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孩子年幼的時候,除了喜歡呆在爸爸媽媽身邊外,與爺爺奶奶的陪伴的時間也是比較多的。一方面由於父母工作時間比較忙,另一方面也是跟老人對於孩子的喜愛有關。因為孩子比較脆弱,所以為了孩子的安全,就會出現很多"花式帶娃"的情況。
案例
一位奶奶要到田地里去干農活,但是擔心四個孩子在旁邊到處亂跑會遇到危險。為了能夠更好的一邊帶娃一邊干農活,這位奶奶就將四個孩子放到了旁邊的一條剛剛修好不久的水溝中。
水溝的高度剛好能夠讓奶奶一眼就看到孩子的情況,也能夠防止孩子爬出受傷。四個孩子開心的在水溝中來回走動,而奶奶干農活的時候也偶爾的抬頭查看幾個孩子的情況。網友看見孩子在水溝中的樣子紛紛表示:這就是傳說中的圈養嗎?
現在很多的父母都喜歡將孩子交給老人看管,那麼讓老人帶孩子,父母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孩子的淘氣往往會讓老人非常"心累",也會給老人帶來很多"小麻煩",所以家長應該提前做好哪些準備?
讓老人帶孩子的注意事項
1)考慮老人的時間
很多的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所以就沒有足夠的時間能夠照顧孩子。而老人由於"退休"在家,所以空閒的時間比較多。這個時候,很多的父母就會選擇將自己的孩子託付給老人照顧。然而有的老人雖然不用工作了,但是也有自己的娛樂活動。
因此,父母在將孩子託付給老人照顧時,要先注意詢問老人的時間是否允許。否則這會給老人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困擾,也容易導致老人沒辦法全身心的去照顧孩子。
2)考慮老人的精力
父母將自己的孩子託付給老人看管時,也要先考慮好他們是否有足夠的精力可以照顧孩子。因為老人的年齡比較大,所以體力等方面會相對下降。而孩子又比較的活潑好動,這個時候容易給老人帶來一定的影響。
如果家庭中孩子人數較多,老人容易因為精力不足而出現看管不到位的情況,這也容易導致孩子因為缺乏足夠的關注而陷入危險之中。
如何減少孩子給老人帶來"麻煩"
1)提前與孩子做好約定
當家長不得已需要將孩子託付給老人照顧時,為了避免給老人造成太大的麻煩。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首先和孩子做好約定,告訴孩子哪些行為可以做而哪些行為不可以做。這樣有利於孩子的心理有一個行為的界限,減少因為孩子錯誤的行為而給老人帶來很多不便的情況出現。
為了孩子能夠更好的遵守約定,家長也可以適當的給孩子一些獎勵。像是給孩子喜歡的零食或者是玩具等。
2)注意和老人進行聯繫
即使將孩子交給老人看管,家長也要注意時時關注孩子的情況。在一段時間過後就要給老人打電話對孩子的情況進行詢問,如果孩子出現想回家或者是哭喊著要找父母的情況,家長才能夠及時的做好安撫。而且孩子的習慣老人可能不要清楚,所以及時的聯繫也能夠讓老人更準確的對孩子進行照顧。
3)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後,家長就要注意對孩子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鍛鍊。像是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自己上洗手間等,這樣子的話一方面能夠減輕家長或者是老人對孩子的照顧壓力,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孩子正確的生活能力,加強孩子的獨立性。
總結
家長將孩子交給老人看管時,一定要提前考慮好老人的情況,而且由於孩子天性比較活潑好動,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排除周圍的隱患,避免孩子一不小心就陷入危險之中。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0oya28BMH2_cNUg-D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