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各區縣(市)要幹啥民生實事 請聽他們一一道來

2020-04-10     東北新聞網

和平區人民政府區長馬 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城市有機更新,解決好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直接、最迫切的現實問題,不斷提高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老、幼、弱、舊」,科學謀劃制定12件民生實事。新建、改建14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3個社區養老服務站,逐步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後顧之憂。在全區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引進物聯網智慧疫苗服務技術,開展預防接種流程規範化、信息化全程管理。為全區持證智力殘疾人配備定位手環,幫助走失人員儘快與家人團聚。建設40處環保屋;實施16個老舊小區改造;實施20處積水點改造等。

瀋河區人民政府區長林宇航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理念,推動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盛京皇城保護利用,啟動盛京城址等3處文物修繕;推進盛京皇城國家5A級景區建設,對照國家級標準,擬投資8.77億元,實施19個改造提升項目;加速中街首批國家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對頭條、官局子等6條特色文化胡同實施改造。對同澤中學男校舊址等4處歷史建築進行維修保護。實施滿堂河瀋河段生態環境提升工程。完成東貿路等5處積水點位改造。新建15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9個社區養老服務站、7個居民之家和57個百姓樂園。建成實驗學校東部校區初中部。

鐵西區人民政府區長郭忠孝

堅持民生為本,著力推進共享發展關注民生福祉,補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弱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構建共建共享的民生髮展格局。積極拓展就業渠道。抓實社區便民服務事項「全市通辦」平台建設。完成15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40個養老服務站建設。深入推進棚戶區改造、移村再建和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開展亂補課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快推進中德英才等17所學校建設,完成杏壇中學龍江湖分校等9所學校建設。擴增公辦學位5340個。力爭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大力扶持鐵西夢工場、紅梅文創園等重點文旅項目。提升中國工業博物館綜合功能。

皇姑區人民政府區長李 盛

堅定必勝信心,堅持穩字當頭,以創新為動力,推動城市有機更新。進一步優化教育布局,全力推進43中學(未來校區)等5個教育新建工程建設。實施崑山路、小區配套路等12條街路建設及改造工程。補植崇山路、黑龍江街等15條街路行道樹,提升改造27處廣場、綠地,提高基礎設施保障水平。圍繞安全便捷、精細精美、智能高效,推進總投資2.7億元的11項城市維護計劃,持續開展市容秩序整治。兜住就業、社保等民生底線,完成總投資1.17億元的11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建成16家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42家社區養老服務站,妥善解決回遷難、辦證難等歷史遺留問題。

大東區人民政府區長李 剛

以「城市體檢」為契機,推進核心城區提質升級,辦好民生實事。實施7個老舊小區提質改造,做好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改造60公里小區內部供水管網、26個電力棄管小區設施、3個小區燃氣管道。完成22條破損道路整修,實施23條道路排水防澇改造,新增停車泊位1萬個。推進萬泉公園、大東廣場及20處街角綠地改造提升。推進13個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7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建設。實施東貿路南等4處740戶棚戶區改造,持續改善薄弱地區群眾居住條件。優化教育布局,實施21所學校維修改造。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全部辦成公辦幼兒園,不斷提高公辦學位比例。

渾南區人民政府區長閆占峰

堅守初心使命,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讓渾南振興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區人民。推進棋盤山、鳥島、東陵公園等優勢資源集約化利用、一體化開發,加快秀湖花海、十里畫廊、20條特色景觀谷建設。確保126中學渾南分校投入使用。健全分級診療機制,積極爭創國家慢性病防治和國家健康促進示範區。加強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同時,提升公共文化供給品質,舉辦大型文體活動10場、文化惠民表演及培訓500場,高水平承辦瀋陽國際馬拉松、國際賽艇大師賽等品牌賽事,打造棋盤山「冰雪世界」、渾河「冰上龍舟大賽」等冰雪品牌。

