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許多俗語,很多老祖宗的總結流傳至今,當然其中也不乏有一些陋習,難以用科學解釋。其中,就有「正月理髮死舅舅」這麼一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了許多人的困擾。
「正月理頭死舅舅」,這句俗語可信嗎?原來真相是這樣的!
正月理髮真的會對舅舅產生不好的影響嗎?那這種說法到底是怎麼由來的呢?原來這才是正解:在明末清初,人們全部剃頭留長辮子,這種做法讓很多百姓難以接受,但受封建社會的壓迫,百姓不得違背聖意,迫於無奈,人們才在民間傳播「正月剃頭死舅舅」說法。
其實,關於正月理髮,還有這麼一種解釋,相傳在古時候,有人在正月期間理髮,碰巧家中舅舅去世,古代人們又有著嚴重的封建思想,一度認為是外甥的這種行為「剋死」了舅舅,於是大力相傳,很快便形成了這種說法,直到今天,還在很多地區流傳著這個說法。
很多人因為這句俗語不得不在臘月里提前理髮,造成了年底理髮店爆滿,排隊困難的現象,雖然趕在正月前理髮能避開這種說法,但接下來的一個月不能理髮確實給人們帶來了一些困擾,長期不理髮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影響個人形象
髮型對人們的形象十分重要,一個好的髮型能讓孩子氣質加分,但如果長期不理髮,任其生長,長頭髮不僅讓人看起來不衛生有一種邋遢的感覺,還會使人看起來不精神,為了整體形象,父母也不要讓孩子留有過長的頭髮。
對眼睛不好
頭髮過長不僅影響形象,還會對視力有影響。如果頭髮的長度遮住了眼睛,容易把污染物帶進眼睛裡,導致結膜炎或角膜炎。
另外,如果劉海遮住了眼睛,會影響視線,導致近視或弱視的發生,所以一定要杜絕頭髮遮眼,保護視力健康。
降低發質
經常理髮可促進頭髮的新陳代謝,有利於毛髮生長。相反,若頭髮長時間得不到修理,發質就會變得非常不好,時間一久,頭髮會變得乾枯不易梳理,嚴重還會出現分叉的現象,所以為了保護頭髮也要及時修剪。
不利於頭皮健康
人體都有正常的代謝周期,頭皮也是一樣。若長時間不理髮,無法保證頭皮衛生,會擾亂其正常的代謝功能,出現頭髮出油、頭皮屑增多的現象,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頭髮長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家長們不要不當回事,如果不願意正月里理髮,一定趕在年底將頭髮剪短,這樣過完正月也不會太長。對於老祖宗留下來的習俗,我們要取其精華,加以繼承和發揚,棄其糟粕,反對封建迷信,不盲目遵從。要合理對待傳統文化,不崇洋媚外,將中國文明發揚光大。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