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交警二大隊開治堵「處方單」 3招緩堵治亂提升滿意度

2020-01-07     四川政法聲音

2019年12月31日下午,教育園區又一次迎來「放學潮」,從14時40分到18時,26000餘名學生陸續從外國語實驗學校、綿中實驗學校和南山實驗學校離開。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教育園區實行車輛單循環模式,極大提高了通行效率,確保車輛「進得去」也「出得來」。

  

  1月1日臨近中午,交警吳曉東帶領2名協警沿高水中街、躍進北路、高虹路對轄區機動車亂停亂放進行規範和清理,同時,檢查沿線新安裝的「U型杆」以及其他交通設施有無損壞和缺失,並向沿街商戶宣傳占道停車相關規定。

  

  疏堵結合,基層治理才能持久和見效。今年5月20日,交警直屬二大隊原有的管轄範圍重新調整後,「第一把火」就「燒」向高水片區和教育園區這兩個以往停車難、行車難的地方。短短半年,各種有效的治理手段推陳出新,實實在在的成效讓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圖為:單循環前後對比


  單循環讓車「進得去出得來」

  

  作為教育大市,一直以來,綿陽吸引了眾多莘莘學子來此求學。所以,教育園區成為「熱門打卡地」。

  

  「這個區域一直存在行車難,停車難的問題,雖然經過了多次整治,但是由於車輛增多等客觀原因,一直沒有明顯改善。」五中隊中隊長鄒揚說。目前,園區內有外國語實驗學校、綿中實驗學校、南山實驗學校、中醫藥大學等在內的9所學校,師生超過10萬人。每逢周末、節假日、開學、招生等時段,在這區域內通行的機動車超過兩萬輛,壓力巨大。

  

  鄒揚介紹,尖峰時段,區域內的停車位是非常稀缺的資源,再加上公交體系不完善等原因,車輛亂停亂放現象普遍,車子「進得去出不來」的尷尬時常發生。因此,許多家長對教育園區的交通問題頗有怨言,經常打電話、寫信向市長熱線、學校、交警部門反映和投訴,甚至發到網上,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綿陽教育形象。

  

  圍繞群眾所需所盼,交警直屬二大隊提出了「改善教育園區通行條件」的治理方案。經過前期實地走訪、勘查,大隊決定對教育園區實行單循環方式通行(九洲大道教育路教育中路教育南路),減少相向和支路車流影響,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效果顯而易見。學生家長陳建說:「以前,我從天生橋路口到南山實驗學校接娃娃,遇到擁堵,短短1公里的距離開車要十多分鐘;從9月份開始就不一樣了,雖然單循環多繞了點路,但是時間上至少要節約一半,而且基本上不會堵車。」

  

  和陳建一樣有這種感受的家長不在少數。為了配合單循環交通組織方式的實施,學校周邊還增設了電子警察監控,抓拍線外停車、二排停車、公交站台停車、禁停路段停車、黃色網狀線停車等交通違法行為。

  

  單循環的開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路面車流的擁堵,那停車位問題又該如何「破冰」?交警部門也拿出了治理的實招:一方面與學校進行溝通協調,開發校內和校園周邊停車位,滿足學校教師、職工等停車需求;一方面利用社區停車資源,積極協調周邊大型停車場,並在教育路、教育中路、教育南路新增停車泊位......到目前,整個教育園區共有對外開放車位6000餘個,基本能夠滿足車輛停放,園區交通秩序持續向好。

  


圖為:高水中街人行道對比


  資源整合硬體提升治理亂停放

  

  「城中村」的車輛亂停亂放亂行現象一直是全國各地城市治理中的難題,綿陽也不例外。

  

  長期以來,綿陽市涪城區高水、聖水區域的交通亂象雖然經過數次整治,但收效甚微。這一片區居住群眾超過10萬,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商業街眾多,加之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長,停車難、亂停放現象屢禁不止。

  

  城鄉基層治理,說到底就是要解決好群眾「身邊事」,提升滿意度。為了解決停車難問題,大隊組織勤務、義交等部門警力深入高水、聖水周邊開展停車需求調研,重點了解學校、醫院、大型市場、沿街企事業單位的停車狀況,摸排停車供給與停車需求,建立問題清單,完善停車秩序整治方案。

  

  「調研中我們發現高水、聖水區域的部分道路產權屬於集體,交警沒法單方面規劃停車位。」四中隊中隊長吳曉東說。為此,大隊又多次找到城郊鄉政府以及社區居委會進行協調,並採用「見縫插位」的方式,在車輛集中路段且不影響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前提下,儘可能利用道路閒置資源規劃小車、電動車、摩托車泊位。目前,高水中街、聖水南街、躍進路北段等路段新增停車位281個,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重點路段無停車位,車輛亂停亂放的「老大難」問題。

  

  在「問診把脈」過程中,大隊還發現亂停亂放也是造成交通擁堵的「病因」之一。「有的車輛直接停放在人行道或者是公交站台,不僅容易造成交通擁堵,還對行人安全造成影響。」吳曉東說,這其中又以玉女路、躍進路、高水中街等較為突出。

  

  為此,大隊將亂停亂放的整治作為常態化工作機制,每天定時定點對重點路段加強管控,著重整治機動車占用人行道、非機動車道違法行為,對嚴重違停阻礙交通的一律依法拖移,對妨礙交警執法或者暴力抗法的,一律依法從快從重處理。同時,在尖峰時段,大隊還組織秩序民警在高虹街、高水北街等開展定點疏導管理,採取現場固定證據和監控抓拍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利用高水片區的卡口監控抓拍設備,對路面違停車輛實施及時抓拍。此外,大隊還在高水中街、躍進北路、高虹路等路段安裝了12個阻車杆、850個U型杆;高水片區安裝206個阻車杆、1132個U型杆,進一步緩解亂停亂放現象,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大隊長陳海明表示,今後,大隊還將繼續抓好轄區「城中村」的交通秩序管控,並將此作為勤務考核和群眾滿意度測評重點,不斷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G_yf28BMH2_cNUggaX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