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登基稱帝後嚴禁明教,明教眾高手都去了哪裡?

2019-10-07     夢露居士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在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明教一心要推翻元朝,光復漢人河山。明教麾下有多支義軍殺官造反,其中一支的首領是朱元璋。按說張無忌身為明教教主,在推翻元朝後自當榮登大寶,登基稱帝,然而歷史上卻是朱元璋創立了明朝。

金庸先生不能違反歷史,所以在《倚天屠龍記》的結尾,朱元璋擁兵自重,雖表面上尊奉張無忌為教主,實已不聽明教號令,自行其是。朱元璋還擅殺韓林兒,迫得張無忌自願辭去教主之位。最終朱元璋登上了皇帝之位。(三版《倚天屠龍記》的結尾不盡相同,但差別不大。)


那麼朱元璋登基後,明教又怎麼樣了呢?且聽居士我慢慢道來。

朱元璋登基後,因為自己出自明教,所以以「大明」為國號。(這一說法來自吳晗的《明教與大明帝國》,吳晗撰寫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搜集資料不易,故多有錯誤。現在學術界的觀點是,明朝與明教無關。當然,小說是小說,歷史是歷史,不可混為一談,在《倚天屠龍記》中「大明」的國號就來自明教。)

然而朱元璋雖以大明為國號,卻下令嚴禁明教,大肆誅戮教中兄弟。居士我認為原因有二:

朱元璋曾為明教下屬,教中知道他秘密的人太多。朱元璋取代張無忌做了皇帝,自然是很不地道的,也用了一些陰謀手段。所以朱元璋要將這些人殺死,讓自己的秘密永遠埋在地下。此其一也。


明教歷來崇尚光明,懲惡揚善,度化世人,想要建立一個人人都吃得飽,穿得暖的大同社會。所以明教總是站在勞苦大眾的一邊,與官府作對,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可能允許明教光明正大的存在。此其二也。

朱元璋下令嚴禁明教,明教從此轉入地下,銷聲匿跡。有人認為,明教之後變成了日月神教。這一說法也有一些道理,因為「明」字拆開正是「日」、「月」二字,日月神教與明教一樣都被稱為魔教,都有光明左使、光明右使。

有人說,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故意黑朱元璋,其實不然。任何一個馬上皇帝,都是雄才偉略加上心狠手辣,否則他無法奪得天下!李世民是後世景仰的明君,他也有弒兄囚父的黑點,更何況朱元璋確實是雄猜之主,殺過不少功臣,所以金庸這麼寫,不算給朱元璋抹黑。


朱元璋登基後,明教眾高手又去了哪裡呢?

光明二使、四法王中,黛綺絲早已叛教,殷天正在破金剛伏魔圈時累死,謝遜出家,剩下楊逍、范遙和韋一笑應該是隱居起來了。


五散人的下場在史料中有記載:

彭和尚本名彭瑩玉,在元朝滅亡前,彭瑩玉帶領義軍反抗官府,四處征戰。至正十三年,彭瑩玉被圍困在了瑞州城,雖奮力抵抗,但最終還是寡不敵眾,元軍攻破瑞州城,彭瑩玉遇害。

當時克復徽、杭,殺妖彭、項奴兒諸盜魁,扼楚賊方張之勢。(錢謙益《牧齋初學集》)

周顛輔佐朱元璋登上帝位,經常在危急時刻給朱元璋莫大的幫助,朱元璋曾想殺死他,卻並未成功。朱元璋征討陳友諒時,周顛不知所終,大家都懷疑他已經成仙。朱元璋對周顛念念不忘,親自撰寫《周顛仙人傳》一卷,刻在廬山上以作紀念。

後從征陳友諒,旋即辭去。友諒既平,太祖遣使往廬山求之不得。洪武二十六年,太祖親制此傳,命中書舍人詹希庾書之,勒石廬山。(《周顛仙人傳》)


鐵冠道人名叫張中,輔佐朱元璋大破陳友諒於鄱陽湖、取豫章,朱元璋登基後張中也是功成身退,不知所終。成祖朱棣登位後,思念張中功績,具槨招魂,葬於鳳陽,敕封為張太師。張中的事跡記載在《明史》、《江寧府志》、《江西通志》等文獻中。

冷謙擅長音律,因為這個特長在洪武初年當過太常協律郎,死於永樂年間。

元末有冷謙者,知音,善鼓瑟,以黃冠隱吳山(在今浙江杭州市)。召為協律郎,令協樂章聲譜,俾樂生習之。(《明史·樂傳》)

布袋和尚說不得不知所終。徐禎卿的《翦勝野聞》記載,有一天朱元璋進入一座寺廟遊玩,發現大殿的壁間畫有一個布袋和尚,墨跡猶新,旁邊題有一偈:

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將一袋藏。畢竟有收還有散,放寬些子又何妨。

朱元璋一看就知道,這首偈子是在諷刺自己的嚴刑峻法,忙令侍衛搜索,卻沒有抓到寫偈子的人。顯然這首偈子就是說不得所寫。

喜歡金庸作品的朋友們,歡迎加入我的圈子「金庸迷之家」。

本圈子是屬於各位金庸迷,包括:金庸小說讀者、金庸電視劇觀眾。大家在此可自由討論,夢露居士也會在這裡分享自己的見解與心得。

在這裡,你可以認識各位同好,把酒言歡,談論江湖之事,何其快哉。

在這裡,你可以分享自己看金庸小說、金庸電視劇時的感悟。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夢露居士對金庸小說的分析,對金庸人物的品評,以及夢露居士續寫的金庸武俠前後傳。

購買圈子,可以獲得專欄「金庸武俠前後傳」+「夢露居士品評金庸人物」,單獨購買共需43.3元。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kuRqG0BMH2_cNUgc2mT.html