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二中5名學生捧回全國化學奧賽一等獎

2019-10-16     大黃石圈

張揚

陳冠宇

程鴻傲

魯思成

盧錦文

全媒體首席教育記者 孫成香

通訊員 朱青松/文 通訊員 徐宏偉/攝

近日,第33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結果揭曉,黃石二中五位同學摘得一等獎桂冠,黃石二中全國一等獎人數排全省第五名。

據介紹,全省72人獲得省級賽區全國一等獎,黃石二中有五位,其中兩名來自高三年級,分別為317班魯思成、316班盧錦文;三名同學來自高二年級,202班張揚、201班程鴻傲、202班陳冠宇。高二年級獲獎,黃石二中全省排名第三。

五名同學本月17日出發去北京,參加北大和清華的「金秋營」,爭取優異表現,拿下兩所院校的優惠錄取政策,實現讀北大或清華的夢想。

近年來,黃石二中培養了一支頗具實力的競賽教練隊伍。這些教練團結一心,無私付出,幫助二中學子在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中屢獲佳績。眾多學生通過學科競賽的橋樑獲得清華、北大等雙一流名校的自主招生資格,踏入世界一流學府。

每一次競賽成績的獲得,都離不開學生和教練的共同努力。此次參加競賽的學生,在化學競賽教練羅潤濤、馮朝、魯晶老師,班主任萬蓮艷、羅潤濤、魯晶、楊松國老師的陪伴下,克服了種種困難,實現了超越。而驕人的成績則是對他們辛苦付出最好的回報。

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張揚:競賽挖掘自己的潛能

年齡:16歲

班級:黃石二中高二(2)班

愛好:籃球、中國象棋

「感謝競賽,讓我看到了自己無窮的潛力。」戴著一副眼鏡的張揚很慶幸自己選擇了化學競賽。

中考通過自主招生,張揚來到了黃石二中銜接班,懷揣著考清華、北大夢想的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化學競賽。

「因為有趣和好玩。」張揚最初參加化學競賽是這樣想的。

可上了兩節課,他傻眼了。老師讓他三個月內自學完高中化學。「不靠譜,這完全是做不到的事。」張揚認為自己完全做不到,老師卻笑著鼓勵他,一定能做到。

試一試吧。抱著這樣的心態,張揚自己買來高中教材,開始自學。

看完教材,自己做題,然後再翻書查閱,這樣太慢,不行。簡單的知識點看後記住,就不再翻,基礎知識題也略過不做,做模擬題,真題。一本學完了,兩本學完了,高二的教材也學完了……三個月,高中化學全部自學完畢。

「我真的做到了,當時特別有成就感,更為自己驕傲。」張揚說,那時眼淚都在眼圈裡打轉,特別激動,老師也為他鼓勁點贊。

三個月的自學對張揚來說就是一道坎,邁過去了。接下來,自學大學教材,做競賽模擬題等,他再也不會覺得自己做不到,對學習充滿了信心。

事實證明,每個人的學習潛力都是無限的,一定不要給自己設限。接下來去安徽培訓,參加比賽,張揚都積極認真學習,最後拿下第33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一等獎,他激動之餘,也在向更高的目標衝刺,參加北大、清華的「金秋營」,爭取實現入學時考入清華或北大的夢想。

陳冠宇:讓自己的心理更強大

年齡:16歲

班級:黃石二中高二(2)班

愛好:籃球、桌球、足球和羽毛球

「陳冠宇是妥妥的『學霸』,他每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名。」高二(2)班的一名同學告訴記者,陳冠宇學習特別專注。坐得住,一坐就是一上午。

陳冠宇的學習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第一名。提前批錄取到黃石二中銜接班。「我覺得學習特別快樂,沒有什麼難的。」陳冠宇說,學習一定要多總結,不要只悶頭做題,更重要的是多思考,學會舉一反三,找出學科的規律。

一直是第一名的陳冠宇在化學競賽中,曾栽了跟頭。

「那次對我打擊特別大,當時都產生了放棄的念頭。」陳冠宇說,當時是一次學校內部的競賽考試,12個人,他考了最後一名。

從來都是年級第一名的陳冠宇,考試墊了底,他特別失落,難道自己不適合化學競賽?

想了兩天,是放棄還是繼續。如果繼續,耽誤了平時的學習怎麼辦?放棄,學了兩年,就這樣不學了?

