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混合人造光源下拍攝夜景人像

2019-08-09     攝影筆記


夜景的人像色彩斑斕,五光十色的光源可以非常好的襯托氣氛,增加照片的視覺效果,不過夜景拍攝比起白天的人像拍攝難度要增加很多,無論曝光控制還是光源選擇,都要求攝影師對畫面有較強的控制力。

為什麼拍攝

1-夜景的人造光源色彩斑瀾,畫面效果絢麗。

2-容易營造出與一般日光攝影完全不同的畫面感。

背景故事

本張拍攝於韓國首爾,那天是釋迦摩尼誕辰日,韓國的法定假日。

這是在鍾閣附件的寺廟拍攝的,為了慶祝釋迦牟尼誕辰,舉辦了很盛大的燈會。穿梭在五彩繽紛的彩燈之中,我為模特拍攝了這樣的夜景人像。

01 取景

燈,燈,燈,夜景人像燈無論作為光源還是環境因素都是要首先考慮的,那麼本張的取景以彩燈的前後位置和模特的臉部特寫為考慮因素。如何在交代環境的前提下保證人物的突出是重點。

02 構圖

我們都了解,黃金分割構圖是非常經典和耐看的一種方法,本張就是一個實例。與以往不同,由於要找出合適模特露出大半個上身的空襲的位置很不容易,因為要看燈的空襲又要看方不方便模特擺出姿勢。我選擇了讓模特處於畫面最右側,加上手的狀態正好位於畫面右三分之一處。

03 虛實

夜景是大光圈鏡頭的天下!

為了氣氛,為了提高快門速度,為了稍微降低噪點,光圈是有多大開多大,這時候會讓你覺得為了大光圈所花的每一塊錢都是值得的。前景儘量虛化,不要搶了模特的戲,作為大半身照片,焦點一定要對在眼睛上。本張採用先對焦,再構圖的方式,因此一定要檢查再構圖是不是影響了焦點。

數據:光圈F1.4

04 曝光

夜景人像高感光的噪點和安全快門的極限是一個選擇。不少的攝影師對噪點很不喜歡,因此總要嘗試最低的安全快門。這是有很大的風險的,因為非常容易拍虛,如果都虛了,那噪點再低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速度一定要控制在自己的穩定範圍之內。另外,既然是夜景,那麼若隱若現的光源感覺就要保持,所以人物不必曝光的特別亮,這樣才能保存夜景的氣氛感覺。

數據是:光圈優先,1/60s, ISO 800

05 後期

後期的重點有兩個。

第一 是整體顏色的控制。我覺得這時候色溫不必求「准」。就是要保留各種人造光源營造出的色彩特色,所以人物的臉部和身上的色溫顏色不影響主題就行。攝影除了技術的操作外,還有作為藝術和主管感受的表達,不要忽略。

第二 是噪點和忽明忽暗的光源對模特皮膚的後期帶來的挑戰。我個人不支持夜景人像把皮膚磨皮的吹彈可破。首先,皮膚處於暗部和亮部過度之間的修圖很有難度,稍微調整不好就容易破壞皮膚的整體質感,也會改變光線的過渡,造成虛假的感覺。因此我建議用PS中的修補工具把瑕疵處理掉就好,不要追求無意義的「光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SU3d20BJleJMoPMLt6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