2020年各區縣(市)要幹啥民生實事 請聽他們一一道來

于洪區人民政府區長高政威

堅持民生為本,發展社會事業,提高群眾幸福指數。設立於洪區民生保障基金,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5%,專項用於解決小區解遺辦證、配套設施老化等民生領域應急處置和歷史遺留問題,打開資金制約「死結」。擴建於洪新城第一小學、第二小學,新建東北英才小學部和中學部,確保2021年9月前全部投入使用。大力推行養老機構、醫療機構合作運營,新增居家養老服務中心5個、社區養老服務站27個。重點實施小渾河、北分乾渠改造等防水排澇補短板工程,解決13處點位雨季內澇問題。實施五礦西配套路及黃海路、長江街整修等道路工程,打通斷頭路和對外聯繫幹路,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沈北新區人民政府區長劉樹敏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能力,集中力量辦好百姓最為關注的門前事、身邊事,不斷增強新區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全年實現新增實名制就業4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新建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4個,改造社區養老服務站11個。確保南京一校沈北分校等3所學校、杭州路幼兒園等4所幼兒園及新興中學綜合樓改造項目投入使用,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全年開展群眾文體活動不少於1600場,打造沈北特色品牌。協調解決1524戶居民房證辦理以及7個小區、4539戶居民燃氣延期開栓問題。

蘇家屯區人民政府區長李逸群

牢牢把握髮展機遇,主動融入全市發展主戰場,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全面建設獨具魅力、富有實力、包容開放、充滿活力、環境美麗、和諧幸福、風清氣正的高品質新城區,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重點發展都市文化旅遊產業,進一步整合都市農業及馬耳山、楊城寨、白清寨等生態旅遊資源,打造瀋陽經濟區文化旅遊「後花園」。實現中央大街在上半年全線通車,啟動雪松路跨線橋項目,進一步暢通與鐵西、渾南、和平的連通。重點推進老城區提檔升級。高標準實施麗花小區等7個老舊小區提質工程。設立1000萬元教育資金,實施隊伍建設、內涵提升、特色發展等專項工程。

遼中區人民政府區長卜世傑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合作,推動產業轉型,加強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突破發展瓶頸,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民生福祉,全面推進遼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適時啟動第二批美麗示範村申報和創建工作。完善村內道路、標準圍牆和路燈等設施建設,重點打造1個鎮街、6個村典範建設工程。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全年新增城鎮就業2300人。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建立貧困人口動態管理制度,繼續提升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新建2個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7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完成棚戶區改造1000套,危房改造26戶。

新民市人民政府市長張文哲

堅定不移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堅持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積極而為、量力而行,多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和承載力,完成新區南路新建道路、城區巷道維修改造等工程建設,確保遼西北供水配套凈水廠穩定運營。完善污水排放體系建設,完成城南明渠改造和中水回用等工程建設。著力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實施舊城區改造2280套。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快推進胡台分校一期工程、職教中心實訓基地等建設。加快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完成市人民醫院、疾控中心標準化實驗室項目建設,完成1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建設。

法庫縣人民政府縣長陳大為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有序投入、有力落實,一件接著一件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推動遼西北供水工程凈水廠及配套管網早日竣工,讓人民群眾早日喝上放心水。加強金沙河流域及周邊地區管護、新城道路管護,建設南外環路過街天橋。實施5萬平老舊小區暖房工程。抓好生活污水處理、畜禽養殖及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重點任務,著力解決影響生活質量的難點問題。新增1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建設朝陽一校法庫分校。實施供暖改造,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實施「大病不出縣」行動,加強與醫大一院等知名醫院合作,提升綜合服務水平。

康平縣人民政府縣長李旭臣

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突出問題,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強城市管網建設,確保康平凈水廠及配套管網投入使用,實施城區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啟動雨污水管道、雨水暗渠新建工程,擴大集中供熱覆蓋面。提升城區南部道路通達和排水能力,力爭含光街南延道路建成通車,同步完成雨污分流工程。實施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制度,確保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繼續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救助標準。加強與知名醫療機構合作,力爭婦幼保健院綜合樓、同康醫院項目投入使用。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高級記者唐葵陽 主任記者方月寧 呂佳 劉宏偉 李遠 記者李慶海 劉強 王月 王彩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JxbZHEBrZ4kL1ViH1js.html














北國雲讀 ⑫

20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