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合德,百年京張。」京張高鐵今天正式開通,8點30分,首班列車準時滿員駛出北京北站。
京張,京張!在所有中國人心裡,這兩個字重若千鈞。
猶記得1905年,中國大地一片衰敗、列強肆虐。為保住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清政府提出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修築計劃。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在《修造京張全路辦法》報告中提出:「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獲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覬覦。」
願景雖好,但困難重重,甚至英國人狂妄地宣稱,「能修築京張鐵路的中國人還沒出世」。詹天佑針鋒相對地反駁,「不僅已經出世,而且現在存於世也」。他動員鐵路修建工人,「無論成功或失敗,決不是我們自己的成敗,而是我們國家的成敗!」憋著一股勁兒,一群人艱苦奮鬥了4年的時間,終於在1909年建成了京張鐵路。中國人獨立自主設計並修建的第一條鐵路通車,自此打破了外國人壟斷修建中國鐵路的局面,成為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一個重要勝利。
百年往矣,今非昔比。110年後,歷史課本上承載著「救亡圖存」的京張鐵路華麗歸來,以大國動脈之名再次飛馳。同一個起點,同一個終點,從北京到張家口,全程174公里,最快只需47分鐘。世界上第一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有砟軌道高速鐵路,世界上第一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寒、大風沙高速鐵路,首次引入自動駕駛技術開創世界智能高鐵先河……從彼時的追趕者,到如今的領航者,「京張」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百年榮辱,更見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今天,高鐵已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名片,是經濟發展黃金線。透過它,你不僅能看到中國發展的日新月異,更能看到中國人的一股精氣神。從鐵路到高鐵,從危亡到復興,中國人奮發圖強、自力更生的基因代代相傳。中國高鐵跨越塞北風區,蜿蜒嶺南山川,馳騁東北雪海,都是中國人戰勝艱險,一米一米干出來的。如今,就連那些曾經懷疑、嘲諷中國高鐵的外媒,也不得不驚嘆於「立幣不倒,杯水不灑」的中國高鐵技術。這背後正是中國人腳踏實地的品性和為國爭光的情懷。我們靠著這股精神走過磨難屈辱的過去,今天還要依靠其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京張高鐵首發G8811次列車上,詹天佑的後人詹欣表示,親身體驗百年跨越非常激動!時間向前,中國向上,勤勞的中國人在勇敢征程上必將創造更多復興奇蹟。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