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欺負農民工?我也做過建築工人……這位信訪局局長火了

2019-12-16   新華融媒大三農

這兩天,一段河北張家口蔚縣信訪局局長「怒斥」企業負責人,為農民工討薪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視頻中,這名信訪局局長對欠薪企業負責人說「你們欺負農民工」、「拍拍你自己的良心」,這些為農民工撐腰的話被廣大網友點贊。在怒斥有關企業負責人的第二天,農民工兄弟們便拿到了應得的工資。

這名信訪局局長名叫李海明,他也是張家口市蔚縣公安局副局長。李海明15日晚接受了央廣記者的採訪。這段討薪視頻是怎麼走紅網絡的?如此為農民討薪,點贊之餘,是否也有些無奈?

李海明:自己也做過建築工人,

了解農民工的辛苦

「他們是最弱勢的,你們欺負弱勢群體,拍拍你自己的良心,拍拍你們的良心問一問,馬上給我處理去!」

這是2019年12月5日,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信訪局一間辦公室,蔚縣信訪局局長、公安局副局長李海明怒斥拖欠農民工工資企業負責人的原始視頻錄音。15日晚上,當記者聯繫到李海明提起這件事時,他表示,這段視頻不是刻意炒作,而是單位的其他工作人員無意中拍下的,沒想到發到網上後走紅。

李海明:「我們一個工作人員,聽我說話聲音大了點,過來以後在我門口偷偷的錄下來了,完了以後他把視頻發給我了,我說這也沒什麼呀,我不是開通快手嗎?我就把視頻發到快手上了,就這麼個情況。」

李海明說,12月5日當天,大約70多名農民工到信訪局反映相關開發商拖欠他們工資的事情,這些工人有的來自四川、湖北,也有蔚縣本地人。他簡單了解情況後,就通過縣住建部門聯繫到這家企業負責人。這樣,才有了視頻中怒斥企業負責人的場景。

李海明:「當時這個農民工來上訪了,反映這個情況,我讓咱們住建的、勞動監察,開發商、承建方也叫過來一塊談這個事情,他說把錢給了小包工頭了,說小包工頭沒有給他們發,那我再給他們聯繫聯繫。我說你看他們都是外地的你怎麼給他們聯繫呀?聯繫兩年,聯繫不到,人家農民工別回家了。然後我就拍著自己的胸脯給他說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在這話之前我還有幾句話,說你的父母是不是農民呀,你的祖父肯定是農民吧,我說你們想一想農民出來打工多不容易呀。」

後經李海明多方了解,農民工工資被拖欠是事實,但開發商也並非惡意欠薪。涉事工地共有九個工段,在11月底完工,開發商也按合同將農民工工資撥付給了承建企業。在這過程中,在工程款、材料費方面,各方存在糾紛,這也直接導致農民工工資未能按時支付。在李海明的堅持下,第二天也就是12月6日,開發商拿了200萬元左右現金,現場給大約一百名農民工發放了被拖欠的工資。

46歲的李海明已經從警25年,去年6月份調任信訪局。他說,自己上學的時候,也曾兼職做過建築工人,了解農民工的辛苦。所以,當知道這件事之後,他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儘快讓農民工拿到應得的工資。

李海明:「我在十七八歲讀書的時候,也去給人家當小工,我記得是蓋平房,挺辛苦的,活做最髒最累的,吃最簡單的。農民工工資不能拖欠,年底了,農民工辛辛苦苦幹了一年了該回家了。你又不給人家錢,人家吃什麼,喝什麼?」

在這之前,李海明也多次在網上直播幫工人討薪,還經常介紹一些法律知識,幫助農民工維護自己權益。

李海明: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

具體操作上政策仍有優化空間

歲末年尾,又到了農民工工資被拖欠事件的高發期,那麼面對類似的事件,有沒有一種常態、成熟的機制去解決呢?

近年來,國家對農民工工資清欠治理的力度越來越大,有效保障了付出辛勞和汗水的農民工按時拿到應有的報酬。高壓態勢,「重拳」治理,欠薪仍屢禁不止。李海明介紹,今年他們已經處理了十多起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件,特別是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仍有所反覆。

李海明:「開發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一般情況下中秋節、春節前夕都是討薪的高峰,我們都掌握。今年我們討薪討了十多起了。」

據了解,目前各級勞動監察部門主要負責農民工欠薪案件的受理和處置,各地在工程建設領域也在推動落實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不過,作為基層工作者,李海明覺得,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政策仍有優化完善的空間。

李海明:「好比欠農民工工資,我到勞動監察大隊去反映了,他的受理期限是60個工作日,你說我外地的在這等60天?不可能吧?所以我們信訪、勞動監察和公安的,需要我們幾家聯席會議,幾家組織起來,為這個事情趕快協商,走簡易程序,特事特辦。」

1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草案)》,明確了用人單位主體責任、政府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要求按約定及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對此,李海明期待法律制度切實維護農民工權益。

李海明:「用法治手段來確定,這個事很好的,徵求意見,完了推出以後,用法治渠道那咱們就好弄了,弱勢群體就需要政府給撐腰。」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