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都已預備十萬病床應對疫情,卻在邊境挑釁巴鐵,難怪遭重創

2020-04-14     第一衝鋒號

第一衝鋒號作者:刺客

印度的新冠確診病例已經由兩周前的不到一千例,暴增到目前即將突破一萬例。為了應對即將爆發的大規模疫情,據參考消息網最新報道稱,新德里12日表示,該國的醫療系統為應對新冠疫情的傳播做好充分的準備,10萬張床位準備就緒,以應對患者數量有可能的猛增。

儘管印度當局早就制定嚴格的隔離制度,停工停產阻止民眾聚集,以將新冠疫情對印度的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然而,鑒於印度國內醫療體系落後,人口密集度太高,加之農村衛生環境極其惡劣,一旦暴發疫情,結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在美國暴發疫情後,幾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印度身上,緊張地等待著下一個疫情震中有可能的出現。

由於印度國內貧困人口太多,國家機構無法為被隔離的民眾提供足夠的生活保障,加上政府執法部門對違反隔離制度民眾的非人道對待,導致民眾不滿情緒日益高漲。從近日的新聞報道來看,越來越多的印度底層民眾,因為忍受不了飢餓,紛紛違反當局隔離政策,走出家門與軍警對峙,抗議政府的非人道隔離政策。

種種主觀或者客觀因素的存在,讓印度看似嚴厲的隔離措施,實際上成為一顆隨時都可能發生騷亂的定時炸彈。甚至會與新冠疫情一起「爆炸」,給印度帶來更為致命的打擊,從而給莫迪政府徒增更大的執政壓力。

即便國內面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但莫迪政府卻仍然還有足夠的精力去對巴鐵發動軍事挑釁。當地時間12日,據巴基斯坦當地媒體報道,印度軍隊在印巴實際控制線沿途違反停火協議,在這些區域內動用火炮和重型迫擊炮,針對巴鐵控制區的平民目標發動炮擊,導致4名無辜平民受傷。

印軍此次違反停火協議對巴鐵境內平民目標發動炮擊,很可能就是為了報復之前因為5名武裝分子潛入印度控制區的事件。據悉,5名武裝分子潛入後與印軍發生長時間交火,最終被全部擊斃,但卻導致5名印軍特種部隊人員在交火中陣亡。

很顯然,日前武裝分子滲透導致多名印軍特種部隊成員陣亡,讓莫迪政府很憋屈。但這還不是莫迪政府動用火炮對巴鐵平民進行襲擊的全部因素。更重要的是,儘管莫迪政府在國內已經為了應對疫情而做了「充分準備」,但面對國內動盪的局勢,也讓莫迪自己心裡沒底。

如果說莫迪與特朗普交朋友最大的好處是什麼,顯然就是學會了利用在外頭搞事情以轉移國內公眾注意力這一招。所以,在之前印度經濟增速不斷滑坡,國內業界怨聲載道的情況下,莫迪通過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自治權、以及出台《公民身份修正案》等手段。挑起國內的政治和社會大動盪,成功地讓印度民眾忘了莫迪在經濟領域上不作為的問題。

所以說,莫迪政府在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背景下,突然出手炮轟巴鐵的平民目標。報復之前武裝分子滲透可能只是個幌子,其主要目的無非就是試圖通過挑起印巴邊境衝突,以此來轉移國內公眾的注意力。

當然,莫迪政府的這種甩鍋方式也是必須付代價的。畢竟,巴鐵不是印度專屬的出氣筒。如果無故挨打了卻不還手的話,那巴鐵就不是巴鐵了。據俄衛星通訊社最新報道稱,在印軍炮擊巴基斯坦平民目標之後,巴鐵軍隊隨後展開反擊。當地時間12日炮擊了印控克什米爾。據悉,巴軍的炮擊持續兩個多小時,造成印度方面3人死亡一人受傷,並摧毀多座房屋和一輛汽車。

很顯然,印巴邊境的大火是被燒起來了,能不能成功轉移國內注意力,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從疫情防控角度上來講,印巴邊境爆發武裝衝突,無論是對於巴鐵還是印度而言,都是很不利的。

尤其是抗疫形勢遠比巴鐵更嚴峻的印度,一旦國內爆發大規模疫情,不排除會有穆斯林武裝分子趁亂進行滲透和襲擊,給印度本來就夠嗆的抗疫形勢火上澆油。所以說,莫迪政府這時候就應該主動與巴鐵改善關係,在疫情防控以及防止武裝分子邊境滲透等領域上進行合作,這才是對其戰勝國內疫情最有利的結果。

只可惜,莫迪政府一心只顧甩鍋轉移國內焦點,首先挑起與巴鐵的武裝衝突,結果只能在破壞兩國聯手抗疫的可能性外,更為該地區武裝分子趁亂對印度進行滲透,給印度造成更大麻煩提供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apeHEBiuFnsJQVW7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