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中國風就好像一股清流,以其獨特的神秘和優雅惹得越來越多的人喜愛。
提起中國的古韻美,腦海中就會浮現小橋流水人家的潑墨山水畫。
和現代的都市的車水馬龍比,有著悠久歷史,歷經歲月洗禮的古鎮,猶如一陣清爽的微風,會讓人神清氣爽。
踏著青石板路,路過歲月痕跡的老房子,住著充滿煙火氣的人家,無一不讓人嚮往。
所以有人說:在城市待久了,總想去古鎮走一走。
不如來到這六個古鎮,放空自己,把自己所有的煩惱一一沉澱。
宏村,中國畫里的鄉村
安徽宏村,素有「一襲煙雨罩江南,兩袖清風論古今」之美譽。
在這裡,有著幾十年如一日的靜謐,上千年的時光似乎轉瞬即逝,粉牆黛瓦倒影水中,盡顯畫里村莊之美。
漫步在曲折狹窄的街巷間,可以嗅到木樑與白牆間的腐氣,那一刻,穿越感漫於心間。
穿湖而過的畫橋,曾是《臥虎藏龍》中李慕白牽馬走過的地方。
畫橋西邊,每年無數美院學子終日臨湖寫生,去尋找古人所描繪的 「楊柳含顰桃帶笑,一邊吟過畫橋西」。
村內鱗次櫛比的徽派民居與旖旎的山光水色交相輝映,遠山如黛,近水如煙,山水間的空靈蘊藉成就宏村的幽然,可謂處處皆是景,步步能入畫。
富麗堂皇的"承志堂"被譽為是民間故宮,彰顯出曾經的富貴奢華。
老人常說「花開則落,月滿則虧」,來過村落中央的月沼湖更能領略此意。
獨坐湖畔旁,一抹夕陽照下,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放眼望去,高低錯落的古建築,都是徽情,微風拂過,落在眼裡,掉在心裡。
或許,這裡就是陶淵明暗戀的世外桃源吧。
四川閬中,被遺忘的人間仙境
閬苑仙境,據說是美的會令人迷失自己的地方。
杜甫詩中「嘉陵江水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嘉陵江就從這裡緩緩流過。
吳道子也曾專門到此遊歷三個月,作畫《嘉陵江山圖》,以錦屏山為軸心與江水相依相傍,共同勾勒出古城輪廓。
風景秀麗的鎖屏山,孕育出古海州文明,遍地都是古蹟。
登上中天樓樓頂,古城的風水格局盡收眼底。
夜晚,遙望宏偉壯觀的華光樓,五光十色,燈彩耀人。
遺憾的是,這樣美的千年古城,卻鮮為人知。
有人說是因它不願放下骨子裡貴族般的驕傲,不屑於與其他古城爭高低,所以從不宣傳自己。
也有人說它是被自己的名字耽誤了。
其實這樣也好,每每走在古城中,就可以獨享它的溫暖羞澀。
走進去,理解它,體會整座城的豪邁颯爽,享受陽光溫淡歲月靜好。
果然是「閬中勝事可腸斷,閬州城南天下稀」。
江蘇周莊,中國第一水鄉
倘若去不了隔山隔海的威尼斯,不如走一趟周莊。
畫家吳冠中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春秋時,因是吳王少子搖的封地,被稱作「搖城。
隋唐時,又被變為「貞豐里」。
宋朝時,為感恩里人周迪功郎在此捐田建寺,故改為周莊。
歲月流轉,變得是名字符號,不變的是那份骨子裡的似水柔情。
周莊是需要用心聆聽的地方。
煙雨下,記憶中江南淺淺的哀傷,上千年都沒更改半分。
十幾座大大小小的古石橋,相連相望,每一座都有自己一段不可言語的往事。
古建築鱗次櫛比,錯落有序如婷婷少女窈窕立在兩岸河畔。
靜幽幽的水面,倒映著樓影人影橋影,薄霧籠罩下,勾勒出如夢如影的兩重景色。
一葉烏篷船飄過,船娘慢慢搖著船櫓,哼唱著吳儂細語,任時光蹉跎。
每一幕,隨手一拍,就是一幅靚麗風景。
到周莊,不可不去那些曾經的高樓大院,裡面隱藏著不少前朝風韻,更遺留著扣人心弦的歷史滄桑。
清晨,魚肚剛泛白時,清幽嫻靜的周莊足以洗滌遠道而來遊人周身的疲憊。
夜晚的周莊,燈火照在古樸的建築上,映著壁上的爬山虎葉綠得通透,又迷人又陶醉。
有人說雨中的周莊更妖嬈,此話不假。
記得戴望舒的《雨巷》中寫過: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每一句似乎都在寫周莊。
