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的「網紅基因」,就藏在這些藝術裝置里

2019-10-03     中購聯

藝術裝置」——大家對這個詞已經不陌生啦,大大小小的展覽裡頭,吸引拍照與目光的多半是體量龐大,視覺衝擊感強的裝置。

有些裝置藝術家/團隊,凡創作的作品,每次現身都能產生熱點,那創意的想像和趣味的互動體驗,吸引著世界各地成千上萬觀眾參觀,同時也滿足了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由單純拍照分享的社交心態。

整理了一些 2019 年出生的藝術裝置,它們遍布全球各地……

綻放的藝術 The Art of Bloom

藝術家 Intertrend & Daigo Daikoku

愛迪生劇院

還記得雨屋,那間你無論如何行走,都不會淋濕的屋子,而這間房子恰恰相反,是讓人享受花瓣沐浴的空間。

「The Art of Bloom」由設計工作室 Intertrend 和 Daikoku Design Institute 大黑設計研究室聯手打造。

花朵在其中成為意義的象徵實體,它的出生、死亡,也反映著人之情感變化,有著促使人認識到地球上自然生物之轉瞬即逝的冥想意義。

傳感技術的植入,使得裝置可以獲取到觀眾的體溫信息,從而實現不同變化,如用花瓣雨、燈光和聲音,「喚醒」和打開觀眾的感官體驗。為大家提供了以全新的方式與大自然聯繫的機會。

花瓣,光和聲音的淋浴旨在喚醒感官,同時創造一個冥想的空間,在其中更深刻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同時也連接到更深的精神狀態。

月亮 MOON

藝術家 SpY

馬德里 Mayor 廣場

那位從醫生轉行為前衛派藝術家藝術家 leonid tishkov。他帶著他創作的藝術裝置「private moon」私人月亮去到了世界各地,並拍下充滿孤獨與奇幻的照片,曾一度風靡網絡。

而這件 9 米高的作品,是 SpY 為馬德里當地居民及全年齡段遊客設計的,讓人們以一種有趣直接的方式欣賞這個作品。作品就質樸純真地將一顆月亮懸掛與高樓之間,並散發著溫柔的亮光。

作品懸掛的高度使得人們在城市的各個地方,都能夠看到這個裝置。而這個月亮裝置,採用了雙縫線的充氣尼龍材質,由電機不斷地向內部充氣,才能一直保持充氣狀態。高強度的LED照明系統照明照亮著整個裝置。

藝術家設計的目的是讓行人參與城市生活。這種藝術表現形式讓市民成為藝術家,讓藝術家成為市民,他們共同創造驚喜、相遇和思考。

吸管啟示錄 Strawpocalypse

藝術家 Benjamin Von Wong

胡志明 Estella Place

一根塑料吸管在我們日常的垃圾產出中,顯得如此微不足道,而正是這些數以萬計的微不足道加在一起,導致每60秒就有一卡車的垃圾被傾倒入大海。

來自加拿大的亞裔攝影師 Benjamin Von Wong,意識到這些不起眼的塑料吸管與海洋污染,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關係。

於是聯合了越南星巴克與數百名志願者,耗費了6個月,收集了168000根用過的吸管,打造了一座極具震撼的藝術裝置,為喚起人們對塑料吸管廢棄問題的關注和環保意識。

它不僅僅是一個擺設,更是我們邁向關注海洋塑料的第一步。吸管無疑是我們生活中,是最容易拒絕的塑料類型之一。

最終綠色和白色的吸管被組成一分為二的大海,而鋪在底部的其餘色彩,便是被揭露的隱藏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他在環境悲劇中創造出了,這般美麗而獨特的畫面。

太空人

天漠音樂節

音樂節上的藝術裝置雖然時間短,但人氣一定是火爆的!這件「太空人」屹立在音樂節的舞台的對面,太空人手指著舞台的方向。而它的內部,正孕育著新生命。

跟著排隊的人群,進入太空人的腹部。裡面就是神秘的藝術裝置——《母體》。

在進入裝置後,成為被投射在地球上一個個胚胎,在原始的母體上感受人最初的力量,開啟那段無意識不存檔的記憶。

在靜謐的空間中,是一個屬於觀眾自己的空間,容人思考,休息。在「母體」這個溫暖的空間裡面,有幽暗且舒適的燈光和由知名音樂製作人製作的音樂,水乳交融。

廢墟中的巨石

藝術團隊 teamLab

日本 Mifuneyama Rakuen park

專注沉浸式數字藝術體驗 teamLab,最近又雙叒叕推出了新展和新作,這次是在日本九州島上的御船山樂園。

展覽名為「teamLab: A Forest Where Gods Live, Ruins and Heritage - THE NATURE OF TIME」,展覽里也展出了teamLab最新的藝術巨作——「Megaliths in the Bath House Ruins」,廢棄公共浴室中的巨石。

顧名思義,裝置的確安裝在一個寬敞、神秘的廢棄浴室空間之內,巨大的長方體型裝置仿佛拔地而起,上面正是不斷變幻的花朵,每個小時,展現的都是花朵在一年中經歷的生死之旅——含苞、成長、開花、落瓣、凋謝、枯萎,正是屬於宇宙的自然輪迴。

巨石上的影像由電腦實時操控,並不是事先攝錄好播放,因此意味著它們並不會重複,始終隨著人在周遭的移動而產生變化,下一刻與上一刻永遠都不同,每一刻都是獨特的,也再也不會被遇見。

雖然花朵的生死輪迴不可被逆轉和停止,但當人在附近佇立,花朵生長和盛放的速度則會明顯加快。

花朵四季也伴隨著水粒子的變化和移動,瀑布由巨石頂端傾瀉而下,當人接近裝置的時候,水的動態也會隨之改變,呈現出一幅人與裝置相互影響的景象,彼此反應,又彼此成長進化。當然,水粒子也會影響花朵的形態,帶來相愛相生之感。

貓形雷射 Laser Cat

藝術家Kaja Haven

2019哥本哈根戶外音樂節

Kaja Haven 是一位來自哥本哈根的挪威藝術家,她還是一位多學科藝術家,在舞台、聲音和空間領域工作,經常在幻想和現實生活之間創造一條模糊的界線。

2019年哥本哈根音樂節上,kaja haven展示了她迄今為止最大的藝術裝置作品《Laser Cat》。裝置尺寸約為9×2×4米,由6毫米和8毫米的鋼材組合搭建而成,然後用9000個白色塑料袋覆蓋。

好玩的是,這隻巨大的波斯白貓被設計成坐在特製的貨櫃上,白天是一個大型的臨時雕塑,與節日粗獷的工業美學形成鮮明對比,然後在晚上雙眼發出了射線,變成了燈塔和派對現場。為了在夜晚照亮雕塑,貓的頭部安裝了雷射機和無線網絡。

本文分享自標視學院、普象工業設計小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中購聯成立於2002 年 , 是中國成立最早的購物中心行業服務組織,擁有權威的會展、研究、培訓、智庫、傳媒等多個行業領導性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SUskG0BMH2_cNUgGkGN.html





聞香識MALL

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