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多一份努力,他們就多一份希望

2020-03-16     中宏網山東

用心護理點燃生命的火光

在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中醫院感染病房六病區住院治療一個半月的劉女士痊癒出院。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神經內科護士秦保春,還記得初見劉女士時的情景:配著心電監護儀、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吃飯、喝水,就連最基本的大小便,也要由醫護人員來護理完成。

秦保春第一次護理,劉女士情緒不高,不怎麼說話,只是被動接受治療,顯得焦慮、恐懼。秦保春每次上班,都會到劉女士病床邊,耐心安慰,告訴她積極的心態也很關鍵。經過一個階段的積極治療和心理疏導,劉女士慢慢走出了心理的陰霾,身體的各項指標逐步有所好轉,血糖、血壓也趨於穩定。在秦保春的幫助下,劉女士每天跟老伴視頻聊天,漸漸從沉默、失落、灰心,逐步變得每天看見秦保春就主動聊一些家庭瑣事、家長里短,顯得充滿了對生活的期盼。

得到即將出院的消息,劉女士和秦保春都開心地笑了,還把科里醫護人員叫到一起拍合影留作紀念。秦保春說:「選擇醫學可能是偶然,但一旦選擇了,就必須用一生的忠誠和熱情去對待它!」

想盡辦法讓病人睡個好覺

隨著病人不斷減少,醫護人員有更多精力更關注病人的就診體驗和整體舒適。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感染性疾病科護師李善超在跟病人的交流中了解到,很多人有睡眠障礙:晚上睡不著,易醒,甚至是做噩夢。經歷了新冠肺炎重症期,雖然身體恢復過來,可之前的痛苦、恐懼,還是給他們留下了精神創傷,不少人有急性應激性精神障礙表現;而處於隔離封閉階段,他們與外界的交流少,孤獨、焦慮以及負面信息的惡性刺激,都成了影響睡眠質量的重要因素。同時,由於每天多數時間臥床,運動量少,還增加了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

每次進病房看到病人無聊、沒有活力的狀態,李善超心裡就著急,如何讓患者睡個好覺,困擾著這位細心男護師。緩解患者失眠的方法很多,但經過仔細考慮,李善超最後選擇定時帶領康復期患者做樂眠操,通過轉動頭部以下、腰部以上的軀幹部分,動作簡單易學實用,活動量容易控制,能愉悅心情、鎮靜安神,適合各個年齡段的病人。

活動結束,大家挨個向李善超表示感謝,弄得這位沂蒙山小伙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只是叮囑「有時間就多練練」。

用專業和愛心守護患者安康

在與病魔進行生死抗爭的日子,患者汪女士已經跟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主管護師費嬋嬋成了親密的「一家人」。開始時汪女士身體極度虛弱、四肢乏力、行動不便,費嬋嬋看她發梢凌亂,就對她說「在對戰病魔時也要美麗啊」。身著厚重的防護服,費嬋嬋堅持給她剪出好看的髮型,還用溫水慢慢搓洗。汪女士久臥病床,情緒不高,害怕、憂心,費嬋嬋就主動跟她聊天。優秀的兒子、美滿的家庭,老人講述起來,心情逐漸好起來。

新冠肺炎病人護理,必須要專業、要用心。一天早晨,醫療隊員帶來了許多新鮮草莓,汪女士像個孩子似的,迫不及待地要吃,費嬋嬋就洗凈一顆遞給她,並且叮囑,「阿姨,你的血糖高,不能多吃喔。」汪女士對米飯軟硬程度有要求,費嬋嬋在每次給她打胰島素之前,都特意分出一半米飯,倒上適量的熱水,放微波爐里轉3分鐘,少轉1分鐘,汪女士都會覺得硬,消化不好。費嬋嬋發現她在睡前吃一種調節植物神經的藥物,會引起興奮,影響入眠,就耐心地給她解釋,將一天吃一次的時間改為早晨……彼此習慣下來,護理得舒心,汪女士的心態越來越積極,狀態也越來越好,身體的各項指標逐步好轉。在病房裡,她每天都向山東醫療隊隊員們表達感激之情,感謝山東醫療隊來黃岡援助抗「疫」。(來源 大眾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xMD4nAB3uTiws8K7wk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