「一次考試不能說明問題,老師相信你能考得更好。」老師的話讓情緒低落的陳冠宇又燃起了鬥志,不能半途而廢,學就要學出名堂。

放鬆心態,以平常心去學習,在第33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中,陳冠宇取得了一等獎。獲獎讓他很高興,但陳冠宇收穫最大的是,競賽鍛鍊了思維能力,也讓他的心理無比強大。對於高考,陳冠宇胸有成竹。

程鴻傲:這是一次挑戰自己的機會

年齡:16歲

班級:黃石二中高二(1)班

愛好:看書

喜歡看書,講話自帶播音腔的程鴻傲讓記者誤認為他是文科生。「我可能是理科生裡面最喜歡看書的。」程鴻傲告訴記者,參加化學競賽就是在他讀初二時一次看書時決定的。

《大視野》系列叢書,有物理、化學和數學,這裡面有非常多的題目,他把三個科目的書都看了,並把題目拿來做。那個時候,他愛上化學。

通過提前批錄取,程鴻傲來到黃石二中銜接班,他毫不猶豫選擇了化學競賽。本以為化學科目有趣、簡單,當老師帶他們到安徽一所大學去培訓,他一下懵了。

坐在教室內,聽大學教授講化學,一堂課下來,一句都聽不懂,怎麼辦?問身邊的同學,很多都聽不懂,但他們仍堅持做筆記,並且記錄得比平時上課還仔細。「在這裡聽不懂沒關係,但要把內容、知識點記下來,這樣回去可以慢慢弄懂。」老師一句話敲醒了他,那段時間,他眼睛都不敢眨,就怕漏記、漏聽。

老師沒有說錯,回去後自學大學化學,記錄的密密麻麻的筆記起到了關鍵作用。

「這是一次挑戰自我的機會,鍛鍊自學能力。」程鴻傲說,從那以後不論碰到多難的題目,都學會一一化解。再難懂的課堂,他也不懼怕,只要記錄下來,總能弄明白。

從事競賽最多的就是考試,有時一天考三次,做的試卷和試題摞起來有一米多高,非常苦,非常累,非常有挑戰性。

程鴻傲說,化學是美的。將近兩年的化競之旅帶給他的不僅是化學知識,更是勇於挑戰自我的信念。

魯思成:為自己的目標不懈奮鬥

年齡:17歲

班級:黃石二中高三(17)班

愛好:籃球

魯思成,一位戴著眼鏡的高個男孩。他初三時看了一個小視頻,愛上化學。

《實驗室的魔法日常》,這個很多喜歡化學的學生必看的視頻,是魯思成的化學啟蒙。裡面有趣的實驗,激發了欣賞化學之美、感受到化學的魅力。他決定要去探索化學。

不是簡單的學,而是要拿到獎,更好地學習化學。為了這個目標,魯思成去拼搏、奮鬥,兩次向化學奧賽發起進攻。第一次取得了二等獎,第二次也就是第33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取得了一等獎,可以去參加北大、清華的「金秋營」了,魯思成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如果描述這一階段魯思成對化學的熱愛,它可以具象為一本本疊成高山的大學教材、一張張密密麻麻的燒腦試卷、一盞盞夜半不滅的明燈、一張張風塵僕僕的票根、一滴滴挫敗然後幸福的淚水……這一路走來,他收穫了很多,但更大的收穫是困難再大,不畏艱難,奮力前行,為了自己立下的目標堅持不懈地奮鬥。

「也許剛開始會覺得一切都很難,總是覺得做不到,後來才明白當時的自己只是沒有勇氣踏出第一步。」魯思成說,如果有學弟、學妹要參加化學競賽,永遠別說自己做不到。「把對興趣、篤定、耐心、努力、運氣混合在一起,用激情不斷加熱,以夢想為催化,過濾掉私心雜念,最後一定會得到一份滿意的結晶。」

盧錦文:學會為「選擇」負責

年齡:17歲

班級:黃石二中高三(16)班

愛好:繪畫、琵琶

盧錦文,五名獲獎學生中唯一的一位女生,她可是巾幗不讓鬚眉。

戴著眼鏡的盧錦文看起來非常秀氣,但學習起來可是秒殺一片。高三年級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英語成績從沒低於140分。要問她哪一科目成績弱一點,同學都搖頭表示,她就沒有一門弱,每門學科都強。

她為何學化學競賽?

「錦上添花。」盧錦文言簡意賅地說,憑她的成績考個好大學一點問題沒有,她想通過學化學獲得自主招生資格,將來對自己的升學更有裨益。

參加競賽就是做選擇,這是盧錦文最大的感受。這個晚自習用來學競賽,還是用來做普通的高考複習,時間上要不斷選擇。

競賽更重要的是自學能力,提高了思維能力和抗打擊能力,普通高考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去準備。時間放在哪邊都重要,都不夠用,這就需要選擇,並且要為自己的選擇去負責。

如何負責?

「做計劃,並不打折扣地完成。」盧錦文說,她有一個計劃本,裡面列了一周的任務,也有每天的小任務,還有3天內必完成的小目標。每項任務都必須完成並作出標記。

盧錦文表示,榮譽雖然美好,可它終究已經過去,只能代表曾經的汗水,曾經的成功。盧錦文的目標是北大或清華,即將踏上「金秋營」的征程,她希望自己能實現這個目標。(東楚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pdb0m0BMH2_cNUgU1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