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扔煙頭樓下酒精消毒,著火了。」「灑酒精消毒,做飯時引發爆炸。」……最近有一些關於使用酒精消毒反而引發火災的消息,在朋友圈廣泛流傳。
網傳爆炸視頻截圖
事故並非網傳在家使用酒精消毒造成,而是陽台雜物起火,武漢消防官方微博,已經做了闢謠。
截圖自新浪微博
雖然是謠言,但是也點燃了大家對於酒精等消毒液如何正確使用的熱議,今天小薇就來告訴大家如何正確使用酒精等消毒液。
酒精為啥能消毒?什麼濃度好?
酒精(乙醇),是醫學上常用的消毒劑之一,常用於無損傷皮膚的消毒,和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
它的消毒機制:
酒精之所以能消毒是因為酒精能夠吸收細菌、病毒中蛋白質的水分,使其脫水變性凝固,從而達到消毒的目的。
但酒精並不是濃度越高,消毒能力越好。
酒精想要「突破」細菌、病毒的防禦,需要水的幫助,因此酒精溶液才有消毒作用。
高濃度酒精,對微生物蛋白的脫水過於迅速,微生物表面快速變性凝固,反而形成了「保護膜」,影響酒精的消毒能力。
而濃度75%~80%的酒精,滲透性最好,可以在幾秒鐘內殺死絕大多數細菌和包膜病毒,這也是為什麼醫用酒精的濃度是75%。
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屬於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包膜,因此可被醫用酒精殺滅。
酒精無法消毒空氣
酒精消殺依賴於一定濃度的溶液,有些人把酒精噴洒到空氣中,是難以殺滅病毒的。
一方面,酒精難以均勻分布在空氣中,病毒遇到酒精被殺滅的機率低,另一方面,酒精是易揮發物質,噴洒後,酒精迅速揮發,懸浮在空氣中的小液滴,酒精濃度明顯不足,難以達到殺滅病毒的目的。
而且空氣中高濃度酒精蒸氣的聚集,極易產生燃燒現象,造成火災。
正確使用酒精消毒的方法,還是塗擦消毒,如手部消毒和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
居家消毒,可購買75%濃度的醫用酒精做為基礎的擦手液。同時,還可通過噴洒和擦拭來清潔和消毒物體表面,如門把手、桌面、電梯按鈕、手機等物體表面。
在非醫療環境,比如我們居家的非污染的室內空間,空氣中不大可能會懸浮足以可以造成傳播的病毒濃度,因而無需進行空氣消毒,僅需要定期開門窗通風就可以。
小貼士
使用醫用酒精還需注意
1. 使用前要清理周邊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氣中直接噴洒使用;
2.家中不宜大量囤積酒精,以免留下消防安全隱患;
3.避光存放防止傾倒破損,保存必須蓋緊容器,不要放在陽台、灶台等熱源環境中;
4.對酒精過敏的人群請使用其他消毒劑。
其他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項
除了酒精,我們還能使用許多其他的消毒液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
雙氧水
3%濃度的雙氧水能夠有效殺滅新型冠狀病毒,在使用時需要注意這些:
1.雙氧水在受熱、光照條件下,很容易出現分解,使用時注意有效期,放置於遮光、陰涼處保存使用;
2.雙氧水對金屬有腐蝕,對有色織物有漂白作用;
3.雙氧水有刺激性,應防止濺入眼中和皮膚、黏膜上;
4.雙氧水使用氣溶膠噴霧法可用於空氣消毒。
84消毒液
1.84消毒液有刺激性與腐蝕性,必須按瓶身註明的稀釋比例稀釋以後才能使用;
2.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須加蓋蓋好,防止有效物質揮發;
3.不要把84消毒液與其他洗滌劑或消毒液混合使用,這樣可能會加大空氣中氯氣的濃度而引起氯氣中毒。
4.84消毒液對皮膚有刺激性,使用時應戴手套,避免接觸皮膚。
對氯間二甲苯酚
對氯間二甲苯酚也是一種常見的消毒劑,常見的產品有滴露、威露士等。
1.研究表明,4.8%的PCMX稀釋40倍(終濃度0.12%)可以有效滅活冠狀病毒,以滴露消毒液為例,取三瓶蓋加入兩升水就可以達到有效濃度;
2.只供外用,一定要稀釋後使用,任何情況下均不能吞服;
3.如不慎入眼,要用清水沖洗或就醫;
4.擱置在陰涼處保存,不要讓兒童接觸到。
各種消毒液
尤其是酒精的使用
你心裡是不是有數了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NHaPHABgx9BqZZIoTP3.html文章來源:網絡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