那時國家正是改革開放初期,經濟形勢很好,單位在蓋樓房,我打報告申請到一套住房,40多平方米。我把房子粉刷一新,地面鋪上地板,那時家具講究大衣櫃、高低櫃、寫字檯、沙發,所有這些我都置辦齊全了,還買了一台14寸黑白電視機,一台手提錄音機。上個世紀80年代,國家提倡婚事新辦,反對大操大辦。我是黨員,又是團幹部,理所當然響應黨的號召。所以,來一個「革新化」的婚禮。我買了兩台嶄新的上海鳳凰牌自行車。定個好日子後,迎親那天,我和新娘都穿著毛料西服,戴著大紅花,騎車在最前頭。100多人騎著自行車在後面浩浩蕩蕩地跟著,大街兩旁站滿了圍觀人群,汽車司機都主動給我們讓路,十字街口的警察主動指揮車輛讓我們先行,用現在的話說,真拉風!婚禮儀式在單位俱樂部大禮堂舉行,在司儀的主持下我們首先向毛主席他老人家鞠躬敬禮,然後向父母和來賓敬禮,單位領導致賀詞,儀式結束後我們回到婚房,新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一年後,我們有了自己的小寶貝,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2006年,我兒子畢業於黑龍江大學旅遊專業。此前曾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實習過,畢業正趕上香格里拉大酒店招工,兒子順其自然地被招為客房銷售代表。我兒子上進心很強,也很勤奮,工作有標準有目標,經過兩年的努力升為客房銷售經理,月薪達到萬元以上。兒子的女朋友是在學校相處的,工作又在同一個單位。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我們又開始給他張羅婚事。首先是買房子,地點選擇在新陽路上的歐洲新城,那是一座現代化小區,道路平整,綠樹成蔭,走在小區里仿佛置身於公園之中,我們給兒子買的是一套70多平方米裝修好的房子,室內寬敞明亮,大玻璃窗,圓形大吊燈,家具地板門窗都是實木的,廚房衛生間都是精選的瓷磚,總之裝修得讓人賞心悅目。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孩子們為了上班方便還買了一台小轎車。

2008年8月18日是我兒子大喜的日子。當天兒子穿著精緻的西服,坐著豪華長體轎車,把新娘接到香格里拉宴會廳。婚禮現場滿是鮮花,賓朋滿座,整個婚禮過程在我看來有如夢幻一般,這樣溫馨的西式婚禮,以前我只在電視中看到過。我父親坐在餐桌旁對我說:「我是不是在做夢呀?這簡直是神仙過的日子」。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回顧過去,從我們三代人婚事的巨大差別,真實地反映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也見證了我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我們的國家一年比一年強大。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的生活逐步實現小康水平,我們國家更加繁榮昌盛,展望未來,我們堅信中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趙智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TFImG0BMH2_cNUgw-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