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孩子你媽都不來,以後別想讓我孝順了」「我媽真病了」

2019-07-11     大俠李事事兒

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溫迪琴書」的真實經歷,她說自己臨產了,婆婆答應好好的會過來伺候月子,但是孩子都快出滿月了,仍然沒見到婆婆的影子。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可以留言討論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我深知婆媳兩個不能住在一起,就算是脾氣性格再好的兩個女人生活在一起,也難免要出現磕磕碰碰,就算是親娘倆也會出現拌嘴生氣的時候對不對?何況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女人呢?我是認為女人在一起事兒特別多,家裡女人還是越少越好。

也是因為一直保持著距離,我和婆婆算是相安無事。我老公不是媽寶的類型,無論是性格還是能力,都特別獨立,是可以託付的人。不過我媽倒是經常提醒我,說人不可貌相,還沒和婆婆住在一起,一切都是未知數。

但是現實社會決定了我不可能完全脫離婆婆生活,尤其是生孩子之後。我儘量臨生產之前再叫婆婆來,懷孕期間就不麻煩老太太了,最主要還是希望和婆婆保持距離,懷孕期間女人都特別作,婆婆肯定是看不過眼的,所以還是減少麻煩比較好。

我懷孕期間回過婆婆家五六次吧,每次婆婆都特別熱情,臨走也是好吃的好喝的給拿不少,囑咐我想吃啥就吃,但無論是什麼都不要貪嘴,也不要因為擔心孩子的成長就過分的補充營養,還是按自己的飲食喜好為主。婆婆也去看過我兩次,我挺感激的。

我和婆婆說好,我生產的時候她可以直接去醫院,也可以預產期前過來,反正她的房間我會提前準備好,隨時歡迎。婆婆滿口答應,說會給寶寶做點小被褥小衣服,儘量提前一點過去,還囑咐我萬事小心,預產期前一個月就不要再去工作了。

可直到我生孩子前,都沒有看到我婆婆的身影。因為我之前就答應過婆婆生孩子那天過來也可以,所以我也不能催促婆婆。反而是我老公,那幾天特別忙碌,早晚不見人影。我心裡特別煩躁,因為沒有安全感,也沒有陪伴。

生產那天我媽過來了,之後也是我媽在照顧我,孩子第六天的時候,我媽才幫我請到月嫂。月嫂到了以後,我們家才算是安穩一點了,不再是之前的人仰馬翻。閒下來的我終於有時間考慮了:為什麼之前答應的好好的,婆婆到了緊要關頭反而不見人影了呢?

我問老公,我老公只說家裡有事兒,實在忙不過來了,讓我別往心裡去。但是我老公的表現也讓我不滿意,過了下班時間也不回家,如果沒有月嫂,我媽怕是能累出個好歹。我媽還差半年才退休,所以伺候完月子就走了,從那時候開始,我就自己帶孩子了。

在我又忙崩潰的一天晚上,我面對再一次晚歸的老公,忍不住抱怨說:「老公,我生孩子你媽都不來,以後還想讓我孝順嗎?」我老公筋疲力盡的說:「我媽病了。」我怎麼可能相信呢?早不病晚不病,偏偏我坐月子就病了?

看我不相信,我老公才跟我解釋:「我媽真不是故意的,她是真病了,你生產前就病了,可是我媽說你是個孝順孩子,不告訴你是擔心影響你心情,影響你的身體,所以不讓我跟你說,如今你出月子了,跟你說也不怕什麼了。不過你也別太擔心了,我媽就是不小心摔斷了腿,然後治療的過程中出現了併發症,所以才導致了治療很慢。」

聽了我老公的解釋,我相信確實是我婆婆身體不好了,也感恩婆婆擔心我月子期間受不得大悲大喜。但是並不代表我能接受這一切啊,畢竟我真的很累,真的需要婆婆能幫幫我,難道這是命運對我的鍛鍊?

事事兒有話說:不怕麻煩事兒,就怕事兒趕事兒。在自己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婆婆突然病倒,不僅婆婆幫不上忙,而且老公也要兩邊跑的照顧媽媽和老婆,想想就可以知道家裡亂成什麼樣。產婦本來就情緒波動大,這時候難免會接受不了。

這家人的問題,不是到了不伺候月子才出現的,在之前就出現端倪了:這家兒媳婦對婆婆太生疏了。雖說保持距離是好事兒,但是太過可以的疏遠,就不算是一家人了,這也是為什麼遇到事兒,兒媳婦嘴上說著理解,卻心裡接受不了,就是因為沒拿婆婆當親人,所以不僅不心疼婆婆,心裡還怪罪了。

這也揭示了時下流行的「距離感」的弊端,距離雖然能產生美,但也能產生生疏和不理解,一家人還是要適當的生活在一起,才能有磨合,才能真正的融合到一起,到了出現麻煩和矛盾的時候,才能心往一處使。

本文由大俠李事事兒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nfEGwBmyVoG_1ZRz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