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高管呼籲美國學習中國:如果再不介入,對方就成第一科技強國

2020-03-01     大國前沿


圖為埃里克·施密特

近日,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道,谷歌前執行長埃里克·施密特表示,除非美國國家力量介入,否則中國有可能取代矽谷成為世界第一科技強國。施密特認為,目前美國在許多技術領域相對於中方都只擁有著微弱的領先地位,美國人應對中方「利用技術改造世界」感到警惕。美國無法證明自己的制度優勢,而市場經濟不再是中美競爭的關鍵性因素,美國需要嚴肅認真地對待此事。

不得不說,施密特不愧為曾經的世界第一科技企業的前CEO,其政治敏感度遠超一般的技術人員,說話的每一個字都切中了現如今美國人的癢處。而除去意識形態的問題,施密特關注的「美國可能落後」,同樣是許多西方國家從底層到頂層都在苦惱的。

美國有著長期竊取他國技術和出賣技術給他國的傳統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西媒都熱衷於用「竊取」這樣的詞眼來形容中國人的科技成就。而當謊言被戳破後,在西方國家的環境中隨之而來的絕不是真相,而是愈來愈多的謊言。其中,集結力量打「科技冷戰」就是現如今趨勢最為明顯的一條。

而施密特所說的「美國需要國家力量介入科技發展」這一條,與美國的自由主義傳統完全背道而馳。諷刺的是,中方通過改革開放與加入WTO實現了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結合,提高了經濟發展與決策的整體效率。如今以自由競爭為傲的美國人,卻要翻回來走中國的老路了。

近一周美股的下跌說明了中國的重要性

實際上,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美國同樣面臨著「中國一著涼,世界就打噴嚏」的情況。這一點從2月27日的美股大幅下跌中就能夠看出。受疫情疫情影響,蘋果股價一天之中暴跌6.23%,谷歌股價從1532美元的高位跌至1384美元,微軟股價下跌7.05%,英特爾、英偉達、特斯拉等一眾科技股有一個算一個,幾無倖免之魚。

世界太大了,世界也太小了

簡單來說就是,美國的科技公司們相當程度上利益是與中方的發展相捆綁的,中方是任何一家有心繼續向上的科技企業都不願意放棄的市場。當政治正確與現實利益發生衝突之時,這群技術人員中的精英會做出何種選擇,直接決定了其未來的命運。

而施密特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趁機向白宮索要更多的好處,是出於個人和所屬集團利益的舉動,而非出於國家利益的考量。至於下一步該如何,還有待後續的觀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8JjnXABjYh_GJGVudh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