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大多數父母在生下寶寶沒多久後,為了賺錢養家,只好把寶寶交由家裡的老人照顧。雖然自古以來有隔輩親一說,但老人和孫子相處的過程中,也會有一些小矛盾發生,那麼,老人和孫子是怎麼處理這些矛盾的呢?
視頻中,爺爺和孫子因為一點小事鬧彆扭,倆人互相不理對方,爺爺一副非常生氣的樣子,轉過頭不看孫子,孫子站在旁邊,也一臉生氣地看著爺爺。
小男孩又生氣又委屈地看著爺爺,好像受到了很大的委屈一樣,爺爺轉過頭不去看孫子,看來爺爺也生氣了。
爺爺看了一眼孫子委屈的臉,轉過頭,臉上的笑意快藏不住了,可他還是努力忍著。
爺爺最終忍不住笑了,他把孫子的衣服蓋在頭上,躲在衣服底下偷笑,孫子看到爺爺的舉動,馬上投入爺爺的懷抱。
對此,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評論:
網友一:爺爺的表情,像極了平時跟寶寶生氣的我。
網友二:面對孩子,爺爺都沒脾氣了。
網友三: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不過爺爺也非常有愛。
家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教育好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但是很多父母對於教育孩子,會存在著一些誤區,不但不會使孩子更加優秀,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1、期望過高,教育太過嚴厲
有些家庭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教育太過於嚴厲。孩子幾乎沒有自己的自由空間和休息時間,甚至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時間。這樣的教育方式也是錯誤的,這樣下去,孩子會對父母產生逆反的心理,影響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子感情。
2、教育行為粗暴
有些父母思想比較封建,他們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所以對孩子的教育行為特別粗暴,動不動就打孩子罵孩子,這樣的教育方法也是錯誤的,這是在扼殺孩子的未來。
3、盲目溺愛
孩子都是父母心裡的寶,每個父母都疼愛孩子。但是疼愛孩子要有個度,不要盲目地溺愛孩子,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的教育方式並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由此可見,以上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弊大於利。那麼,父母要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用良好的素質薰陶孩子
什麼樣的父母便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所以,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榜樣,用良好的素質去薰陶孩子、感染孩子。
2、用溫暖的笑容親近孩子
微笑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符號。父母要用溫暖的笑容去親近孩子,去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用居高臨下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父母這樣的教育方法會更溫和,也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樂觀向上的人。
3、用和諧的家庭環境影響孩子
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如果父母總在孩子面前吵架,不但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用和諧的家庭環境去影響孩子,也會教育出一個內心充滿愛和安全感的孩子。
父母要用正確的方法去教育和影響孩子,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以後才會更有出息。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