風姿綽約的妙齡少女,撐著花傘的背影,足以留給人無限遐想和惆悵。
周莊,總有說不盡的風流。
江西婺源,遺落在人間的世外桃源
婺源是一個一年可以美四季的地方。
春天,漫山遍野都是金黃的油菜花,與遠處的青山黛水渾然天成。
夏季,四處可見碧綠的樹木,細雨下撐一把油紙傘徜徉其間,似乎走進一個虛無縹緲的夢。
秋天,飄落下似火的紅葉,乘一葉小舟順流而下,在水上朦朧的薄霧中,讓人漸漸忘卻時間。
冬季,站在銀裝素裹的世界裡,則可以享受時光難得的悠閒。
在淳樸的古村落中,每一處景致都令人魂牽夢繞。
兩岸之間夾著的月亮灣,一眼望過去,整個灣水宛如彎月,水面永遠平靜如鏡。
被群山環抱的篁嶺,每到春天,階田上近千畝油菜花集中開放,與桃花、梨花相互輝映,美不勝收。
豐收時節,錯落有致的徽派古民居上面曬著五彩繽紛的收成,在陽光的照耀下,構成了絢爛的「曬秋」奇觀。
遊走在彩虹橋,遺失的少女心不自覺泛濫,那一刻想化為永恆。
古樸的街道上,布滿各色商鋪,懸掛著仿古宮燈十分添彩,宛若一幅流動的 「清明上河圖」。
「青山向晚盈軒翠,碧水含春傍檻流」。
一生痴情處,無夢到婺源。
泉州永寧,原汁原味的閩南古鎮
修復重建的壯闊城牆,紅色磚瓦堆砌出的古厝,祠堂靜默在空無一人的小巷內……
永寧,就是這樣一座被時間遺忘的明清古城。
這裡,四處都瀰漫著厚重的歷史氣息。
撫摸著有些破敗的古建築,似乎依稀還能感受到曾經海上絲綢之路帶來的繁華。
不藉助地圖,也不做所謂的攻略,漫無目的的閒逛,才能領略出永遠最原汁原味的閩南味。
街上有不少南洋特色的番仔樓,歷經歲月的洗禮,依舊如故。
城隍廟永遠香火鼎盛,有人為求心安,也有人心念其靈驗,總之,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心事寄託其中,盡以解憂。
每個永寧人都知道姑嫂塔的傳說,作為東方第一大港的力證,更是很多石獅人心中的故鄉地標。
到永寧,一定要去鎮海石及古衛城遺址,那是永寧人心中不可磨滅的精神象徵。
可以說,在這裡,每一棟番仔樓,每一座神廟,以及每一個商號,都藏著一段又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每逢神日或祖宗生日,永寧內各種民俗慶典,則構成一道道富有氣息的風景線,讓人不自覺融入這種不喧囂的熱鬧中。
似水流年,只想在永寧忘卻自己。
鎮遠古鎮,最美古城
文天祥的誕生地鎮遠古鎮,這個充滿古典韻味的地方,是中國最美的古城之一。
舞陽河,以S形穿城而過,形成一幅八卦圖,將鎮遠一分為二,南為舊衛城,北為舊府城。
日光下,走進古色古香的街巷,處處是青磚黛瓦、飛檐翹角、雕樑畫棟,每一塊青石板、每一塊青磚都記載歷史遺蹟,泣訴著千年古鎮的滄桑。
整個古鎮似乎一幅濃墨重彩的中國畫卷,只是來往的都是現代都市人。
石屏山小道曲徑通幽,慢慢走上階梯,是越來越開闊的視野,心中再難排解的鬱結都一一消彌。
祝聖橋上的塔樓高高佇立,幾百年來淡然目視著橋下人來人往的過客,用時間記錄著自己的孤獨。
到鎮遠,千萬別錯過青龍洞。這座離城市最近的古建築洞窟群落,是難得一見的空中古建築。
裡面供奉了佛、道、儒三教及相關的雜家,看似熱鬧,也是鎮遠包容文化的體現。
在鎮遠,最多的就是井。
它們曾是鎮遠人力量的源泉,每一口井都有一個故事,都沉積著一段被歲月掩埋的記憶。
夜幕下的鎮遠,幻彩迷離,令人陶醉。
到了這座苗族古城,可緩緩歸矣。
是不是被夏天的熱弄得煩心不已?
是不是總有種想要逃離現在生活的衝動?
不如抓住夏天的尾巴,踏遍萬水千山,去古鎮尋一段靜謐的時光。
就像卞之琳寫過的一樣: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讓自己孤寂的心,在古鎮找到屬於自己的邂逅,擁有一段獨家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